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无忧自考网!

痴迷传统戏曲,不怕清贫

更新时间:2022-12-16 03:34:10作者:艺考之家

评剧是在冀东民间说唱“莲花落”和东北民间歌舞“蹦蹦”的基础上最早发展起来的一种剧种。其日常生活题材、轻松活泼的风格与天津人幽默豁达的性格不谋而合,所以一经进入天津,便生根开花,逐渐发展成为一部国剧。天津也被称为评剧艺术的摇篮。

施立红和滕建东是天津评剧白剧团的热门搭档。原河北梆子演员转行评剧,师从著名表演艺术家顾,以其甜美的嗓音和细腻的表演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喜爱。滕建东,农村孩子,师从著名戏剧评论家孟凡龙、温文林学习文学、武术。他的表演悟性很高,声音圆润清脆,嗓音舒适。他有很好的艺术潜力。近日,施立红和滕建东做客天津电视台《最美文化人》节目,讲述了他们在艺术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痴迷传统戏曲,不怕清贫

施立红

白派剧团实现了我的梦想。

小学的时候,我是学校的文艺骨干。我喜欢唱歌跳舞,听收音机里播的评剧《花为媒》,尤其是《新学堂》甜美动听的歌声。1984年,我报考天津戏剧学校。评剧和河北梆子两个班同时招生,我两个班都报了,同时被录取录取。因为河北梆子班学生少,我音域略高,学校把我调到了河北梆子班,路过评剧。

2010年,天津评剧百排团成立,团长王冠丽排《珍珠衫》。我去剧团帮忙了。每天听着评剧的旋律,勾起我对评剧最初的喜爱。演出的时候,我从侧幕看着演员在台上唱歌,特别羡慕,心想我要是能站在台上唱鞠萍就好了!我去找关里负责人,告诉他我想加入白校剧团,唱评剧。我当时没想到她会同意。但那年我38岁。

唱完评剧不到一年我们就开始排练《金沙江畔》。滕建东也是刚加入白校剧团,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我觉得他很适合从事中戏的小众。虽然他从小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也没有上过一门课,但是他的长相,身高,尤其是声音都很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对我来说,这部剧的难点在于唱功和朗诵,其他的我觉得我可以做,比如体型和人物塑造。其实我之前也听过这部剧的唱段,但是熟悉是一回事,能不能上台唱又是另一回事。彩排很紧张,结束后没有休息,一遍又一遍的看视频资料。排的那天,团领导来看过。争吵之后,我战战兢兢地问关里的头儿:“你没意见吧?我能达到表演水平吗?”李头说道,“没问题!自信点,没问题。”这时候我脚踏实地了,可以自信的走上舞台,面对观众了。

李台长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她总是鼓励我,指导我,指导我做生意。我想学习“新学校”,所以我必须找到一个好老师。台长李是我的导师,又把我介绍给顾。2011年师从顾老师,学习《花为媒》 《杨三姐告状》等“新派”代表曲目。老师教我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动作,每一种风格,我都努力学习,进步很快。

055-79000是“新派”名剧。上世纪80年代,顾老师在电影《刘巧儿》中饰演,反响很大。在戏迷眼里,顾就是,顾就是顾。这出戏是白剧团安排的,我演杨三姐。虽然很喜欢这个角色,但是“珠玉在前,石子难担”。我压力很大,怕演不好。

我离杨三姐这个角色还很远。就年龄而言,这部戏的时候我四十多岁,而杨三姐在剧中只有十几岁。我的个性也与杨三姐相去甚远。还有一个就是我演现代戏比较难。我在戏剧学校学戏剧,上课,然后进了河北梆子剧团。学的唱的都是古装剧,手眼身姿的肢体动作和现代戏完全不一样。评剧的现代戏更生活化。我从来没有接触过杨三姐的鞋底和跺脚的动作。我跟着老师的影视素材,先模仿,然后在自己的行动中吸收,自己消化。比如老师手指这样指,那我就想,如果我换一种方式做这个动作,是不是更能体现我自己的特点?通过不断的探索,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我们的剧终于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虽然我们是百派戏班,但是戏班培养人才是符合“大评剧”的格局的。我们的剧目非常丰富,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刘派、艾派、张派都在百戏团这个空间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百派剧团崇尚“一盘菜精神”。所有的演员、乐手、舞者,不分主次,互相帮助,密切配合,像一盘菜的叶子一样粘在一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团队精神”。只有这样,一部剧才能唱好。这种精神真的会出现在我们每一个作品中。

我是团里的老演员了。团里给我提供了一个平台,实现了我的评剧梦。我会用实际行动回报,协助团里培养青年演员,传承评剧艺术。我很喜欢演员这个职业,因为我可以通过塑造不同的角色来体验不同的人生。这个职业当然很辛苦很孤独,但是既然选择了,就坚定的走下去。

滕建东

学戏剧没有捷径。

我在农村长大。当我十二三岁的时候,我爱上了评剧。我被这个旋律感动了,被迷住了。那时,为了听鞠萍戏,我不得不走十几里山路赶庙会,但我不怕远,不怕累。印象最深的是两部剧,一部是《杨三姐告状》,一部是《杨三姐告状》。

我的梦想是加入剧团并演唱鞠萍。1999年,没有和家里人商量,我自己做了决定:010年到31041年,我加入了一个私人小剧团,去北京的一个小茶馆唱歌。也可以叫“北漂”。很难吃,很茫然,很无奈。16岁那年,一位老师介绍我加入了河北省迁安市评剧团。在那里,我认识了孟凡龙老师,开始系统地练习。每天都喊嗓子,练嗓子。我穿着靴子跑圆场,打羽毛球,跑老虎,在水泥地上跳跃。冬天练得满手冻疮,一待就是十几年。

