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无忧自考网!

十年巨变见证中国奇迹教育涅槃展现中国精神

更新时间:2023-01-05 09:54:59作者:51data

2008年、2018年、10年过去了,同样是“512”,不同的两天。

10年前的今天,中国汶川,突然地动山摇,千山崩塌,乡村灭亡,学校毁灭了人。 (时间、山河变色,举国悲伤,亿万国人震惊、焦急、哀叹。

十年巨变见证中国奇迹教育涅槃展现中国精神

10年后的今天,坚固整洁的校舍,敬业爱生的教师,聆听心声的教室,昔日的废墟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乐园。

“兴邦很难! ’灾害的大小,是我们迸发的力量的大小! 巨大的灾难压不倒我们的脊梁骨,彻骨的悲痛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 生死关头迸发出的人性光辉,八方难求的凝聚力量温暖着我们的心,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涅槃重生,不仅是身体的恢复,也是心灵创伤的治愈。 在过去的十年里,失去的悲伤让人们更加体会到生命的珍贵,劫持所引发的力量仍然推动着教育的发展。

今天,让我们和本报记者一起,见证灾区教育重建的奇迹,重温那份大志成城的感动吧!

——编辑

北川女孩震后10年

本报记者张晨

“512”像噩梦一样,冬梅失去了左脚。 作为新闻新兵的我,面对着看不见的伤口,陷入了悲伤和恐慌。

地震后第二年和冬梅交往。 和同事“在地震区重新走”,在四川绵阳的北川中学临时校区,遇到了刚刚出院回到学校的冬梅。

她缩在轮椅里,身体消瘦,脸色纤细,微风吹着左裤腿管,空荡荡的。 过去一年,她辗转三个城市五家医院,做了七八次手术。

我从老师和同学那里拼写了冬梅的信息。 北川中学高一学生,羌乡禹里农家的女儿,曾经笑得很开心,学习成绩很好。 地震发生时,她和同学被埋在教学楼的废墟下,一夜之间,两人在黑暗中大声唱歌,互相鼓劲,但只有冬梅被救出。

2010年5月,震灾后的第三年。 我进了新援建的新北川中学,为清新大气的校园而来,为冬梅而来。

她的脸色是精神饱满的血色,伴随着精神饱满的宣言。 “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活得很棒,有意义。 ’新校园不仅改善了学习条件,还可以就地康复。

我们答应她上北京大学的时候,我会去车站接她。

2011年高考前,意外接到冬梅的电话。

她情绪低落:自己尽了一切努力,期望取得好成绩,但无法战胜疾病的影响。 安装假肢擦伤的伤口很难愈合,即使持续发烧也不会下降。 更令人悲伤的是,“我能做的是报考的大学和专业太少了”。

就像刚失去左脚的漫漫长夜,命运之轮相连的不公,最终只有冬梅孤独而坚强地克服了。

她在天津体育学院健康与运动科学系康复专业录取。

震灾后的第四年,冬梅在大学生活中找到了久违的乐趣。 她的朋友圈里,有一直关心她的“杨妈妈”,有一批“姐妹淘”,当上了班级组委会,似乎也交了男朋友……曾经腼腆柔弱的少女,自信开朗地完成了学业。

2015年毕业时,她做了最后一次腿部手术。

时间指的是震后第八年。

冬梅的选择出乎我的意料。 她违背了自己出山的梦想,选择回到家乡北川县禹里镇当乡镇干部。 “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大家做点什么,让自己的生活有一点意义和价值。”

我很久没见过冬梅了。

几天前,她上了电视。 画面上,冬梅穿着假肢,骑着电动车,在通往当地穷乡僻壤的山路上颠簸; 我自学了会计,在乡镇普通的单位里,所有的事情都全力以赴。

“让我自己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生活,不要那么卑鄙胆小,向下一步挑战吧。 ”她面对镜头,成熟而自信。

