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无忧自考网!

2020年秋季考研,考研新风向

更新时间:2022-12-15 04:21:59作者:自考头条

2021年11月9日,湖南长沙师范学院考研学生在图书馆露台上认真看书。 宋文志摄/光明写真

9月8日,河北省邢台市全国示范教师白恒云正在为学生上课。 柴更利摄/亮片

又到了考研赛季。

2023年度研究生考试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有关考研的话题也在高涨。 注册人数会继续上升吗?招生人的数量如何变化? 专业课怎么调整? 网络话题的“逆考研”现象该怎么想? 最近,这些问题总是出现在社交媒体的热搜位置上,牵动着考生的心。 你怎么看2023年研究考试的新趋势? 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2023年的研究招生计划还没有出来,“缩小招生”的可能性很低

“目前西安工业大学研究生院招生计划还没有出台,但从近三年的情况来看,研究生院招生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平均增长幅度在10%左右。 2023年西安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人数预计将继续增加。 ”西安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祥模说。

202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尚未公布,但在一些社交媒体平台上,所谓的“知情人”推测“考研缩小招生”,是“免予推荐”的

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王传毅表示,国家规定,“免生”名额一般控制在当年学校全日制招生总计划的50%。 具体到各学科专业,学校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大学发展规划自主决策。 ”

实际上,根据每年统考的考生数和招生人的数量,很多学校和专业的“免试生”名额都远低于50%。 例如西安工业大学只有10%。

赵祥模介绍说,学校2023年“推免生”计划比2022年有所增加,但由于招生计划同步增加,目前生源主要来自参加统考的考生。

记者了解到,按照教育部要求,部分学校2023年研究生计划招生计划按去年实际招生人数的95%计划,实际招生人数最后按教育部招生计划确定这是所谓的“缩约”之举吗?

“据我了解,在教育主管部门没有正式出台招生计划之前,所有高校的2023年计划招生计划都是按照这个要求执行的,这几年基本上都是这样执行的。 我认为这是统筹考虑到全国研究生规模稳步增长的结果。 根据往年的情况,招生计划正式出台时,一般来说,招生的数量会高于此前的计划。 ”赵祥模说,“每年研究生招生定员计划在上级教育部门下达到学校,学校综合考虑未来发展和学科布局,向国家重大战略、基础学科、重要领域和以社会重要需求为重点的学科(领域)倾斜。 ”。

近年来,研究生招生一直呈扩张态势,报考人数也是如此。 数据显示,2023年报考人的人数仍将增加。 整体来看,可能会缩手吗?

“从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我个人认为2023年研究生院缩小的可能性很低。 ”赵祥模表示,“教育部公开的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呈上升趋势,其中2022年全国报考人457万人,2021年哦考研人持续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高校本科毕业生逐年增加,再加上两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就业压力加大,出国留学风险加大。 为了追求更高水平的知识水平,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增强就业优势,更多本科毕业生加入本科

赵祥模说:“国家制定研究生招生计划,不是盲目地、普遍地扩大规模,而是有针对性、有针对性、差别地扩大招生规模。 近几年,研究生招生名额重点向中西部地区高校倾斜。 ”。

王传毅教授同样表示,研究生招生招生计划主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社会受教育需要等多方面统筹确定。 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20》相关统计,25~64岁人口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的比例,美国为14.26%,英国为14.64%,韩国为4.45%,中国为1%左右。 因此招生规模可能会扩大,但根据类型和等级的不同,放大率也不同。 ”

考试内容和参考文献的交换是正常现象,与“难易度”无关

许多学校2023年研究生招生简章发布,一些专业课程的考试内容有所改变,如参考书的改变。 这也引起关注的是考试更“难”吗?在报考人的人数增加的可能性很高的前提下,不是很“难”吗?

王传毅教授说,专业课程考试内容的变化,属于学校根据人才选拔要求和学科理论知识发展变化而进行的自主调整。 随着知识更新、人才选拔要求的变化,考试内容及参考文献的变更是正常现象。 ”

近年来,教育部寻求基于一级学科命题的推进。 以西安工业大学为例,按照这一要求,将自我命题科目数从54门降至33门,及时发布《西安工业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指南》。

各学校发布参考文献,实际上是为了减轻考生复习压力,方便广大考生备考。

“考研人的增加,不一定会给考研人带来难度的增加,10年前考研人的数量很少,但招收的研究生也很少; 目前考研人在增加,但招收的研究生也在增加。 因此,不能故意放大绝对数量的增加来制造“销售不安”。 ”王传毅说。

“最需要看的是,比起考研规模,考生报考的学科结构。 目前,考研的一个现象是,经济管理等热门学科竞争激烈,但涉及国家重大战略的高精钢紧缺学科往往偏冷,冷门绚学难以传承。 如何有针对性地引导考研群体,让更多的考生将个人学业融入国家民族复兴大业,是一个亟待关注的重要问题。 ”。 王传毅说。

对于考生个人来说,能否突围,不在于报考人次和分数线,而在于自己填报的专业和学校排名情况。

研究生分数线是根据招生名额和进入面试名额的比例制定的。 例如,一所大学招收100人。招生录取人数与参加面试人数的比率为11.2,则有120人进入面试,分数线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具体进入面试的差额比例,国家指导性建议一般在120%以上,具体由各学校自定。

