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无忧自考网!

1977年:一场公平的考试,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转折点

更新时间:2022-12-21 16:04:02作者:自考头条

金秋九月,一大批“00后”踏上青春的脚步,走进大学校园。 年轻的脸上充满着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的憧憬。

41年前,也是金秋,“恢复高考”的消息犹如一针强心剂,压抑了不少年轻人10多年的学习热情。 公平的考试,照亮了他们的梦想,彻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公平的考试,也是国家和民族的拐点,照亮了中国的前途。

悠悠40年,当年的年轻人已经年过花甲,很多事情都变了,高考也变了,但公平选择的特性一直没有变。一批又一批人才经过高考选拔脱颖而出,奋战在各条战线,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推动力和社会发展的支柱力量。 当时经历了十年浩劫、刚刚经历了百废待兴的中国,如今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1977年:一场公平的考试,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转折点

唯一的冬季高考1978年的高考,四十四中考点的入口处挂着横幅,上面写着“祖国,请选择吧! ”上面写着。 这是新学期青年对青春的誓言,也是青年考生对国家民族美好未来的期盼。

1977年8月至9月,科学和教育领域的专家们在北京策划了一场后来被证明很有意义的变革——,以“恢复高等学校直接从高中毕业生招生的方式”。 无论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应届毕业生,只要符合条件,均可为报考。

当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复教育部意见,正式恢复高考。 9天后,北京成立了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

消息传出去了,就像春雷一样。

那是长期的渴望积累得太多,那是长期的梦想压抑得太久,那是一个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旗帜序曲……

新华书店的一位老员工至今还记得,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的复习资料刚推出,就引发了连夜排队抢购的壮观场面,印刷厂日夜赶印,供应还很紧张。 “也有人拿着长椅半夜来排队。 ”

在“文革”中调到普通学校当校长的北京五中教头杨玉民赶紧给东北、西北插队的同学带来信息,提醒他们珍惜机会,做好准备。

回国后,在朝阳区教育局人事科工作的杨轩荣从《人民日报》看到“恢复高考”的消息后,苦恼的——这个机会让他等了快12年了。 “但是,我已经30岁了。 年龄是不是太大了……”杨轩荣最后报名了。 “好不容易有这样的机会,必须试试! ”

在长春某工厂当挖砂工的臧铁军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无论是去乡下还是当工人,读书学习都没有间断过。 在父亲的同事、棋友和大学数学教授的帮助下,自学了微积分和物理。

初中毕业留校,已在北京三十三中(现北京八中分校)当教师6年,考虑再三没有报名。 “因为我没有上过高中,所以担心会考不上。 ”

……

1977年12月10日,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期举行。 那一幕是空前的灾难,很多兄弟姐妹、师生、夫妇都参加了同样的考试。

杨玉民早早站在考点外,看着多年没见过的学生,互相紧紧地拥抱。 年轻学生的眼睛红了。 “杨老师,我觉得像做梦一样。 ”

在这次考试中,划分了命题。 北京的作文问题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杨轩荣举起笔,百感交集。 在东北建设兵团的青春,重拾高考机会的喜悦,都洋溢在心中。 不擅长作文的他,竟然一口气完成了。

当时,吉林作文题是二选一,臧铁军选的题是《伟大的胜利》,他拿起笔写道。 “今天,我能坐在这个明亮的教室里参加高考,心里热乎乎的。 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给了我们这个机会。 ”

这个唯一的冬季高考,竞争空前激烈。 全国570万名来自不同国家、年龄相差悬殊、身份各异的考生涌向考场,而高中招生的只有27万人。

最终,杨轩荣被清华大学“师资培训班”录取附中,臧铁军报考吉林大学物理系。

打开大学的校门,这些幸运的孩子如饥似渴地说:“每天,学校都要刹车让学生回宿舍。 宿舍关了灯,但也有人拿着手电筒躺在被窝里看书。 ”臧铁军说。

宽敞的“独木桥”1977年高考结束后,线联平到处找考题,读了题,他心里有点底,说:“应该有希望,我也试试看。” 之后,一有空,他就去高中班蹭课,做高中生习题和作文。 考试前半个月,他搬到学校安心复习,妈妈特意煮了几个鸡蛋,帮他补身体。