十年多么长啊。

冬梅最近写的朋友圈,字数非常长,距离汶川地震10周年纪念日还有3天。

每一滴眼泪,每一滴汗水,终将把她锻炼成生活的强者。

很多事情对没有经历过的人来说,都是故事。 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明白,一部小说在难看的地方可以翻几页,而在生活中,这几页翻不出来,就没有以后的故事。

“512”就像一本书的几页,冬梅十年跨越了它。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 那就是认识到生活的真相后也要继续爱它。” 对于冬梅般的“汶川一代”来说,从十八岁到二十八岁,走出了噩梦,他们已经成长为自己的英雄。 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今天的新北川,时间还不在中央,岁月静。 冬梅的故事还在这里继续。

千里之外的北京,我已是报社的“老人”,在办公室里写了这篇文章,记录了汶川地震后的10年。

那些标语背后的中国力量

本报记者柯进

“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了手、有了脚、有了命,就能克服巨大的困难”“感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永远铭记党和政府的恩惠”,这些红彤彤的横幅,印在新建的小区、学校、医院里

10年的回顾,在汶川地震灾区看到的这些标语,还常常在我的脑海里再现。

汶川成了我这十年难忘的记忆。 在这里,历史再现了民族的振奋; 这里也记录了所有为汶川结缘的人的成长!

震后,我们第一,时间奔赴抗震救灾前线; 震后一周年、两周年、三周年,我们一次次返回灾区。

每次回去,都是一次荡涤心灵的旅行。

每次回去,都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成为新的重新认识。

地震袭来时,一些人断言灾区至少需要30年才能恢复到地震前的水平。 但是,中国在两年左右的“时间”中打破了这个断言!

我们在返回汶川的旅途中看到,许多极重灾区,无论是居住条件、公共设施建设、交通通信还是环境生态,都有了巨大的飞跃。 灾区很多同志评价说:“我们至少比震灾前平均进步了20年。” 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速度,中国的希望!

我记得震后两周年我们回到灾区的时候,正值暑假,那时北川县的环城镇,一片繁忙。 当时的废墟早就不在了。 在小镇的高地上,新太鼓八一中学的建筑群沿着地势起伏,错落有致,非常显眼。 白底白字的“铁军为我修房子,我们精心养育孩子”的条幅高高挂在学校办公楼里。

“今天的环城完全变了。 几十年来,这里的人们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学校。 现在父母送孩子上学,再忙,也得在校园里溜达才能离开。”见到我们,陈仕斌校长说,“走进汶川地震灾区,最干净的是农房,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

以前故园的断肠处,今天晚上用柳条更新了。 几年来的汶川回归,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罗布寨村的炊烟又开始了,吉娜羌寨又出现了新的面貌,映秀小学的书声朗朗上口,新北川中学如期投入使用,废墟上盖起了新校舍,什邡

青川郁郁葱葱,生长不止

本报记者杜玮

清溪小学正在举行运动会。 本报记者杜玮摄

青竹江流水,川流不息,人们的生活照常、有条不紊。 崭新的民房队伍、明亮的校园……这里是青川。

转眼间,汶川地震“三川”之一,已经过去了10年。 当初,大自然强大的破坏力把这里变成了废墟。 现在,除了那些标识纪念物,似乎很难找到那次劫持的痕迹。

地震中,青川教育受到重创,木鱼中学、马鹿乡小学等多所学校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10年来,大众的关注依然时时磨砺着这些名字,但随着青川的重建,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当地教育设备和理念不断升级,一个个生命顽强成长。

两年完成受灾学校的重建

下过小雨后,天空晴朗,阳光格外明亮。 原本宽敞的操场变得更明亮了,学生们从教学楼里有序地集体出动,操场瞬间充满了活力。

两人晃动着长绳,一个女孩看准时机,跳得很顺利,几个学生靠在球门旁,足球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运动,几个打算在跑道上跳。

