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无忧自考网!

公共法律服务使人民获得法治意识。

更新时间:2022-12-15 10:34:07作者:自考头条

拓展服务领域持续提高服务能力

公共法律服务让人民群众有了法治获得感

本报记者赵婕

公共法律服务使人民获得法治意识。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公共法律服务日益增长的需要,司法部颁布的《全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贯彻为民服务理念,均衡配置城乡法律服务资源,加强欠发达地区公共法律服务建设,重点保障特殊群体合法权益,覆盖全业务时空

各地司法行政机关整合各类法律服务资源,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互联网和热线三大平台融合发展,实现城乡全覆盖,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

目前,全国已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站、工作室) 57万个,每年提供法律服务。咨询、法律援助、调解等各类法律服务1800多万条,“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设有2000多个座位。

覆盖城乡不留死角

“全体村民,北京市内的律师今天来我们村‘看病’。 有法律问题的村民,请马上来法治回廊咨询”北京市延庆区悦安居民区大喇叭拉响“法律门诊”“开诊”广播。

乡亲们闻讯三三两两赶来,不久,一大群人聚集在法治长廊“坐诊”律师旁。 “邻居借了我的钱,约好三年还,到了期限能还给我吗? “我儿子离婚了。 孩子和女性在一起。 能随时去看孙子吗?”……咨询村民的求法很渴,答题的律师耐心细致。

这是各地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的缩影。

为确保公共法律服务不留死角,江西统筹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法律界人士、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服务志愿者以及“农村法律理解人”等法律服务资源,组建公共法律服务团队或小分队

改造“移动调停”进入田间地头,解答咨询、纠纷调解……吉林聚集全省农村小卖部、医疗站、集贸市场等大佬,设立“百姓讲解点”,“法律解说员”、人民调解员、村居法律顾问等资源

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不仅让更多的群众成为法律上的“明白人”,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加快法治建设,提高依法治理水平,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司法部安排2年时间在全国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以保障农村群众基本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为重点,实现农村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全覆盖,困难群众提供优质法律援助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欲速则不达”问题,以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支持乡村振兴,基层依法治理和法治农村建设不断深化,法治社会基础进一步巩固。

高质量高效惠及民生

2021年以来,各地司法行政机关主动拓展职能、开拓创新,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从“全覆盖”向“高成效”发展。

今年1月1日起,法律援助法正式实施,各地法律援助机构认真落实法律援助法,简化手续和手续,保障困难群众更加便捷地获得法律援助。 社会救助、司法救助或者优抚对象对生活来源不明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定群体申请支付劳动报酬或者要求赔偿工伤人身损害的外出务工人员,免予核查经济困难状况; 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申请法律援助,因执行电话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经济困难申请法律援助的,申请人可以作出个人诚信承诺,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

为进一步完善公证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去年7月,司法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公证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要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的公证费用负担,对80岁以上老人首次进行遗嘱公证,免除公证服务费用。 山东省改革公证服务收费办法,大幅调整不动产类继承、遗赠、赠与公证的收费标准,相关公证事项在标准额度收费标准的基础上平均下跌30%以上。

中央坚决做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决策部署,做好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 司法部印发《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白皮书》和10个指导性案例,全面展示司法鉴定服务环境损害公益诉讼、建设生态美丽中国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 围绕防控疫情,支持和鼓励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发挥专业优势,为疫情期间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事业服务。

各地扎实开展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仲裁进驻活动,推进积极参与农村、街道、社区基层社会治理的仲裁,构建仲裁嵌入基层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机制。

智能化服务助力发展

1月17日上午,北京市通州区政务服务中心一楼开设的“法智小屋”迎来了第一批办公人员。

郭老师的公司委托中介公司搬迁地址后,被税务部门告知其地址属于高危地区,并提出搬迁,但中介公司拒绝配合税务部门向房东核实地址,公司目前无法对外开具发票。 郭老师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进入“法智小屋”,郭老师通过“法智小屋”的智能终端与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值班律师进行视频连接,顺利解决问题。