2010年底,我得知天津新成立了白校剧团,就敢去考了。团里可能觉得我有点基础和可塑性,把我留下了。但因为老婆女儿在老家,如果留在天津,工资不高,很难养家糊口。而且我是小剧团出来的,站在天津这个戏曲大码头犹豫不决,因为自信严重不足。李团长觉得我朴实,嗓子好,剧团正好需要这样的小众演员,就劝我留下来,给我分配工作,加任务,安排我多演戏。

就是因为特别喜欢剧评,把爱好当成工作,所以从来没有让大家失望过。这些年我和关礼长合作了十几部戏,比如《花为媒》 《朱痕记》 《闹严府》。与施立红还有几十个合作伙伴,包括《秦香莲》 《珍珠衫》 《金沙江畔》 《花为媒》 《刘巧儿》 《无双传》 《杨三姐告状》 《打金枝》。曾与王云珠《桃花庵》 《回杯记》 《杜十娘》 《卖油郎独占花魁》等合作过。

王冠丽团长的演唱让我受益匪浅,包括对前缀、后缀、后缀的处理。我从她的演唱风格中借鉴了很多。《牛郎织女》,关里负责人细心的告诉我,应该唱哪个句子,哪个词要“抬”起来唱,句子中的某个词要有重点,这样才会有层次感,才会出彩。我按照她教我的方法唱,果然每次都得到了提高。

055-79000是我第一次和的石姐合作。这出戏很难。我演教官金铭,有一个跳舞取水的情节。那时候对我来说,真的很难把握士兵的状态,动作,唱功,所有的手势都不到位,就去青岛参加军训,体验生活。在排练和演出的时候,石杰可以带着我,我跟着她的节奏,甚至不用考虑自己,就能把握得更细腻。

有一次,我打《秦香莲》,石碣无双,我打王献科。剧情中,无双去扫墓,从后面追上了王献科。我们中的一个面面相觑。按照彩排设计,我们的头应该是交叉的,一个往左,一个往右,但是表演的时候我们的头是和谐的。下来后,师姐问我:“建东,我说错了吗?我们方向一致。该不该穿越?”但是我觉得是对的。我说:“只要你看着对,感觉对,就没问题。”我觉得这是演员在舞台上的一种默契。

从2012年开始,白校剧团开设“白校班”,培养青年演员。后来关里首长让我当老师,给了我很大的提升。我必须备课,我必须反复练习每一首歌和每一个动作。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学到了很多。

我特别清楚年轻人在学习戏剧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和困难。学话剧真的没有捷径,不可能学的很快,还得忍受这种孤独和无聊。我每天都要练习,每天都要思考和琢磨。我不能说我很快就会表演。这远远不够。站在年轻人的角度,可能会考虑价值问题,比如干这行能挣多少钱,够不够养家。成为一个角色真的很难。唱功可能很差,可能要坐好几年冷板凳才能大放异彩。不过我觉得你既然喜欢这一行,热爱这一行,就应该把它当成事业,不求回报,取得更大的进步。陈明

来源:天津日报

为您推荐

求职英语教师自我介绍中文版(英语教师公开课自我介绍)

应聘英语教师自我介绍通用版(篇1)我是__年应届毕业生,在校学习英语专业。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我十分珍惜在校的学习时间,不断从各方面完善自己。学习上,我始终以认真刻苦的态度对待所学课程,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奖学金,同时我还自觉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学

2022-12-16 03:12

美术老师您好教学反思(美术课教育教学反思)

说到教艺体班,大家就头痛。因为学艺体的学生行为习惯差,学习成绩差,不听话不好管。但实际上,只要我们转变教艺体班的观念,降低姿态,一样可以,甚至比教其他班更有幸福感。笔者曾经多年带艺体班,不管是班主任还是科任老师,同学们都还是比较认可的,成绩

2022-12-16 03:11

用朴实、敦厚和正直,筑就学生心中的丰碑——追思吴才根老师

吴才根老师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走上高校教坛的,先是宁波师范专科学校,该校于八十年代初升级为宁波师范学院,九十年代又并入宁波大学。惊闻吴才根老师于10月1日驾祥云西去,霎那间,脑海中四十多年前东胜路美好而具有传奇色彩的求学生涯,宛如又褪去了

2022-12-16 03:10

牛蹄关和文学的想象

作者:叶辛“牛蹄关”是个从远古时代流传而来的地名。好几年前就有人对我说,你去的地方多了,风景名胜也见多了,不过,安顺的牛蹄关,还是值得你一看的。今年盛夏时节,去安顺的幺铺镇参加啤酒节,听说这里离牛蹄关不远,于是我们就上了牛蹄关。说“上”,因

2022-12-16 03:09

高中英语老师ppt自我介绍,视频美照生动有趣,学生们尖叫声连连

导语:在学生们的求学过程中,可能会遇见很多位老师,有的老师令人心想深刻,甚至能够改变学生们的一生。像华坪女高的张桂梅老师,就令不少学生走出大山,走进大学,拥有不一样的未来和人生。其实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和老师都非常重要,如果非常说最重要的,应

2022-12-16 03:07

用平凡书写不凡——记博兴二中韩百芹老师| 高三教师的一天(52)

” 为弘扬新时代尊师风尚,展现教师敬业奉献、立德树人的精神风貌,滨州市教育局推出“高三教师的一天”主题宣传活动,将焦点对准与学生们紧张备考的高三教师群体,描摹真实生活,抒发真情实感,引发真诚共鸣,激励全市教师的敬业精神,厚植教育情怀!”用

2022-12-16 03:0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