这是青川县木鱼镇震后原址重建的木鱼中学,再也没有发现当初地震的痕迹。

进了校门,就在远处,有一座讲述学校复活传说的雕塑。 雕塑上缓缓升起的太阳被大手举起,底座上刻着希望这个字。

“汶川”地震造成木鱼中学严重损毁后,浙江省对口支援青川县建设,木鱼中学由温岭市全额重建。 “温岭是中国大陆每天看到第一缕阳光的地方,这座雕塑意味着学校的新生。 ”白培锋校长说。

木鱼中学涅槃不到两年,2009年12月,新学校竣工验收; 2010年3月,全校师生搬到了新校园。 校园里,现代建筑与优美的校园环境相得益彰,教育、办公、实验、生活四区分明,标准化的操场成了孩子们的乐土。

嘉雪峰是一位在学校教了28年书的英语教师,目睹了木鱼中学今昔的变化。 她感叹的是“发生地震回到解放前,只用了两三年,学校就进步了50年”的变化之大、变化之快。

让嘉雪峰高兴的不仅有教育环境,还有居住条件。 地震前,学校的教师住在单间宿舍里,没有厕所。 震后,政府出资建设小区安居房,贾雪峰住了三室一厅80平方米的房子。

木鱼中学的变化只是青川教育重生的缩影。 2010年,青川县内的受灾学校基本完成重建。 除了建了校舍外,学校的各种设施和设备也相应齐全。 图书室、美术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构成教学楼的“核心”,互动电子白板、校园监控、“明厨亮灶”设施等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让学校走上信息化快车,建设“三通两平台”

地震后,教育水平提高了

10年间,与学校硬件设施一起升级的,还有当地的教育水平。

地震后,浙江省负责青川教师的培训、援助工作。 通过进专家、教师走出去、网络远程教育等方式,打开窗户,让曾经传统封闭的青川教育与外界相结合,先进的理念方法飞来飞去,教师们的思路大开,当地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王蓉是关庄中学副校长,2010年10月至12月参加浙江教育系统“收雁工程”培训计划。 第一个月,在杭州师范大学听了教授、教育研究员的讲座,之后在杭州文晖中学和单位学习,“我第一次从那里开始”。

从浙江回来后,王海蓉开始率先推进学校课改。 从以学生为本,学教学,构建高质量高效课堂,建立“三段六环节”教学模式,从走出模式,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几年来,关庄中学教学质量扎实,在全县素质教育综合评价中屡创佳绩

木鱼中学于2016年开设了智能班级,使用电子白板和课件进行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但在此之前,几乎没有这样的“新游戏”。 教师们同样面临挑战,一开始是拿来主义,经过训练,现在制作和完成课件已经不是问题了。 “我抵制这个,觉得没什么效果,但意外地大大改变了学生的成绩。 ”贾雪峰说。

2008年以来,当地教育局和浙江省教育厅在师资培训方面搭建了各种平台。 浙江省教育厅对口支援青川教育,组织专家900多人,赴青川培训教师6000多人。 10年来,全县通过聘请教师、走出去等方式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年均培训教师2600多人,教师专业化素养显著提高。

大批人才从这里走出去

4月26日是清溪小学开运动会的日子。 校内的热气没有进入校门就感受到了。 操场上,穿着统一制服的孩子们在做广播体操。

这是一所生态教育很有特色的学校,但对校长马正堂来说,生态不仅仅是自然环境。 对于学生的成长,他也想使用“成长”这个词。 开展运动会等各种活动,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自由成长。

震后全方位育儿不仅仅是清溪小学的“专利”。 在木鱼中学教学楼里,走廊两侧的墙上贴着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和比赛的照片。 足球是这所学校的特色,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张锡华自豪地说,学校女足连续三年获得全县足球联赛中学女子组冠军,广元市亚军。

