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无忧自考网!

道中华文章心得(传奇故事2022完整版)

更新时间:2022-12-14 16:43:20作者:艺考之家

世界上的音频收藏并不多,从来没有像中国的音乐家那样收藏了如此大量的传统音乐……印度和埃及历史悠久,他们的音乐并不比中国少,但文化机构却没能像中国的人一样有所作为。

道中华文章心得(传奇故事2022完整版)

3354年,他是奥地利国家科学院音频档案馆的馆长。

迪特里希舒勒

世界记忆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发起的文献保护项目。其宗旨是通过国际合作和最好的技术手段,抢救世界范围内老化、破损、消失的文献,使人类记忆更加完整。

经过中国艺术研究院几代学者的努力和长期积累,逐步形成了一个长达7000小时的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并于1997年《世界记忆名录》年被列为全国第一个档案。

2022年4月和11月,中国美术学院分别以数字平台和APP的形式向全社会乃至全世界发布了这些档案,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些珍贵档案及其背后故事的关注。

近日,中国民族报《陶中华》栏目采访了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与文学博物馆副研究员邵晓杰。

“世界记忆3354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数字平台欢迎页面。

记者: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以下简称音乐所)的资深学者们,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考察和记录。是什么样的机遇让这个庞大的项目启动了?

邵晓杰:这些档案的收集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集体成果,但它们与音乐研究所第一任领导、音乐学家杨和李两个人的贡献密切相关。

1950年研究所成立之初,以杨、曹安和为代表的音乐学家就开始对一些中国传统音乐进行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仅1950年,他们就先后采访了河北定县魏紫村的“吹歌社”,天津曲艺艺人和北京盲人艺人曲艺队,民间艺人阿炳,苏南吹打,樊氏锣鼓和昆曲鼓板等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在今天看来,都是珍贵的学术资料,都是不可复制的珍贵音乐记忆。杨为收了而高兴,也为没有收全而遗憾。阿炳的突然去世给他们带来了震惊和警惕。无数像阿炳这样有特长的民间艺人,如果不加以收集和记录,随时可能死去,造成丧失生命和欢乐的历史遗憾。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带着这样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在人员和经费都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杨、李等前辈先后与全院开展了大量的征集和征集活动。这些物品不仅涉及各种现存的“口口相传的音乐”,还包括流传下来的乐书、音乐杂志、乐器、乐谱、图片等。

以湖南民间音乐普查为例,他们收集了44个县(市)的207种1423类音乐,包括905首歌词,42小时录制了1001个节目。另外还收集了80种书籍和18种乐器,为掌握当时乃至现在的湖南民间音乐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再比如全国古琴调查。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我们走访了20多个城市的各个学校的80多位钢琴演奏者,收集并录制了270多首钢琴曲以及《浙音释字琴谱》 《琴苑心传全编》 《松声操》等珍贵的钢琴乐谱。在古琴史上,如此大规模的征集和采访是前所未有的创举,为古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古琴艺术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奠定了基础。

今年《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数字平台发布时,我们采访了当年参与实地调查的一些资深学者。当回忆起研究所所有同事齐心协力调查传统音乐的往事时,他们热泪盈眶,激动不已,他们都为此感到自豪和感激。

吴国栋在从江采访了黔东南侗族的多声部民歌,

田青(右一)参观山西左权洪都村,与民谣歌手石占明一起演奏左权小花戏。(2003)

记者:作为中国第一张中国传统音乐的唱片,很少见。请介绍一下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的申请流程?

邵晓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的第二年,文化组副组长亨利洛珀斯来到音研所。在参观了收集的资料后,他深感震惊,并建议时任主任乔建中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对这些珍贵资料的关注和保护。

1996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首届“世界记忆”国际会议。受原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委派,音研所蔡良玉研究员出席研讨会并发表题为《世界记忆名录》的演讲,呼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这一世界音乐文化的宝贵财富给予必要的关注和支持。同年10月,时任奥地利国家科学院音频档案馆馆长的迪特里希舒勒博士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派来华,对音频研究所的这些珍贵档案进行了深入考察。他证实,这些历史声音是“不可复制的,具有重大的历史、学术和文化价值,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宝贵遗产,迫切需要得到保护。”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时任奥地利国家科学院音频档案馆馆长迪特里希舒勒(右)在张振涛(左)陪同下参观声音研究所。