赵祥模说:“分数线的划定原则是,考生分数首先要符合所在学科(领域)当年国家分数线——国家确定的初试成绩的基本要求,即所谓的‘双分数线’,包括报考科目的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考研国家线分为A区、b区两个等级,这两类地区的分数线一般相差2~10分左右。 在此基础上,学校可根据达到国家线的人数和招生计划的符合度进行自查,自查分数根据当年情况由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集体研究确定。 ”

“逆考研”现象表明,专业学科特色优势进一步提升

“逆考研”最近也成为了话题。 “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本科毕业生”、“考研目标”不仅限于“双一流”建设高校,普通高校也纳入选择范围。 很多人把这看作是“考研”“严峻形势”的信号。

“其实这种状况从往年开始一直持续着。 既有选择专业或导师的理由,也有很多学校之间实际上没有那么大的差距。 而且,这种差距对个人的影响确实有限。 特别是在专业和学科方面,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我们应该给学生更多自主判断和选择的机会,希望考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大学。 ”赵祥模说。

王传毅认为,考研是基于考生个人意愿和个人能力的综合判断,考生有“成功率”的考虑,但更重要的是报考学科的优势特色水平。

“首先,国家一直鼓励大学特色发展。 特别是“双一流”建设大学要在不同的领域和方向争夺一流。 因此,考生在一定程度上会考虑整个学校的办学历史、学术声誉,但更重要的是看报考学科的优势特色水平。 其次,目前出现了许多面向市场的大学和学科排行榜,其指标体系存在严重缺陷,特别是根据论文、项目等“五唯”指标进行简单排名,不能反映大学和学科的全貌,特别是人才培养特色质量和对国家和地方的在大学排行榜上分层戴帽大学,作为考研参考,既不缺乏国家精神,也缺乏科学性。 王传毅说。

考研招聘,反之考研,报考人数增加,参考书变更……网络平台伴随着这些话题,有各种各样的辅导机构、辅导资料、网络平台

“我认为,社会上的一些媒体和(考研 )机构为了引起关注,过度放大并故意隐瞒了一些事实。 确实,)销售不安)的现象,应该客观合理地看待考研人增加的现象。 ”王传毅说,“考研人的增加可能是受疫情影响产生的短期波动。 增加的人数有一部分来自受疫情影响无法申请海外研究生或暂缓申请的考生,另一部分来自受疫情影响无法就业,不得不在考研年推迟就业的考生。 瘟疫流行后,这两个群体的阅读需求可能会有明显的变化。 ”

赵祥模说:“考研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经历,如何正确面对紧张不安也是考研每个人的必修课。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从复习到进入考场,会经历很多困难。考研不能决定考生的一生。 只是增加了选择。 考生应该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发挥自己的水平,取得好成绩。 同时,考生要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在全面评估自身情况的基础上,合理选择大学和专业。 此外,还要根据各招生高校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开的参考文献准备复习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密切关注各高校的招生和调剂政策。 ”。

(本报记者李玉兰) )。

为您推荐

2022河北高考历史,为什么省外院校比省内高?

2022年河北高考历史组,小编从众多的学院派中筛选出了师范类学院,比较分析省内和省外师范类学院在河北省历史组的招生人数和投档分数,目的是想看看同分段考生,在报师范类学院时,到底是选择省内学院好,还是省外学院好?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河北省内的

2022-12-15 04:18

政策解读:2023年单招体育管理办法六变一注

重点内容变化解读变化一:招生院校运动训练招生院校由2022年的107所增加至117所增加院校:东北大学、河海大学、东北电力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湖北师范大学、武汉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商学院、长江师范学院、宁夏师范学院变化二:招生项目运动

2022-12-15 04:17

2023年公布“运动单招”管理办法!

体育总局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管理办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行政部门、教育厅(教委)、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招生考试机构),有关高等学校:现将《202

2022-12-15 04:17

关于2022年体育单招的消息,2019年体育单招开始了吗

今年的体育单招发生很多变化:报考人数最多的足球纳入全国统考、整体报考人数突破5万人、疫情影响下多省文化考试分市进行,部分省市文化考试延期、专项考试在普通高考后进行、录取时间严重滞后……疫情之下的体育单招考试可谓一波三折,从备考到考试再到录取

2022-12-15 04:16

2023体育单招学生报名须知

随着体育单招考生的逐年增多,升学率持续降低,很多考生无缘拿到录取通知书,2022年落榜的小伙伴如果计划复读,参加2023年体育单招考试,需要重视起来。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落榜的考生是可以复读的。什么样的考生适合复读呢?第一,对于考生而言,正常

2022-12-15 04:16

2023年有哪些院校和项目只招收省内考生?

体育单招虽然整体是面向全国招生,但少部分院校也存在像普通高考录取一样存在地域差异,这个差异的体现就是招生范围的限制。招生范围是历年体育单招生必须要重点关注的事项,有些院校仅面向省内招生,也有很多院校的部分项目仅招收本省的考生。体育单招(20

2022-12-15 04:1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