参加各种活动使学生快乐、自信。 校园文化也像基因一样塑造着学生的人格和发展。

在笨蛋小学,感恩教育是特色。 学校所有教学楼的名字都有“怀”字,是为了感谢和感谢地震以来社会各界的帮助。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和西南干旱发生后,学校的孩子们拿出自己的零花钱和伙食费捐赠。

过去十年,当初这些学校的学生已经长大了。 地震时,在马鹿小学拿着自制纸牌说“您辛苦了”的五年级学生徐广,现在是长沙医学院的大一学生。 那时,木鱼中学初一九五学生徐萍,现在成为全国人大代表。 地震中失去小腿的木鱼中学学生谢海峰,2017年进入四川省歌舞剧院,成为签约演员。

过去十年,一届又一届的新生依然顽强成长。

青青的河流,青青的生长,川流不息。

德阳教育风帆新航程

本报记者王家源《教育导报》记者胡敏

绵竹市清道学校的学生正在上手工课。 本报记者樊世刚摄

德阳市边境狭小,西北部是龙门山断裂带,什邡、绵竹是汶川地震的重灾区。 地震改变了学校的面貌,也成为了当地教育重建、振兴的转换。

“十年前教书,十年后育人。 ”邡市双盛小学的米小敏校长这样概述了自己教育观念的变化。 虽然很难说地震的裂缝已经完全修复,但绵竹、什邡的教育在精神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今天,什邡、绵竹在思考10年收获了什么的同时,也站在了新的坐标轴的起点上。

和10年前的对话

2008年7月下旬至9月初,学前教育专家张春霞在绵竹度过了一生难忘的日子。 汽车沿着龙门山脉一直走,窗外就有了很大的伤痕。 汽车“移动幼儿园项目”的专家三三两两地来到绵竹各地,进行幼儿园复课、心理辅导、带着孩子们玩游戏、向老师进行游戏技能训练。 因为没有校舍,帐篷幼儿园建在庙前、大树下,后来搬到板房。

今年4月底,李季湄、边霞、张春霞等当年援建绵竹幼教的专家们再次回到了“战斗”的地方,他们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绵竹。

硬件的变化最先出现。 汉旺镇2公里外重建新城,灰瓦白墙极具江南园林特色,汉旺镇中心幼儿园抗震9级,当地流传着“地震时不用出去”的笑话。

专家先进教育理念的输入,也给绵竹学前教育的变革和发展带来了契机。 绵竹市示范幼儿园园长杨筱彬记得,当时冯晓霞、郑超云、虞永平等专家带着自己的团队在幼儿园里和孩子们做运动,玩彩虹伞游戏。 年长男孩的变化让杨筱彬印象深刻。 “他震灾后一直不敢进园,彩虹伞从敢进幼儿园的玄关,之后每天都催妈妈送。 ”

“这让我觉得体育能让孩子摆脱痛苦和恐惧。 从那时起,我们开始把运动作为公园的特色。 一做就是10年。 ”杨筱彬说。

“目前,绵竹市3至6岁幼儿入园率已连续20年保持在90%以上,有1万多名幼儿在36所普惠性幼儿园就读,占入园人数的88%。 ”绵竹市教育局局长彭波说。 回顾绵竹十年教育的发展,彭波说:“我们不断加深对教育的理解,寻找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规律。 ”。

东汽八一中学“走向死亡”

10年前,谭千秋张开双臂护着学生的那一刻被定格了。 十年来,这所谭千秋生前所在的学校逐渐衰落。 4月25日上午,东汽八一中学校长张虹从德阳市教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尹艳手中接过“德阳市艺体高中”招牌,张虹和老师们都知道这块牌匾的重量。

2009年,这个德阳市伤亡最严重,中国海军和中国石油总公司援建的学校把新家设在德阳市区,在新名字里加入了“八一”字。

但是学校的发展并没有因此步入正轨,地震后两三年,学校高考本科线上人数很少。 2011年,刚从德阳中学转入东汽八一中学的张虹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

