欢迎您访问无忧自考网!

《大学语文》,考试必看知识点

更新时间:2022-12-13 19:39:05作者:自考头条

大学语文是文史类考试科目之一

《大学语文》,考试必看知识点

根据新的试验纲要,

整理好了专升本大学语文常考知识点

在选择题和阅读中很常见,

我推荐收藏哦!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最初叫《诗》或《诗三百》,因为孔子把它作为教学生的教材,汉代学者把它作为经典,所以叫《诗经》。 2、《诗经》的基本句法为四言,之间有从几句到九言的各种句法。 《诗经》常常采取叠章的形式。 的几章的重复过程中,意思和字面都有微小的变化,带来一唱三叹的效果。 这是歌谣的特征之一。 3、屈原的楚辞,与《诗经》共同构成了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个源头。 4、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第一位香草美人的象征性形象。 5、《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孔子思想、言行的著作。 6、《宋史》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论语》强调了古为今之效。 7、中国历史散文是中国小说的主要来源,这是中国小说区别于西方小说的鲜明民族特色。 8、司马迁《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9、建安诗人们还发展了诗歌抒情诗方面的优势,将内涵丰富的思想内容与短小精致的艺术形式更加和谐地结合起来,诗歌功能更加全面。 面对动乱的社会和短暂的人生,诗人们表达了大胆建功的抱负,形成了“宽厚悲凉”的时代风格,这是为后人传颂的“建安风骨”。 10、曹丕的《燕歌行》开创了七言新诗体,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1、“田园文学”是魏晋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陶渊明自成一派的创作,包括诗、散文、辞赋等多种形式。 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诗风自然、朴素、简洁、平淡。 12、根据唐诗发展情况,可将唐诗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称为“孤编盖全唐”。 这首诗以“月亮”的升降为线索。 13、杜甫被誉为“诗史”。 14、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在文学创作中始终秉持审美观,倡导刚健骨气的作品。 他们的诗歌题材广泛、气势磅礴,初步体现了唐诗的风貌,被誉为“初唐四杰”。 15、盛唐诗人的杰出代表是李白杜甫。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继承陶渊明、谢灵运的传统,通过描绘自然风景表现出闲情逸致。 高适、岑参等边塞诗,描写了边疆奇异的自然风景和独特的风物人情,表现了建功的豪迈壮志,大气磅礴,充满昂扬的进取精神,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16、白居易、元稷等人继承了古乐府精神和杜甫的写实传统,倡导新乐府运动,重视诗歌的政治功能,诗风平易。 17、晚唐杜牧是晚唐七绚圣手,李商隐擅长写无题诗。 18、唐诗形式多样,各具形体。 也就是说,继承发展了古体诗,又完善了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风,对音韵格律要求广泛,句子无定数,篇章可长可短,可自由押韵。 近体诗对音韵格律要求严格,故又称格律诗,包括绚句和律诗。 19、宋词风格一般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 这一点法见于明人张画的《诗余图谱》。 20、柳永是专心作词的第一人,宋词的创作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他编了很多慢词。 21、宋代文学集大成者苏轼以宏大的才华、宽广的胸怀进入语言创作领域,极大地开拓了语言题材、意境、风格、表现手法,“有意无意无话可说。 那个命名是《东坡乐府》。 22、苏门文人秦观感情细腻,有语言之心,其言感身世,幽丽深沉婉约,犹如周邦彦丰富的艳精工,李清照的清新跌宕和天上的三峰,都是婉约语言的极致。 李清照在《词论》中提出了“不是一家”的说法。 23、宋元南戏和元杂剧的形成是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

24、元曲四大家称呼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 25、元杂剧是中国戏剧的成熟形式。 宋元南戏和元杂剧的形成是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

