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无忧自考网!

让孩子学音乐,选什么乐器?怎么坚持?陪娃学习10年后,我总结了这些经验

更新时间:2022-12-17 19:51:36作者:艺考之家

看音乐是很多家长都会给孩子培养的爱好和特长。考虑到较长的学期周期和各种乐器的特点,很多初学者往往很难选择哪种乐器。在笔者看来,其实在音乐启蒙阶段,最重要的是了解音乐本身。根据她10年的经验,她应该先打好音乐基础再考虑选什么乐器。此外,在漫长的音乐道路上,培养孩子对音乐的热爱和与音乐相关的生活方式也不容忽视。本文转载自微信官方账号:东西方儿童教育(ID: eastwest_edu)

让孩子学音乐,选什么乐器?怎么坚持?陪娃学习10年后,我总结了这些经验

大家好,我是离家出走的妈妈。早上打开电脑,想着今天写什么题目。屏幕一角弹出一张逃命乐队老师发来的“前方快照”:

这是逃学里的音乐夏令营。一群少年满满的青春,一起快乐的玩着音乐。感觉真的很好。忍不住被他们带走。我开始翻电脑,回头看很多小时候学音乐,玩音乐的照片和视频。

今天我们来谈谈音乐。最近有不少家长在问:暑假孩子时间充裕,想学音乐,但是没有头绪。如何开始?需要注意什么?我以我的逃亡经历和自己的感受给你一些“不成熟的建议”。不权威也不专业,但绝对有经验。毕竟我们逃学音乐10多年了,走过的都是正道,走过的弯路,走过的浅坑。有意让孩子接触音乐的家长,看完一定会收获很多~在我看来,孩子学音乐分三步走:

先学音乐,不学乐器。说到学音乐,可能很多家长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是要学钢琴还是小提琴,吉他还是架子鼓?”其实这个问题是没有效果的。为什么?如果你问钢琴老师,他肯定会说:“当然是钢琴。钢琴是乐器之王。”如果你问小提琴老师,他可能也会说:“一定是小提琴。小提琴是乐器中的皇后。”你得找一个没有强烈个人偏好和兴趣的音乐专家,他会很诚实地告诉你,孩子应该先学音乐,而不是乐器。

音乐是一个艺术领域,分为声乐和器乐,具体到某一种乐器只是这个领域的一个小分支。构建一个人的艺术视野,音乐不仅仅是技能知识,更是艺术品位、人格修养和对生活的感悟。学习音乐,孩子需要头脑和心灵。稍后我会谈到乐器。我脱离了音乐,或者说学乐器没有任何音乐启蒙。更像是强调反复练习的“手艺活”,这也是很多孩子排斥练习的原因。那怎么学音乐呢?有两个主要部分。一、学习“乐理知识”。为什么音乐听起来很好听?因为是一组有规律的声波。学习乐理就是学习这个“规律”。它包括许多基本概念:音符、节拍、音色、调性、速度、力度、和声…

这些东西之间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音符排列的那么好,听起来很好听,却不那么好听?

为什么这个组合听起来很幸福,又那么悲伤?学习乐理知识的过程,就是仔细感受音乐,培养乐感的过程。我来打个比方。有的曲调在三拍(如《生日歌》),有的曲调在四拍(如《玛丽有只小羊羔》),但无论是在三拍还是四拍,都是由一拍组成的。那么如何区分几个拍子成一组,应该从哪里截呢?在美国小学低年级的音乐课上,老师会引导孩子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拍手,或者在简单的乐器上敲打。他们会用耳朵听,用心感受,用脑子分析。压力和流通点在哪里?当孩子系统地学习了乐理基础知识,音乐就不再是“凭感觉”的随机、无序、神秘的东西了。因为他知道他听到的每一种感觉背后都有科学道理,它代表着某种有规律的排列。之后,如果想学习乐器,开始练习具体的歌曲,孩子也可以分析总结歌曲的规律性,了解:

为什么要跟着这个节奏走?

为什么是这样的跨度?