很快,学校里就发生了走什么样的路的大讨论。 与此同时,张虹带队赴青岛、成都等地十几所学校调研。 2012年,综合考虑学校师资、校园文化,正视生源不足、办学竞争激烈等情况,张虹提出“求适教育”理念,探索特色高校之路。

学校按照“文化教育”和“艺体特色教育”,将学生分为文化高考和艺体高考两组,将艺体学生分为美术、舞蹈、音乐、媒体等方向,制定专业课程和课表,迈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第一步,“两类

为了让理念落地,张虹提出三个工作目标——教学生做人,教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成功。 在硬件方面,学校拿出教学楼作为艺术楼,光是钢琴房就有20多个。 学校不断完善艺术教师队伍和有艺术培养经验的文化教师队伍。

摸着石头过河逐渐见效,教师也成了绳子。 此后几年,学校教育质量提高,高考成绩屡创新高。

后援建时代) )。

从什邡城区出发,沿着北京大街向西北方向行驶,开始出现两旁绵延的高山,40分钟后到达大山深处的红白镇。 位于红白町南部的小学在地震后,距离原来的地方不到2公里就重建了,变成了全宿舍制的学校。 目前有学生183人,其中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儿童占一半。

“震灾后,我们的硬件建设提高了20年,乡村学校也使用了高标准的设施和设备。 ”红白小学校长程世林说:“在学校的理念上,我们提出要建设爱之家、快乐乐园、和谐校园,让孩子们在爱的氛围中学习、生活。 在这里,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三点半难题”不是问题,红白歌会的老百姓满意度非常高。 ”

这与震后持续10年的北京什邡给予的合作不无关系。 2009年3月北师大什邡附校成立,11月北京什邡35所学校互为配对,2010年和2013年,签订两轮《北京市什邡市合作框架协议》,2014年北京数字学校网站对什邡师生开放,2015年北京什邡交流合作协会成立

郧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川儒说:“在遭受毁灭性打击的时候,党、政府和北京人民给了我们信心。”

现在,得到各方援助的希恩正在传达爱。 2015年9月1日,来自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94名(高一 )学生赶到什邡七一中学,度过了下一个高中生活。

6月1日,玉树班学生将启程赴青海参加高考。 班主任桂花目睹了学生们三年来的变化。 “刚来的时候,学生的眼神很茫然,不知道怎么会到这么远。 现在,他们的眼中充满了为梦想而努力的坚定”。

北川中学的羊角盛开在山顶上

本报记者焦以璇鲁磊

北川中学的学生正在上课。 新华社记者鲍菲菲摄

如果不是教学楼前刻有“多难兴邦”的石碑,很难想象得到眼前现代化校园与其地震的关联。 在汶川地震10周年之际,我们再次进入北川中学,满眼都是碧绿的,书声。

10年前的那场灾难给北川中学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来自全国各地的浓浓爱意也随之涌入这所学校。 十年过去了,一切都恢复了平静,经历了苦难洗礼的师生们到底是如何重新上路,编织起新的人生梦想的?

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

北川中学的校史陈列馆,挂着升旗的照片。时间是2010年9月1日,北川中学在新校园举行开学典礼的日子。 照片中,旗手高二(13 )班的学生田艾之正把新北川中学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扔向空中。

如今,大学毕业的田艾之以另一种身份回到北川中学,成为北川中学高一年级的英语教师。

田艾之和北川中学的联系始于2009年。 地震那年,田艾之在绵阳市区的一所学校读初三,第二年进入北川中学。 当时的北川中学还在长虹集团培训中心临时搭建的板房上课。 在板房里的生活只持续了一年,田艾之和同学们搬到了今天的新校园,成为北川新县城第一批入住者。