那年的7月,和今年的夏天一样闷热。

师范女附中(现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考场没有风扇,地上洒下的水很快就蒸发了。 23岁的丝联平额头上满是汗水,他顾不上擦,正在迅速地给卷子写书。

当天,1978年7月20日,9.4万考生在全市175个考点参加高考。 当时北京的(录取率 )约为18 ),线联平是北京经济学院劳动经济专业的(录取 )。

未录取的考生中,约1.6万名考生的高考成绩超过了300分。 “这个成绩很好。 当时全国半数以上有地方大学入学考试。录取分数线不到300分。 ”今年85岁的原北京高等教育局局长陈忠回忆说。

国家需要人才,考生渴望学习。 北京公布恢复高考后的第一项“改革措施”——来建设大学分校,扩招。 为筹措资金,依托高校,在闲置的中小学校舍办学……短短三个月内,依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在北京建成了36所学制的大学分校,1979年2月正式开学。

“仅北航就建了三所分校,抽调了各学科的教师参加建设。 ”当时在北京航空学院任教的陈忠说,“虽然条件艰苦,但解决了很大的问题。”

大学分校虽然只存在了六年,但为北京培养了很多人才,仅78、79、80三年级就培养了18000多名学生。 不仅如此,大学分校在北京拥有市属多学科综合性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目前每年以北京招生的规模名列前茅。

随着大量知青返城,青年学习的需求非常迫切。考上在大学的时候,可以成为国家干部,之后就没有工作了。 因此,在长篇《时间》中,“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成了高考的代名词。

拓宽“独木桥”,改变“一考终身”,从恢复高考之初,就是北京高考改革的重要方向。

1980年9月,北京批准13所职工高等学校10月,北京在全国率先建立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通过自学、函授、夜大,可以达到与高等教育同等的学力。

全国统一考试的机会也在增加。 大学最大规模的扩大是在1999年到来的。 那一年,线联平已经在市教委规划处处长,负责任招生计划增量,他和同事们与各高校反复协商、协调,先后在本科和专科进行协调,稳妥推进

2000年1月,北京实施春季高考改革,一年两次高考,给考生提供了更多升学机会。

新世纪之初,高考取消“未婚、年龄25岁以下”报名限制,向所有具备高中同等学力的人敞开大门。

2003年,我国首批试点高校自主招生,“一考定终身”开始改变。

正式录取后,再次招募志愿者。本科平行志愿、考试后知识分子知识线填报志愿……近年来,北京不断从技术层面完善高考招生制度,降低学生的报考风险。

40多年来,北京高考录取率实现了不足10%到超过80%的跨越。 “这不仅反映了入学机会的增加,也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向精英化、大众化、普及化的发展。”从市教委主任退休的网络教育表示,现在的高等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大众的公民素质培养

这不仅仅是考试。 如果说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奏起了改革开放交响曲的序曲,那么40年的高考制度建设,就是改革浪潮向前推进的有力证明。

2002年春季高考,“3 X”考试形式首次出现,语文、数学、英语首次成为北京自主命题。 2004年夏季高考,北京所有高考科目都是自主制定的。 这是臧铁军就任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后收到的第一个任务,这个任务一直负责到今年。 从全国一卷到分省命题,“这不仅仅是为了考试的安全,也是为了考试的公平。 ”臧铁军说。

2004年,臧铁军参与命制的第一份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将“北京方言”列入考题,2006年作文题《北京的符号》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京味儿”。

2007年,北京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实行模块化教学、学分制、研究性学习,准予学生选修。

2010年,新课程首次高考,不仅是“阅读理解拓展问题”,高职录取首次采用“高考”、“专科”的录取方式……

高考语文的语言基础问题改变了以往对“字形”“读音”的直接审查,出现了三段互不相关的文字,供考生阅读后回答。 “实际上,这是调查学生快速阅读、获取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臧铁军说,在现代社会,面对海量的信息,如何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是学生必备的能力。 同时,高考作文是第一篇微文,甚至允许考生用诗作文,鼓励学生激扬文字,展示才智。 数理化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数字和公式,还包括利用数学知识来计算阶梯票价和水价等,被纳入了实际情况。

