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无忧自考网!

2022年成人高招(2024年高考政策调整内容)

更新时间:2022-12-13 13:11:56作者:艺考之家

高考科目调整、艺术类专业统考全覆盖、高校外语专业学生要求变化、从学生中选拔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专业测试等都纳入全国统考.自2024年以来,已进行了多项高层政策调整。边肖带你去看具体内容!教育部发布的高校考试科目优化调整《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从2024年高考开始实施。高校选考科目的优化调整,主要是强化相关专业对高中物理、化学学科学习的基本要求。根据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绝大多数“理、工、农、医”专业要求在中学阶段选修物理、化学两门学科。此外,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要求,部分高校还对经济、金融、管理、心理学等专业提出了选考物理的要求。对文物保护技术等专业提出了选学化学的要求。到2024年,实现艺术类专业省统考全覆盖,不断提高省统考水平和质量。2024年起,不再跨省考点。2024年起,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人才选拔培养的要求,实行分类录取。循序渐进提高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有效扭转部分高校艺术专业选拔中“重专业轻文化”的倾向。只有三本院校能招到一定数量的英语专业学生。自2024年起,除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外,可在英语语言相关专业安排一定数量的外国语中学推荐生。其他高校招收的外国语中学推荐生全部安排在英语以外的小语种相关专业,鼓励高校培养“小语种”复合型人才。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选拔招生链接。自2024年起,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选拔招生链接,而是由相关高校从学生中选拔培养。高水平运动队专业测试全部纳入全国统考。自2024年起,符合原籍省份高考报名条件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者,可报考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运动队考生文化考试成绩全部使用全国统一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所有专业均纳入全国统考,由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实施。高校不再组织相关校考。从2024年开始,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必须达到原籍省最低控制分数线本科录取。其他高校要求考生高考成绩达到原籍省最低控制分数线的80%本科录取。对体育成绩突出、有专项训练潜力的考生,允许高校探索建立文化课成绩异常奖励“录取”机制。高水平运动队录取学生中,高考文化课成绩不低于招生。在原籍省录取分数线以下20分的学生,可以报考相应的普通专业。其余学生限于体育专业,原则上不允许转其他专业。此外,从2027年开始,符合原籍省份高考报名条件的人员,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或a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山东省招生考试院2021年艺考生新政策(山东新高考艺考政策)

7月7日,全国117万艺考生迎来延期一个月的2020年夏季高考。为防止人员流动聚集影响全国疫情防控大局,被推迟的不仅有文化课考试,还有本定于三月、四月开展的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校考。文化课考试和专业课考试双双延期,出现“高考先于艺考”的特

2022-12-24 09:06

江西编导生有没有必要校考(江西2021编导考点)

作者:陈卓琼新闻来源:中国青年报“开考不到一个小时,网上就传出了本次艺考文艺常识(以下简称“文常”)的答案”,12月17日,江西考生凌云公开质疑,12月10日在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红角洲校区举行的江西省2019年广播电视编导联考(专业考试)存在

2022-12-24 09:06

江西编导联考押题(江西编导生有没有必要校考)

“开考不到一个小时,网上就传出了本次艺考文艺常识(以下简称“文常”)的答案”,12月17日,江西考生凌云公开质疑,12月10日在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红角洲校区举行的江西省2019年广播电视编导联考(专业考试)存在泄题和作弊的可能。有考生发微博说

2022-12-24 09:05

上职业高中有出路吗(职业高中多少分可以上)

职业高中是高中阶段的一部分,一般简称高中或者高中阶段。一般来说职高和普高(普通高中)并无太大区别。只是职业高中,要求技术性和职业性重要。而普高则要求文化性重要、职业高中简称“职高”。培养目标:职业高中学校培养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

2022-12-24 09:04

西安铁一中初中部是否招收艺术类特长生(陕西省普通高中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

12日,成都市招考办发布了《2018年成都市部分普通高中面向全省、全市招收艺术、体育特长生招生计划报考须知》,今年成都有六所普通高中面向全省招收艺术、体育特长生,三所普通高中面向全市招收艺术、体育特长生。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学生可报面向全省招

2022-12-24 09:04

@艺术生!中德北艺2022年艺术专业招生简章来了

中德北艺创建于2002年,前身为北京体育大学附中舞蹈教学区。2009年经丰台教委批准,北京教委备案成立为一所民办职业高中,校名为北京市文化艺术职业学校(简称“北艺”),距今已有20年的发展历程。2021年为响应北京市政府非首都功能疏解政策,

2022-12-24 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