2010年8月竣工投入使用的新北川中学,校园占地225亩,建筑面积72000平方米,总投资2亿元。 宿舍、操场、篮球场等设施在这么大的校园里层出不穷,灰砖白墙三层楼的教学楼,楼梯间设计成碉楼形,朴素厚重,浓郁的羌族特色油然而生。

“一眼看到校园,就可以用冲击这个词来形容。 很难想象在这么短(时间 )内就能建成现代校园。 ”田艾之说。

李勋也对母校的巨大变化感到惊讶。 北川中学当时的篮球明星,在地震中目睹了校园的满目疮痍。 我回到新校园是大学毕业后。 和田艾之一样,李勋也选择了在北川中学教书,当篮球教师。

重生后决不放弃

经历生死灾难后,脱胎换骨的北川中学,制定了“铁的规则”。 决不开除一个学生。

35岁以下教师占80%以上,生源入口偏低,学生基础普遍薄弱……这是北川中学新生面临的现实困境。

北川中学完成了。招生后,“掌门人”刘亚春几乎夜不能寐。 “没有不能教书的老师。 只要他乐意告诉我; 没有不能学习的学生。 他高兴地学习就好了。 ”这是刘亚春在每次学校教师大会上反复强调的话。

如果把校园重建比作北川中学第一次创业,那就是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在曾经的抗震英雄眼里就像二次创业。

在创业精神面前,随着观念的转变和教育生态的变化,改革的风雷一触即发。 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教学名师乔荣凝受北川中学教学总监邀请,创办了一个学思培训班,既不过分强调考试和分数,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此后,北川中学率先在绵阳市试点“分层流动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作业。 这样,即使是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在今天的新北川中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怀,已经成为每一位教师恪守的教育理念。 李勋知道,这一理念与地震经验密切相关,像一粒种子从那时起生根开花至今。

地震教了我们如何处理生命

突然的灾难,夺走了鲜活的生命,得不到的是坚强的信念。

“地震前,北川中学是普通学校,地震后也是普通学校。 它不应该和地震、痛苦划等号,而应该和幸福、健康划等号,让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 ”刘亚春说。

每周二下午第四节课,在农村高一学生刘德恒最期待的课。 这是一堂音乐课改课,从小就喜欢民族音乐的刘德恒,在系统学习二胡演奏后,可以演奏简单的曲子了。

北川中学有很多像刘德恒这样的农村娃。 借助2012年学校音乐课程改革的平台,与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专业教师一起在古筝班、大提琴班、琵琶班、二胡班与音乐有着深厚的感情。

今年,高一高二年级开设的72门选修课也即将上线。 从园艺栽培到羌族文化,每位老师都从各自的学科延伸,力求为学生提供丰富美味的课堂菜肴。

地震生存的经历,让李勋认识到生活必须快乐,这种乐观和开朗至今仍在他的学生中流传。 “我从来不在学生面前愁眉苦脸。 学生看到的是我的笑容。 ”

提高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李勋和同事们组织了羌族体操和身体素质练习,代替了原来课间的体操。 在20多分钟的时间,学生们在操场上进行全方位的力量训练。

地震给北川中学的教师们实际上上上了生命教育课。 灾害让教师们知道,人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应该如何对待其他生命。

2009年4月,在北川中学“羊角花”文学社发行的第一份报纸的发刊词中,刘亚春这样写道。 “今天是传说,是充满希望的特别经历。 明天是梦,是一个羊角花盛开的温暖校园。 ”

山巅盛开的羊角花是羌族的“守护之花”,象征着新生和幸福。 如今的校园里,师生们的笑容就像那盛开的羊角花,明亮耀眼。

汶川青山绿水映校区

本报记者刘博智通讯员夏应霞

邡红白镇中心小学的学生正在上足球课。 本报记者樊世刚摄

4月27日,映秀小学的屋顶上支撑着一个大锅。 这是减灾研究所赠送给映秀小学的地震预警系统,可以为救灾赚十几秒钱。

“不知不觉,已经十年了。 ”映秀小学校长董雪峰转过身对记者说。

汶川十年,见证青山绿水间。 最美的是教育。

这里的每个人都是英雄

“10年了,经历过地震的老师没有主动提出离开学校。 ”董雪峰说。 下课铃响了,操场上一片欢腾,董雪峰站在二楼的办公室里往下看。 对他来说,全校的学生,不知道哪个名字,也不知道脸。