走出“法智小屋”后,郭老师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 “太方便了,我们的大厅真的想得很仔细。 ”郭老师说:“有律师的专业意见,我心里就有底了。”

“法智小屋”无需预约,即可与通州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现即时连接,一个窗口即可接受法律服务。咨询、法治体检、公证工作、法律援助等多项法律服务。

近年来,各地司法行政机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法律服务“保护民生、促进发展”作用,通过“人工智能”双重服务,最大限度满足企业和大众的法律服务需求。

广东省法律界人士厅将搭建在线724全天候服务的网络平台,涵盖普通话、广东话、潮汕话、客家话三种方言,集APP、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为一体。 率先进军省政府打造的“广东省工夫”民生服务微信小程序,上线智能场景下的广东省工夫法律服务区,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人工智能化,为大众提供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

“律师超市”智能匹配律师在线服务功能在浙江省杭州市尚属首创,同时杭州市城区也率先开发了“营商环境”企业法律风险在线检测功能模块,该模块包含营商地图、惠企政策、企业法治体检及市场对自身运营状况有法律风险清理需求的企业,可以选择该模块功能,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依法管理情况。 平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化企业法律需求和风险点的分析与诊断,在线做综合分析报告,提出具体可行的风险防范建议。 法律咨询模块实现社区律师在线语音咨询、视频咨询、机器人智能咨询3功能,24小时实现“云端”精准大众视频可连接区域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值班律师,还能基于位置信息、就近匹配线的智能公共法律服务,对帮助经济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021年以来,全国司法行政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努力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资料来源:法治日报

为您推荐

山东2023高考人数预计多少,山东2023高考缴费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我是记者徐玉芹,山东高考生家长口中“老徐”。记者 徐玉芹山东2023年高考报名第二阶段——资格审核已于11月30日截止。通过审核的考生将于12月1日进入网上缴费阶段。考生应在规定时间进行网上缴费,并认真核对本人缴费项目。

2022-12-15 10:32

9月份,教师招聘就要来了。如果满足三个条件,就可以申请。2023年应届毕业生也可以报考。

9月份,很多人关心的教师招聘要来了。作为知名度高、稳定性强、考试难度低的“铁饭碗”职业,每年都会吸引一大批人前来报考。教师属于事业编制,但是由于工作性质原因,招聘要求和一般的事业单位有所不同,除了通用的年龄、学历等要求以外,想考教师,还需要

2022-12-15 10:32

755-79000之后,《平凡的世界》新版完成,是路遥最重要的作品。

这两年,每一部“年代大戏”,都无一不会成为爆款。去年有豆瓣9.3分的《觉醒时代》和9.2分的《山海情》。今年有累获43次热度日冠的《人世间》。近日,突然惊闻由路遥《人生》改编的电视剧《人生•路遥》杀青,对于我们这些“路遥迷”来说,再没有比这

2022-12-15 10:31

注意,2022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云南考区)已经开始报名了!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实施2022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云南考区)的通知各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关于组织实施2022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通知》(市场函〔2022〕43号)要求,文化和旅游部定于2022年11

2022-12-15 10:30

新高考选考科目:新高考总分统计方法(第三课)

前两日我们讲了新高考改革后,3+1+2模式如何选择科目。 但很多新高一、高二的同学和家长一定还有很多疑问。 2021年新高考高招录取看哪些成绩?英语听力哪年开始计入高考总分?高考命题改革方向是什么… 今天,我们将会为大家对这些问题做出一

2022-12-15 10:30

山东夏季高考有哪几种考试科目?省招考院对他们做了进一步的界定。

记者 巩悦悦2023年山东夏季高考有哪些考试科目?省招考院指出,夏季高考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考试两部分)3个科目。其中,外语科目听力考试单独组织,考生考两次,取两次成绩中较高的成绩作为有效成绩计入高考总分,2023年

2022-12-15 10:3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