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无忧自考网!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首页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首页官网

更新时间:2022-12-31 21:48:38作者:小组

湖南人文科学学院在省消费者援助营销大赛中获奖。

红网时刻娄底1月13日讯(通讯员刘洪然)1月10日,2021湖南消费助力营销大赛落下帷幕。来自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一千多名师生参加了比赛。经过三个月的比赛,销售团队线上线下通力合作,销售农副产品33万余元,销售额在全省高校中排名第四,获得先进集体奖、优秀组织奖、优秀导师奖7项、省营销百强人物奖10项、创意视频奖1项、先进个人奖103项,涵盖了大赛所有奖项。

大赛以来,湖南人文科学学院积极策划,多部门协调,广泛动员,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大赛宗旨,通过消费帮扶引领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助力乡村振兴。为了提高参训师生的营销能力,更好地营销农副产品,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邀请了多位短视频行业专家进行了包括直播、Tik Tok在内的三次营销新方式培训,参训人数超过500人。组织5支直播队伍参加“冠军之夜”的PK赛;组织了大型线下交易会,两天销售额6万多元;还与58科技孵化园合作,租赁直播间,对学生进行现场培训,提高师生对直播的热情和专业能力。本次大赛检验了该校人才培养的成果,为学生的专业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湖南消费帮扶营销大赛是一种以高校为主阵地的农业帮扶大赛。由湖南省商务厅、省教育厅、省乡村振兴局、省国资委、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总工会共同指导,省营销协会承办。目前已经举办了两届。2021年,申请总人数135682人,帮助销售农副产品1.31亿元,为全省农村产业经济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首页官网

红网时间记者李香炮通讯员刘协陈璐娄底报道

“坚持人水和谐,共护碧水净水”“浪费水可耻,节约水光荣”……走在暖冬的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校园里,“珍惜水、爱护水、节约水”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该校园林绿化培训中心主任彭日民拿出手机轻点屏幕,只见路边黑色的水管缓缓伸出喷头。大约3秒钟后,水自动涌出,雾状的水滴在温暖的阳光下变成五彩缤纷的颜色,滋润着绿化带里的绿草和树木。

智能灌溉系统只是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创建节水型大学的一项举措。2018年以来,学校投入600多万元对所有老旧管网进行改造,拒跑、冒、滴、漏,节水器具安装率达到100%。同时,建立智慧校园节水管理平台,实现24小时不间断用水实时监控。通过一系列节水措施,湖南人文科技学院2021年1-9月总用水量比2019年同期减少约10万吨,而招生和建筑规模持续增加。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智能校园节水管理平台。

物联网大数据节水变聪明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是省级园林式单位,绿化面积大,分布广。以前绿化用水是通过消防栓直接用自来水浇灌,用水效率低,浪费优质水资源。智能灌溉系统使灌溉实现自动化管理,不仅节约了水资源,也为学校节省了可观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以前有六七个浇水工人,浇一次水差不多要一个星期。现在只需要一个人就能轻松完成。”彭日民介绍,智能无人灌溉系统由土壤和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等组成。并无线收集光线、温度、湿度等。通过物联网技术,并自动监控何时需要灌溉、需要灌溉多长时间,从而在土壤过干时增加喷灌量,过湿时减少喷灌量。系统的运行无需人为控制,自动感知浇水信息,实现精准、智能、无人浇水,比以往人工浇水方式节水40%-60%。

另外,学校的海源广场位于低洼处。在节水建设中,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充分利用地形特点,将低洼处的现有景观水池改造成雨水利用收集池。通过收集、截污、过滤、调蓄、渗透、提升、回用、控制一体化,对现有水库雨水进行收集改造,对海源广场周边雨水进行循环利用。雨水综合利用可以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学校环境和生态环境,缓解水资源短缺。整个雨水收集系统可储存约1200立方米的水。收集的雨水经过初级过滤和全自动紫外线杀菌后,可用于绿化灌溉和水景用水,节省了大量“供水”资源。

2018年以来,湖南人文科学学院投入600多万元进行节水设施设备改造建设,全面采用节水设备和器具。对漏水严重、腐蚀严重的校区内2005年前建成的地下供水管网进行全面改造更换。