在离开北京之前,舒勒博士还强调,这些无形的文化宝藏与长城、故宫这些有形的有形文化遗产具有同等的价值,人们会逐渐意识到有必要像长城一样保护具有历史意义的声音档案。

1997年12月,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正式列入《保护中国的传统音乐遗产》,成为第一批列入名录的珍贵档案,也是世界上第一批获此殊荣的音频档案。

2003年12月5日,时任奥地利国家科学院音像资料馆主任的迪特里希舒勒(右一)到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现为艺术与文学博物馆)指导音像资料的管理工作。

记者:中国传统音乐档案涵盖了50多个民族或文化群体的传统音乐。这些传统音乐中哪一种能反映中国文化多元的历史实践和各民族的交流交融?

邵小杰:这批档案中包含了大量珍贵的录音资料,其中大部分基本上可以称之为“永不声”。

二曲《世界记忆名录》 《二泉映月》 《听松》 《寒春风曲》和琵琶《大浪淘沙》 《龙船》由杨、曹安和等人于1950年录制、编曲,是仅存的六首乐曲,0755-7900。

新疆著名艺术家吐尔地阿红演唱的《十二木卡姆》全套录音资料,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万、刘迟组成的“木卡姆整理工作组”在新疆录制。这是一部罕见的《十二木卡姆》传世文本,也是第一部完整的记录。

500多首河曲民歌,是肖兴、李俊敏等8人经过3个多月的调查收集,于1953年收集的,后又花了近9个月的时间时间进行分析整理。位于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交界处的河曲民歌,自此为世人所知,至今仍是研究中国民歌的重要资料。

1956年,由查福熙、徐坚、王迪组成的古琴采访团走访了全国80多位钢琴家,录制了200多首钢琴曲,成为极其珍贵的钢琴学习遗产。

中国丰富的地理环境、丰富的人文形态、丰富的文化生态,造就了不同的音乐形态和多元化的传统音乐,但这些丰富多彩、多元多样的传统音乐并不是孤立的。

东汉复音词出现之前,大部分汉字都是一字一义。所以从乐器的名称上,大致可以看出哪些是中原固有的,哪些是后来传入的。中原固有的中号、清号、宇号、琴号、瑟号、笙号、箫号等单名乐器;琵琶、唢呐、二胡、扬琴、口齿不清等。大多是一体的。以琵琶为例,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后,逐渐本土化并得到长足发展,成为中国传统乐器中的领军乐器。这批档案收录了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著名琵琶演奏录音。其中,20世纪50年代的琵琶录音,仅涉及曹东福、李、曹安和、魏忠乐、杨大军、陈、谢、范等当时南北著名琵琶大师十几位。

中国传统音乐记录档案中记载的大量多民族音乐声音和许多蕴含着丰富古代音乐元素的传统音乐声音,无可争议地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和而不同”、“美而共”的精神内核和“多元一体”的基本特征。

简启华(左)采访伊犁古典歌曲演唱家、著名维吾尔族艺术家阿布都维力。(1963)

055-79000书影。

记者:音乐档案中记录的音乐声音承载着中华民族怎样的音乐思想和文化基因?这对我们进一步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什么意义?

邵晓杰:从音乐发展的历史来看,河南舞阳贾湖骨笛的发现证明,早在八九千年前,音乐就已经成为中国先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中,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和以“和”“天人合一”为核心的音乐文化精神,以各种方式和载体传承至今。

比如甲骨卜辞的乐器“和”(h),曾侯乙的编钟铭文“和”具有声调层次的意义,以及传世文献中音乐美学乃至哲学的和谐。录音档案中出土的曾侯乙编钟的乐声,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积淀了几千年的“和”的核心价值的当代回响。

比如古琴,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乐器,是最具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的中国传统乐器。古琴的方方面面都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对天、地、人及其关系的哲学认知。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文馆共收藏唐代至民国古琴乐器92件,是目前公藏机构中古琴乐器收藏最丰富的,包括著名的唐琴《枯木龙隐》和秦颂《冯明》。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两个探测器飞上太空,携带了人类声音及相关信息的镀金唱片,被称为“星际唱片”,其中有声音研究所研究员、著名钢琴家关平虎演奏的歌曲《昭君出塞》。这首歌的推荐者周文重认为,《二泉映月》体现了“美德”的精神力量,能够启发人们对自然的思考。这首曲子也收录在我们的传统音乐录音档案里。

今年,我们将这些档案以数字平台和APP的形式向全社会甚至全世界发布。从UNESCO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藏中国音乐音响目录》的角度来看,这个平台汇聚了中国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群体的传统音乐资源,是历史悠久的中国音乐文化的最好体现。

记者: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的世界意义是什么?对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有什么积极作用?