高频考点整理一、汉字读音1 .考查形式:以下词语中,读音不全相同/读音不完全相同/读音都正确/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 2 )要求)记住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3 .注意: (1)阅读准形声字。 如歼灭( jin )灭、刹)那; 粗暴( gu ) ng; 发酵。 )2)形状比较相似。 例如: ( tin )空(慎) shn )重)致密( zhn )密)嗔( chn )怒。 )3)注意多音多义字。 如咽( yn )喉; 吞咽( yn ); 呜咽。 )4)辨析习惯性误读。 例如,文件( dng )事件; ( yng )惩罚痉挛( jng lun )。 4 .解题技巧:逆向排除法。 ) )字形1 )审查形式)从以下词语中找出有错别字/没有错别字/只有一个错别字/有两个错别字的组。 2 .要求:掌握现代汉字字形。 3 .错字情况(1)笔画错了。 例如,步伐; )2)偏误。 例如,窄獈(窄); )形近,音近,意近,引人误解。 例如,随便工作; 题纲(提; 串起来。 4 .解题技巧:据义识形,据形分解字; 根据单词的结构分解字。 三、正确使用常见词语1 .同义词辨析(1)词义轻重不同。 例如,“希望”“期待”“渴望”一个比一个重。 )2)词义范围大小不同。 例如,"事件"比"事故"的范围更广。 )3)具体与摘要不同。 例如,“书”是具体的,“书籍”是概括性的。 )语言的感情颜色不同。 例如,“教”是称赞,“教”“人”是中性的,“家伙”是轻蔑的。 )语体颜色不同。 例如,“黎明”是一个通用术语,“黎明”一般用于军事。 (6)适应对象不同。 例如,“爱”在上,“爱护”在下。 (7)词语搭配不一。 例如,说话“模棱两可”,笔迹“模棱两可”,是不能交换的。 2 .同义词辨析(1)要求:掌握相近词义在不同场合的应用。 例如,公布、发行——公布侧重于公布,对象多为法令、条例等; 授予以授予、发行为重点,对象多为奖品、命令、指示等。 )技巧)一般可以从语义、色彩、功能三方面着手辨析。 3 .成语的使用(1)阐明成语的来源、故事内容及原意; ) )明确习语所指对象和适用范围(3)分析成语的感情色彩)4)分辨成语的细微差别)5)注意成语的含义与文中其他词的含义重复。 四.识别和修改病句1 .语序不当(1)前后语序颠倒,不对应。 )2)一些定语不带“的”的一般顺序)属性定语指示代词数句形容词名词(中心词)。 )3)多个状语的一般顺序(表)时间、原因、目的等词或短语表状态以外的形容词和一般副词表的位置、方向的词或短语表状态的形容词动词(中心词)。 2 .不当搭配(1)共有主语、宾语。 )2)定语与中心的搭配问题。 3 )成分缺失或多余;1 )成分缺失导致句型不完整,主谓宾等不足。 )2)词汇量大。 4 .结构混乱)1)结构复杂、结构松散、不完整(句法不均衡)、不完整、未完等情况。 )2)重复啰嗦。 5 .表意不明)1)说话时不同的逻辑停止,句子可以理解为不同的意思。 )2)时间状语不明显。 6 .前言不搭后语(1)“矛盾”、“偏颇”、“主客倒置”、“否定与肯定不一致”、“一面之隔”、“范围大小不一”等。 )2)平行关系和包含关系。 例如,不能在“文教相关人员”和“中小学教师”之间使用“和”。 五.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1 .审题形式(1)只给句子上的句子,要求选择与之相关的句子下的句子。 )排序问题)给出几个句子,按词义连贯地排列成一节。 )嵌入问题:给定语境,语境确定,要求在其中嵌入一个句子。

2 .语言表达要求:准确、鲜明、生动。 )1)话题的统一。 )表达合掌事理、语境,不得出现前后颠倒、主次颠倒等情况。 )3)前后照应。 3 .语言运用要求:简洁、连贯、得体。 )1)术语取决于对象。 (如敬辞、谦辞的选择)2)用语要注意场合。 (认真、诙谐) )用语要注意表达方式。 (容易接受、不死板、不无礼)4)用语考虑目的。 4 .常见修辞方法:修辞比喻; 模仿; 借钱; 夸张; 排比; 对偶; 设问; 反问。 六、阅读基础知识1 .不同文体的不同读法和特殊规律(1)陈述句)抓住叙述要素、顺序、人称、结构、详尽和含蓄的语言,与策划编辑技巧和叙述相结合等; )2)说明文)抓住说明的种类、特征、本质、科学性、条理性、正确性、鲜明性及说明方法。 (3)论文)抓住讨论的三要素和论证结构、论证方法、尖锐的话语; )散文:为了抓住观点、看法或意象、事理,或感情、态度,或寓意、哲理,先弄清楚它的属类,再通过它的散形式抓住它的凝练精神,把握它的本质。 )5)小说)抓住三要素,以人物形象为中心,分析人物塑造的手法、情节发展的变化安排、环境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总结人物的典型性格。 2 .欣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1)欣赏文学作品形象。从理解作品主旨、分析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明确文学形象的社会意义、把握文学作品情调等方面着手。 )2)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化; 推敲含蓄; 新鲜多样; 富有音乐性。 (3)欣赏作品的表现技术,从选材、细节处理、结构安排,到各种因素的配合、变化,都存在“技术”问题。 例如,材料方面的有无、虚实结合、客户主相衬、小见大; 结构上的断与续、伏与应、顺与逆、对比、衬托、悬疑、其他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人物描写、情节设置、环境描写等。 3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1)概括、分析。 )2)评鉴。 七、阅读说明文1 .命题思路(干扰性任选) )增减缩放、鱼目混珠、天翻地覆、无中生有等。 2 .应对措施(1)阅读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2)阅读技巧)通读全文,理解大意; 阅读题目,给出文中相应的句子,比较各选项的差异。 (3)答题技巧:直选法、类推法、排除法。 八、现代文阅读1 .命题思路:体裁以散文为主,题材包括文化寻根、人生感悟、家乡情怀、名人赞誉、真情实感等。 2 .应对策略(1)阅读技巧:纵览全文,把握主旨; 认真审查问题,确定方向进行扫描。 )2)答题技巧)寻找线索,理清思路; 分析词义,明确感情; 抓住开始,重新开始; 文雅的语言、拿法。 九、文言文基础知识1 .命题思路:选文以人物传记故事片段为主,有古代优秀官员和凡人旅人。 他们的言行往往体现出值得称颂的优良品质。 2 .常见文言内容(1)古今异义词)词义拓展; 词义缩小; 词义发生变化。 )二)一词多义。 3 )词类活用)名词作为动词使用; 把名词当状语使用; 动用法; 妙趣横生的用法; 动用法; 把形容词用作名词; 把形容词用作动词。 4 .常见文言虚词(1)文言虚词)其、则、或,然、若、为、惟道、者、安、何、故、矣、尔、焉、乎、已。 )文言文代词分为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5种,用法基本相同。 吾、余、予、朕、自、愚、妾、孤、乃、而伊、恶、奚、几何、几许等。 5 .文言文特殊句式:判断句; 被动句; 省略句; 倒装句; 文言熟语。