为什么要表现出这样的实力?这种练习和表演是有逻辑的,有思想的,而不是机械重复的硬练。二是学习“音乐文化知识”。简单来说就是听古典音乐,了解著名的音乐作品,相当于一般的音乐学习。美国小学音乐课也包括这部分,比如这位老师的教案书《What Your First Grader Needs to Know(一年级孩子应该知道些什么)》。音乐部分包括莫扎特的故事、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等: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音乐风格。在装饰华而不实的巴洛克时代,它的音乐绝对不同于追求个性自由的浪漫主义时代。机会不同的音乐人,音乐风格也不同。漂泊者肖邦,一生为宫廷演奏的巴赫;穷舒伯特和富门德尔松,他们的作品,一定有不同的感受。多听一些经典作品,多了解这些背景知识,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音乐知识,还可以为进一步学习乐器打下基础。因为孩子能理解为什么演奏贝多芬的曲目时,要有夸张的强弱对比和饱满的情绪;演奏莫扎特的曲目时,总是需要舒缓、愉悦、轻快。我个人认为,经过第一步,孩子已经有了非常好的音乐素养,有足够的知识去欣赏音乐,听音乐会,看音乐剧,应付学校的音乐/乐理考试。这个时候,如果孩子对音乐表现出了良好的兴趣,那么我们就可以往下进行第二步了。

深入学习一种乐器。说到学乐器,我家经验丰富。这是目前国内的仪器。管乐器,弦乐,打击乐都有收藏~

你为什么做这么多?我以前跟你谈过“来龙去脉”:

一开始逃学的是钢琴;后来要入校的乐队学了单簧管,因为乐队一般不需要钢琴演奏,偶尔也只需要一个,所以名额太有限;结果在乐队选拔考试的时候,老师觉得逃在节奏上更有优势,就对他说“你需要做打击乐!”现在!“仿佛打击乐在召唤他,于是他又学了打击乐;打击乐有很多种。照片中的架子鼓、马林巴和非洲鼓属于打击乐器的范畴。尤克里里和吉他呢?我在和我离家出走的爸爸玩。

当然,我家的情况比较特殊。我和暴走爸爸都很喜欢音乐,家里也有几个走专业路线的同龄人,比如我姐和我暴走阿姨都是小提琴专业的,所以家里的音乐氛围一直比较浓厚。一般来说,没有必要制造如此大量的仪器,既耗费电机又耗费电力。最好尽量选择和孩子匹配的乐器。给大家列一个“简单粗暴”的选择清单:音感特别好的孩子,比如唱歌特别准,听歌能听出别人走调的孩子,选择弹弦乐、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节奏感特别好的孩子,一听音乐就摇头,摇的特别到位的那种。他们选择打击乐;身强力壮、肺活量足的,选管乐、小号、长号、圆号、萨克斯、单簧管、双簧管;一切都很一般,但是想在以后的音乐道路上走的更远的人,选择钢琴;一切都很一般,不想花太多时间,只想陶冶情操,增加乐趣的人,尤其是Creary,非洲鼓;如果孩子有自己喜欢的乐器,比如吉他、贝斯,可以直接选择。但是,家长要明白,无论学哪种乐器,都有枯燥的练习需要孩子去克服。有音乐基础就好多了,但也不能完全消除练习的枯燥感。因为很多时候,是为了练习“肌肉记忆”。和体育运动差不多,只不过是大动作,乐器是小动作。当我自己练习的时候,我有很多经验。我明明知道按哪个和弦按哪个地方,可是手指就是不听我的。换的时候总是慢半拍,所以要反复练习。

然而,虽然练习乐器很辛苦,但孩子们收获最大。其他学科的学习,包括我们刚刚提到的第一步,乐理和音乐文化知识的学习,都是靠大脑的。智力和理解力高的孩子,学起来肯定会更快。但是,乐器练习没有捷径和诀窍,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就像爬山一样,要一步一步爬。爬100多米,看到的风景就不一样了。就看你是否愿意克服眼前的困难,以便看到更好的风景。我还记得小时候,我练过钢琴。他的小手跨度特别大,特别难,我反复练了很久。

后来,他对我说:“妈妈,你知道吗?第二次不一定比第一次好,第十次不一定比第一次好,但第一百次肯定比第一次好。”我觉得这份感情还是挺可贵的。当然,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一开始很热情,但是两个月后就不想碰了。还有一些宝宝喊练琴会造成亲子关系危机。这种情况我觉得没必要坚持。沉没成本不是成本。就像我刚才说的,培养音乐素养不一定要练乐器。另外,不同乐器的难度也有很大差异,比如小提琴和钢琴。基本上要做好“和孩子拉锯打架,准备足够的速效药”的心理准备;简单,尤克里里,非洲鼓等。会容易很多,也不太可能引起家庭矛盾。

寻找机会

给更多的人玩。当孩子掌握了一种乐器,会弹一些曲子的时候,有两个方向可以走:考等级,一是给自己动力和成就感,二是拿到的证书以后可能有用;或者加入乐队,学着和同伴一起演奏,为更多的人演奏。是逃避的第二个方向,我觉得是更长远的方向。通往甲级的路是孤独的,但和同伴的“所有的音乐”是不同的。如果练不好,会影响整个乐队的演奏质量。乐队指挥、指挥和你的同伴都在找你,所有人都在盯着你。这时候父母可以平躺,因为有一群人帮你推宝宝。当然,这种感觉也和美国学校的音乐教育路线有关。我们学校这里有管乐队、弦乐乐队、爵士乐队等等。在那里