2017年的大学入学考试中,为了培养学生批判疑问的科学态度,数学科目中出现了“不是唯一的”的回答问题。 文综、理综试卷包括北京修编总管、京津冀协同发展、非首都功能疏解、自行车共享、最新化学元素、青蒿素等多个新闻热点。 当年1月我国开发成功的世界上最亮的紫外线源“大连光源”,也出现在了6月的高考试题中。

高考内容的变化,不仅反映了中国不断前进的步伐,也“统领”着课堂教学的变化。 抓住问题,“不听窗外的话,只看圣贤书”,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已经很难了。 为此,2010年全市数以千计的博物馆、图书馆、厂矿、剧院等资源单位成为学生社会课堂的老师带着学生们去金融街听专家讲述金融危机,到学校附近调查交通堵塞并写下了《建议》。 学生们可以在网上跨校选课,也可以直接“进”名师课……

高考不仅仅是一场考试,高考本身就是一门课,每一个问题都有立德树人的效果。

臧铁军以今年高考试题为例,语文作文《新时代,新青年》和《绿水青山图》,在引导学生抱家勇于负责的文综、理综试题中,有十二平均律、云梦竹简、文字起源等古文明、天眼、绿色化学、英语等考场外,不少考生表示:“这个问题,答后长出了一口气! ”。

“虽然问题的情况不同,但考察的知识点还是来源于课程。 不奇怪,不挖洞,给学生减负,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 ”臧铁军说,这是北京高考自主命题的方向。

确实,带着笑容走出考场的考生越来越多。

今秋9月,首批“00后”进入高校,新一轮高考改革也将在——2020年新高考中不再分文理,首次允许考生选择报考科目……

“如果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规划不明确,对金融等热门专业很头疼,国家需要的基础学科不多,报考,这样的人才选择制度不是我们需要的。 ”臧铁军说。

“新高考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有明确的志向,提前规划人生,通过高考,找到准备一辈子工作的事业。 ”联平说。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 有这种将国家和个人联系起来的考试制度。

岁月流逝,大学入学考试总是新的。 面对时代的革命试卷,每一代人都会写下自己的答案。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刘昊刘冠

编辑: RB011

为您推荐

重要通知!2021年成人教育推广报名倒计时

各位同学,各位为梦想拼搏的朋友们,又是一年一度成考报名季!国家教育部对学历教育的重视,使提升学历已成为时代趋势。学历的重要性不是说说而已的!低学历在生活中难免会碰壁,如果在未来的生活中,你希望应聘、加薪、升职、落户口时,不想要学历成为绊脚石

2022-12-21 16:02

你自学考了什么?它的含金量如何?

学而优则仕。在古代学习考试好了,不仅可以做官,还可以谋得名利。而在现今社会,读书考试虽没有像科举考试那样能带来光辉的前程,但在提升个人素养和谋求更好的机会方面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位渴望求知的人,没有挤上高考这座独木桥,自学考试,不失为

2022-12-21 16:02

专升本函授期末考试只能考一次,专升本函授期末考试

专升本函授期末考试难吗?专升本函授期末考试难吗?函授期末考试其实不难。它相对于函授的入学考试而言,可能难度会更少一些,一方面函授大专期末考试主要由院校出题,而且其出的试题都是考生平时函授学习中都会接触到的内容,考生都有接触,难度上自然不大

2022-12-21 16:01

2019年远程教育有哪些优势?考试成功的优势是什么?两者有什么区别?

(一)什么是远程网络教育 自1999年以来,教育部批准68所普通高校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允许其上述试点高校在校内开展网络教学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现代通信网络,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对达到本、专科毕业要求的学生,由学

2022-12-21 16:01

2020年华南师范大学成人高考简章

成考是“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又称成人高考。每年广东省都有几十万人报名考试,考生需要通过入学考生方可入学。华南师范大学是广东省热门高校,也是成人高考招生高校之一,想要拿华南师范大学文凭就必须选择华师成考专业以及相关事项,目前

2022-12-21 16:00

什么是自考,自考每个科目的报名费是多少?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想通过自考本科的方式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获得更多技能充实自己,提升学历。但很多人都只是听说过自考,对它并不了解。今天就在这儿给大家详细讲解,什么是自考?以及自考每科的报名费是多少?希望我们的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什么是自考

2022-12-21 16:0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