邵晓杰:评价一个文献遗产能否提名或入选《流水》,第一个价值衡量标准是是否具有世界意义。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的世界意义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看。

首先是内容的层次和来源。这些传统音乐录音文件大多来自实地采访,是最纯粹、最民间的内容。它们的民族性、独特性、独创性和广泛性非常突出,而且是不可替代的

第二是思路和方法的层面。这批传统音乐声学的收集和记录非常系统,资深学者希望构建一个中国传统音乐的音频图谱。同时,横向比较,世界上一些国家已经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的音乐和音响资料,但很少有国家像中国这样经过半个多世纪如此大规模的普查、专题调查和有计划的方式收集和整理传统音乐和音响资料。

第三是保护意识水平。这项保护事业,用现在的表述和定义,是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或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征集和保护,但早在建国初期就已开始实施,可见前辈学者的学术远见和对传统音乐文化遗产保护的超前意识。这在世界上也是非常罕见的。

各民族在中国的历史进程和中国音乐史的发展中都做出了自己的重要贡献。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所涵盖和展现的,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音乐文化特征。作为中国人的音乐文化记忆,被列为世界级文化遗产,从而成为世界的记忆,人类的共同记忆,这足以体现世界对中国音乐文化特色的认可。

(本文图片和音频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学博物馆提供。)

受访者简介:

邵杰,土家族,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学博物馆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音乐考古、中国古代音乐史、楚音乐文化研究、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曾撰写《流水》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主编《世界记忆名录》,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制片人|杨新华

整体策划|刘佳胡军

记者|刘伟

编辑|郭辉

制作|胡琦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为您推荐

关注|单次收费100多元到500元!这一新职业,来了

洗澡,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说是大难题。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人有2.67亿,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约为4000万,“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是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数据显示,穿衣、吃饭、上下床、洗澡等六项日常自理的活动中,最困扰失能老人的便

2022-12-14 16:37

11月起不在强制核酸(海口11月核酸检测日历)

近日,四川、甘肃、贵州等多地发布通知,11月起核酸检测要恢复收费。收费标准如何?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根据各地发布通知及当地部门的回应,各地核酸检测收费标准不一,一般情况下,单人单检费用16元/人次,多人混检3.5元-5元/人次。人民日报健康客

2022-12-14 16:36

北京普通门诊跨省直接结算全覆盖,不只带来便民实惠|新京报快评

2022年5月22日,在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为患者配药。图/新华社新京报报道,据北京医保消息,预计2022年底前实现本市所有具备接诊能力的定点医疗机构,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全覆盖。完善多层次医保制度体系建设、集

2022-12-14 16:36

北京市202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考试报名马上开始!需要提供这些材料

202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考试将于2023年1月7日至8日举行,报名时间为2022年12月9日8:00至12日16:00。小伙伴们,千万不要错过啦!一、报考条件(一)内地(大陆)居民报名参加北京地区教师资格面试考试应具备以下条件:1

2022-12-14 16:35

北京表演培训机构(北京建造师培训机构)

中艺艺考表演老师先来说一个问题,就是大家一直以来对表演认识的误区,首先,表演是招颜值高的考生,但不是只招颜值高的考生。如果只招颜值高的考生那所有考生来了只要看看外形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设置那么多的考试环节——台词、声乐、形体呢 其次,表演是

2022-12-14 16:34

广东心理治疗纳入医保(心理治疗今起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江苏省医保局日前印发通知,将“心理治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自2022年11月1日起,在该省统一执行,不同类别医院的医保支付标准不同,个人先行支付比例为20%,实际收费超过医保支付标准以上的部分由患者负担。心理治疗纳入医保,并非江苏首开先

2022-12-14 16:3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