为了实现精准计量和智能化精细化管理,学校建立了节水数字化展厅和智慧校园节水管理平台。安装了一级、二级和三级智能仪表。通过平台总水表的流量数据查询,可以定期发现总水表与总水表的差异,并显示24小时用水量和总用水量,方便用户使用

“你分析一下用水异常,就知道是水龙头开了,还是水管漏了。”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后勤基建处水电能源管理科科长苏启展说,供水系统地下管网复杂,发现和及时找到泄漏点的难度很大。在过去,所有的工作都是通过每月定期的人工检查和有经验的老师的仔细检查找到的。现在通过查询多级智能表的流量数据,比如分析用水状态、实时水量、瞬时流量、最大瞬时流量、最小瞬时流量等数据,就能准确找出漏点和漏损。与以往的管理模式相比,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有效减少了因漏水造成的资源损失。

学生们驻足观看水知识宣传橱窗。

同心画让节水成为习惯。

高校数量多、用水集中的特点,决定了很多高校都是所在地的用水大户。娄底地处邵恒干旱走廊,人均水资源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70%。节水不仅是楼大学的一项重大责任,也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而且普通自来水不单独向学生收费,如果没有积极有效的引导教育,很容易浪费水。

刘是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法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她连续两年参加学校团委组织的“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宣传活动。今年3月22日,在娄底水利部门的指导下,她和伙伴们再次穿上“何小青”志愿者的服装巡河,用铁钳和环保袋清理涟水河沿岸垃圾,发放水知识宣传单,号召过往市民珍惜和爱护水,推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

刘只是众多学校中积极参与节水、爱水、节水、节水的一员。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现有学生18000余人。为增强师生节水意识,学校广泛开展节能宣传教育,利用各级网站、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公告栏、节水宣传板、电子屏等,普及节能、节水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宣讲、横幅签名、有奖问答、发放《节约用水行为指南》等多种形式,号召师生增强节水观念,加强水资源保护;利用节水主题班会、志愿者实践活动、网上节能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节水宣传教育,批评浪费现象,表彰节能模范;在每个公共水域张贴节水标识,培养师生节水意识,倡导“随手关水”,形成“节约光荣”的风气。“十三五”期间,学校用水总量、人均用水量和单位面积用水量均呈明显下降趋势。

此外,学校全面推广使用高效节水器具,更换不符合节水标准的节水终端9080台,如在宿舍、食堂等场所的水龙头上加装起泡器,对教学楼小便池进行红外感应节水改造,更换教学楼老旧节水节水节水节水机等。截至目前,学校终端全部达到国家节水标准,高效节水器具安装率达到100%。

运行智能无人浇水系统。

建立规章制度,促进“节水”常态化、长效化。

湖南人文科技大学党委行政始终坚持“两型”、“绿色”校园建设,先后成立了“两型”、“绿色”、“节水型”校园等领导机构,先后出台或修订文件22个,其中《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水电管理办法》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节能管理办法》。进一步澄清的是

2020年9月,湖南人文科学学院正式启动省级节水型高校创建工作。学校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细化了各项节水措施,完善了节水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指导各部门(科室)落实节水措施。建立覆盖全校的节水管理岗位制度,明确责任人及其义务;出台节水减排行动计划,明确节水目标,将节水目标层层分解到各医院单位;逐项进行考核,落实节水考核,将节水节电纳入年度考核,明确奖惩措施和办法。

“推进节水型高校建设,可以培养学生的用水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倡导节水的文明消费模式,树立自觉节水的社会风尚。通过学生节水行为和意识的形成,可以辐射到家庭和全社会,从而带动全民节水意识和自觉节水行为的形成。”湖南省人文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学校水电节能领导小组组长刘铁峰表示,“十四五”期间,学校将依托智能管网监控平台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查漏补缺,加大节水资金投入,继续完善地下和地上管网建设,示范建设“中水”循环利用;充分利用高校优势,促进产学研节水深度融合;对用水指标进行量化管理,分级考核,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实施节能合同,努力为全省创建节水型高校提供样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