10年后,当谈到那个地动山摇的下午时,董雪峰心里有一件遗憾的事。 2008年地震时,他教了科主任,他的主研课题“在映秀地区校本教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本来应该在2008年9月结题的。 这是他和同事们三年的心血,地震来了,教师们写的校本教材、课例、反思、各种资料都没有了。 而他在地震中同时失去的,是亲爱的母亲、妻子和儿子。

映秀小学的重建,包含着逝者的希望和生者的责任。

地震后,映秀小学度过了动荡的三年。 2008年8月底至2009年6月,映秀小学在映秀镇板房复课一年; 2009年9月进入水磨镇八一小学,就读一年半的时间; 2011年2月,我搬到了新校园,从那里回家。

“这是我的家。 流浪了三年,回到这里是最踏实的。 ”董雪峰和学校一起,终于再次通过拐点,进入了新的起点。

面对余震频发的映秀,董雪峰说:“你想离开吗? ”曾经被问到。 董雪峰的回答是时隔10年的“不愿意”。

“经历了灾难,看到映秀小学倒在废墟里,如果没有看到映秀小学重新站起来,再现当年的辉煌,你可能会遗憾一辈子。”董雪峰说。

同样经历过地震的映秀小学教师苏成刚说:“出去一看,自己已经离不开映秀了。 因为那里有学校、自己的学生、早晚的同事,以及自己在映秀的家。 ”

“映秀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一直没有下降过。 教育局领导来视察是要给我们竖起大拇指的”,董雪峰非常自信地说。

有人称董雪峰为英雄,董雪峰说:“映秀小学里人人都是英雄。”

崩塌的地方都会重生

距离新建的映秀小学只有100米的地方,耸立着漩涡漩中学的遗迹。

倒塌的校舍、十字裂缝的宿舍、倒塌的实验楼……漩涡漩中学遗址成为抗震救灾精神的象征和纪念。 重建时,漩流中学的废墟没有被铲平,而是有意保留完整。 人们在这里铭刻历史,颂扬英雄,感恩社会,畅想未来。

七映秀中学,这是漩口中学重生后的新名字。

震后两个月,全国共产党支付了97.3亿元的“特别党费”,其中约20亿元用于帮助灾区中小学重建。 漩中学是接受4600多万元的全额捐赠建成的,为了表示感谢而更名。

在漩涡漩中学的旧址前,讲解员向游客讲了话。 漩涡漩中学的教师被埋了三天后,知识和淡定的心情平安地逃出来了。 这位教师是陈和琼。 随后,她挂靠自学,成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汶川县七一映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任教师。

地震后,董雪峰教了经历过地震班的美术。 孩子们的过度自律、无聊、懂事,董雪峰最担心。 从他们的表情来看,地震的影响可能伴随着他们的一生。

因此,学校在常规课程的基础上,新设了“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开设心理咨询室,请专业心理医生。 在这类课程中,每个班级每两周进行沙盘游戏,专业心理教师利用沙盘游戏,发现孩子们不健康的心理问题,经过科学分析,疏导学生。

十年前,曾经的汶川被夷为平地。 但是,经过十年的重建,它已经一扫往日的阴霾,重新延伸到青山绿水中。

我们离开映秀小学的时候,教室里传来了美丽的《映秀花开了》。 这首4年前写的曲子,成了镇上全体村民演唱的《名曲》。

那稚嫩的童音,萦绕在映秀小学上空,缠绕着每一个汶川人的生命。

在苦难中找到奋发的力量

十年了。

如今,映秀小学的教师苏成刚能静下心来跟别人说地震的事了。 以前的他,向学生们解释教科书中的“地动山摇”时,笑着说那是夸张的形容词。 现在不仅是他,地震中幸存的孩子们也知道。 真的可以看到山体在晃动。