十、文章题目1 .主题(1)主题——中心思想,通过文章的各个内容,包括作者对文章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 主题的确定要符合社会现实的需要,体现时代精神,并反映客观事物的某种真实、本质。 )2)标题——,也称为标题,是文章的名称。 那是文章的旗帜,眼睛。 2 .材料(1)材料及其相关概念材料——提炼和表达主题事物和观念。 包括文章中的资料和作者写作前积累、收集的资料。 素材——作者在创作或创作前,摄取了未经取舍加工和提炼的原始材料。 题材——文学作品描绘的对象。 )材料与主题的关系材料是提炼和形成主题的基础,是表达和演化主题的手段。 材料的取舍和组织受主题的制约。 )3)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材料的选择)符合表达主题的需要; 真实、确实; 典型的; 思考新颖生动的文体特征。 材料使用:取舍; 详细调查。 3 .结构(1)结构——文章的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 )2)结构的基本要求)完整性; 一致性; 严密性; 柔软性。 (3)结构原则: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 表达主题需求与文体特征相适应。 )4)结构的基本内容:层次与段落过渡呼应; 开始和结束。 )5)结构类型)描述型; 论证型; 说明型; 综合型。 4 .表达方式:描写; 抒情; 讨论; 我来解释。 5 .语言要求:准确; 简洁地练习; 生动活泼; 很朴素。

祝各位考生取得理想成绩。

为您推荐

自考专科和自考本科可以同时进行吗?

在昨天的答疑中,我们聊到,自考本科不一定要先自考专科,只要你在办理本科毕业证书时能提供一个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即可。有小伙伴就问到,“那我没有大专学历,能不能自考专科和本科一起考?”肥汤圆的回答是:当然可以啦!很多同学误以为一定要先考完自考专

2022-12-13 19:38

在职人员考自考还是成考,成考和自考有什么区别哪个简单

成人学历很多同学在初步接触成人升学的时候,更多是听说了自学考试,在深入了解之后,发现还有成人高考的提升方式,于是就会陷入选择的难题。到底是该选择成人高考,还是自学考试呢?今天小师妹就来给大家详细对比分析下。什么是成考和自考?>> 成人高考:

2022-12-13 19:37

自考专科然后自考本科再考研,自考专科和自考本科多久拿证

对于很多专科以下学历的在职人员来说,自考无疑是一个提升学历的好方式。但是有的人就纳闷了,自考专科和本科学历,两项考试可以同时进行吗?比如说1月我考专科专业,4月我考本科专业,这样可以吗?​小驰在这里告诉你,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

2022-12-13 19:37

自考——大专和本科可以一起考吗?

众所周知,想自考本科学历需要有专科学历证明。如果拿到专科学历后后再考本科,就需要4年左右的时间。那么有没有办法将专科和本科的学历同时搞到手呢? 教育部没有规定报自考本科的时候要出示专科学历。而是要求在通过本科所有考试后领取本科学历证时出示专

2022-12-13 19:36

自考学历和成考函授哪个好,成考大专和自考本科哪个好

又到一年学历报考季,末班车别错过。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提升到本科,除高考硬上的统招全日制本科之外,其他提升学历的途径,流程必须是先提升到专科学历,再由专科字历提升到本科学历,涉及到两次提升!要怎么最快拿到本科学历呢?这里我们就常常被推荐专本

2022-12-13 19:36

自考专科和自考本科可以同时进行吗?

自考本科不一定要先自考专科,只要你在办理本科毕业证书时能提供一个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即可。有小伙伴就问到:“那我没有大专学历,能不能自考专科和本科一起考?”小狮妹的回答是:当然可以啦!很多同学误以为一定要先考完自考专科,才能考自考本科。其实不

2022-12-13 19:3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