听说现在国内很多中学都有乐队,家长可以提前打听一下,也可以“倒推”一下给孩子选什么乐器。其实“乐队”不一定要很大。可以和三五好友自己组建。

如果孩子是学钢琴的,找一个学其他乐器的朋友,可以组成一个小团体。

如果孩子学习特别Creary,找个非洲鼓的伙伴,他就可以出去表演了。

如果孩子学小提琴,那就多找一些小提琴,可以组成弦乐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总之我们说演奏音乐,还是要演奏。如果我们和更多的人一起玩,寻找更多的机会玩,我们就可以随时保持我们的水平和兴趣。

谈了半天音乐之美,大家大概都累了。最后一个简单的。上个星期,我们一家人去旅行,目的地是一家名为“逃亡”的“酒店”。它看起来像这样:

船舱里的厨房和卫生间都可以日常使用,但是真的是逃之夭夭,没有网络,没有手机信号。我们带了两样东西,琴和象棋,一个Creary和一副象棋。

除了观光,剩下的时间,要么对着对方烧脑,要么玩唱歌放松。感觉真的很好。逃离是非常治愈的。尤其是晚上,在静谧的星空下,伴随着风中蟋蟀的叫声,我们继续玩耍,轻声歌唱。逃避突然感觉,啊,原来音乐是人生必备技能。不是吗?所以,要我说,孩子学音乐有什么用?考级?上学?培养音乐素养和艺术品味?开发右脑,提高专注力,培养应变能力?这些都有,但都不是最根本的。音乐离我们很近。它是在切断了一切现代科技的情况下,仍然能让我们感到快乐和美好的东西。忘了哪位大师说过:

音乐就是生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心会跳动。

音乐就是生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心跳的节奏。

本文授权转自微信官方账号东西方儿童教育(ID:eastwest_edu):一群行走在中国和美国的父母,带着宝宝,用心观察。每天分享美国教育理念、优质教育经验和国内教育实践,为3-12岁儿童家庭提供贴心、专业、国际化的教育指导。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为您推荐

孩子玩乐图片(孩子从小猪佩奇中学到)

爱因斯坦曾说过:爱为学问之始。音乐窝认为,学习音乐也是一样的,首先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当他们对音乐充满兴趣的时候,才会主动地想要进一步去深入学习和探索其中的知识。所以,培养兴趣变得尤为重要了。在青少儿这个阶段,孩子处于一个玩心重又没有定性

2022-12-17 19:49

一战成硕,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学完美上岸贴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学一战成硕完美上岸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学小编寄语:之所以说是完美经验贴,是因为这位同学其实整个考试下来算是比较波折的,但是在外人看来,属于一帆风顺,但是在自己看来,能够一战考取研究生,除了基础实力,还有在考研道路上面的各种

2022-12-17 19:49

学习小提琴买多少钱的琴合适(学了小提琴真的会全部乐器吗)

文 | 俞倩如上课的时候,经常有学生家长问我:我们该买什么价格的乐器呢?能不能帮我们去选一下乐器?怎么去鉴别乐器的好坏?作为专业教师,对于乐器的了解未必及得上乐器商或者是乐器制作室的师傅。作为天天在使用乐器,进行教学演奏活动的人,我只能站在

2022-12-17 19:47

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音乐学类)

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音乐学类)将于12月17日(星期六)、18日(星期日)举行。为确保考生能够顺利参加考试,市教育考试院做如下提示:1.12月3日前,考生须完成本人“随申码”注册或“亲属随申码”申请。同时下载《2

2022-12-17 19:47

华为音乐电脑版官网(华为音乐vip兑换码)

古典音乐爱好者们有福啦,最近,华为与上海音乐出版社达成版权合作,在华为音乐APP的Hi-Classical古典专区内上线了古典音乐新专辑《领航——廖昌永演唱歌曲专辑》。相信有很多人对廖昌永都不陌生,因为他曾经出任过《中国好声音》的导师,而且

2022-12-17 19:46

艺考生为什么要参加艺考集训班(美术生高三放弃艺考)

又到了一年一度艺考季,艺考生的辛苦你想象不到。儿子高二的第一个暑假,还没到期末考试,我经过和班主任沟通后,决定送儿子到美术集训学校去接受专业训练,并且以艺考生的身份参加高考。首先是儿子有绘画天赋。从两岁起,小小的人儿拿着毛笔蘸着水在水泥地上

2022-12-17 19:4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