董雪峰说了这样的话。 2008年,他担任了五年级的语文老师。 教科书里有《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个文本。 这是国外的小说,大致内容是地震时,孩子被埋在废墟里。

董雪峰说这篇课文的时候,重点是讲述亲子之间的不分离,强调亲子之间的爱情。 “地震发生时,如何逃生、如何自救是最重要的,但我忽略了。 ”董雪峰后悔上课有那么好的素材,却被自己无视了。 现在,他反复提醒老师,课本里的东西要开发利用,该说的话要讲透彻。 现在,每次地震逃生训练,董雪峰都会亲自给孩子们上课。 他告诉孩子们,演习的目的不是游戏,而是学习如何逃生和自救。

现在,作为副校长的苏成刚忙了很多。 学校的一切教学事务都要安排好。 教师请假了,请假的人的课必须由他安排。 即使是学校的小事他也要操心。 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

但是,在这样的忙碌中,映秀小学真的能脱胎换骨,屹立不倒。 这份忙碌,是每一位经历过汶川地震的教师的宝贵踏实。

有孩子,幸福是什么? 苏成刚回答,幸福就是看得见、看得着的生活。

《中国教育报》 2018年5月12日第02-03版标题:汶川地震十周年专刊

为您推荐

高中生经历了地震,体会了人生。10年后,他们注册了骨髓捐献者来帮助别人。

中建二局西南公司工作人员胥力文和同事登记志愿献血 红网时刻5月11日讯(通讯员 陈柯宇)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猝然发生。十年前的那场灾难,改变了太多人的命运。那些曾亲历地震的人们,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了?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今日上午,

2023-01-05 09:54

12年过去了,汶川地震后谭千秋的家庭发生了什么?妻子很光荣,女儿很有前途。

2008年5月12日,这是一个海内外所有华人永远难忘的日子,中国西部小县汶川发生里氏震级8.0Ms的大地震,造成了69227位同胞死亡,17923位同胞失踪。在这次地震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如小英雄陈浩,当发现一位女同

2023-01-05 09:52

家庭教育成本天花板:令人惊叹的私立和贵族学校

国将兴,必将贵师重传——荀子今天的花是明天的果,对一个国家而言,教育是一国之本;对一个家庭而言,教育关乎着未来,寒窗苦读,凿壁偷光,只为出人头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伪真理让无数父母鸡血澎湃。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了吗?从来没有,

2023-01-05 09:52

德阳上任前发了一批干部,有两人被宣布任命为县处级领导。

四川在线记者 余如波四川在线记者4月20日从德阳市委组织部获悉,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任职管理办法》等规定,为进一步减少用人失察失误,把干部选好选准,德阳市委组织部将王晓等16名同志拟任职情况公示如下:王晓

2023-01-05 09:51

预科课程适合什么样的学生?深圳有哪些开设该课程的国际高中?

深圳国际高中预科课程一般是指是大学预科课程,像是比较常见的就是AP课程(美国大学预修课程),但除了AP课程还有不少深圳国际高中开设了其他类型的预科课程,例如艺术预科、英国预科课程等;【想要了解更多国际学校资讯,欢迎关注公棕好“广东国际学校网

2023-01-05 09:49

航城街道党旗领路,致敬建党百年。

来源:读特航城健儿起跑。11月1日上午,深圳市第42届市民长跑日航城街道长跑活动再次在凤凰山登山道鸣枪聚跑!8点35分,随着一声清脆的鸣笛声响起,航城街道近40个机关事业单位、各社区约500名参与者从宝安区东方英文书院学子路冲出起跑线。今年

2023-01-05 09:49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