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无忧自考网!

00066货币银行学自考大纲(免费下载)湖北省10月大纲版本

更新时间:2022-11-16 15:26:04作者:chanong

00066货币银行学自考大纲(免费下载)湖北10月大纲版本今天无忧自考网络自考平台小编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10月湖北省《00066货币银行学》自考大纲使用了2013版,今后大纲如有变更,以湖北考试院当期发布的为准。 正文内:湖北大学货币银行学考试科目所用教材版本、大纲版本、货币银行学大纲免费下载、大纲评估知识点、评估目标及考试题型等。

00066货币银行学自考大纲(免费下载)湖北省10月大纲版本

00066货币银行学自考考试大纲( 2013版) ) ) ) ) ) ) ) ) ) ) ) ) ) ) )。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分 大纲名称 教材/推荐用书名称 主编 出版社 版次 货币银行学 00066 6 *货币银行学自学考试大纲 货币银行学 陈雨露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3版

*长表,可单独横向滚动

*长表,可单独横向滚动

注: 1、本目录内的课程单位包括实践性环节单位。

2 .大纲名称前加“*”表示大纲允许在考试期间携带没有记忆功能的计算机。

点击下载:00066货币银行学自考考试大纲

《货币银行学》 考试大纲

第一篇基本理论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货币的含义、起源、性质、功能、作用以及货币形式的发展了解货币流通的本质和范围、货币制度的发展和演变,初步掌握货币的相关基本理论,为进一步学习货币银行学课程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货币的含义和起源

(一)货币含义

货币( money )是商品和劳务的支付和债务偿还中普遍接受的东西。 马克思曾经透彻地论述了这一观点,认为货币是一种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二)货币与现金、存款、财富与收入差异

(三)货币起源

货币来源于商品本身,它是商品内在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晶。

(四)货币产生的四个阶段

货币的产生或起源经历了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即简单而个别的价值形式、总和而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最后才出现货币价值形式。

第二节货币的本质

(一)关于货币本质的学说

实物货币说、金属货币说、名义货币说、劳动货币说。

(二)马克思的货币本质学说

货币是作为一般等价物发挥作用的特殊商品。 作为经济范畴,货币是人与人之间生产关系的表现。

第三节货币形态的演变

(一)各种货币形式

实物货币形态、金属货币形态、纸币货币形态、电子货币。

(二)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的出现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标志。 电子货币也是真正的货币形式,是一定社会劳动的代表。

第四节货币的作用

(一)货币功能不同学说

1 .西方学者关于货币功能的学说

2 .马克思的货币功能学说

(二)货币功能共性

(三)货币功能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大功能。

第五节货币与经济的关系

(一)货币面纱论

货币和商品的交换实质上是商品和商品的交换,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不过是一种方便的交换手段,对经济没有实质性的影响,货币就像包裹在实物经济中的一根线。

(二)货币极端重要论

把货币推向重要地位,除了“金银万能说”之外,还不适于夸大货币的作用,甚至认为货币和信贷是经济危机的根源,调节货币就可以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

(三)货币中性

主张通过抑制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等措施保持市场供求平衡,可以在供求平衡的状态下维持货币中性,既不积极,也不消极,更不危害经济。

(四)马克思的观点

货币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动力货币经济可能既有推动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第六节货币流通的本质和范围

(一)货币流通概念

货币流通是指在商品交换和流通过程中,货币作为流通和支付手段而形成的一种连续性运动。

(二)货币流通的本质

货币流通实际上是通过社会物质代谢实现的形式,不仅是有形的商品流通服务,也是无物质形态的劳务流通服务。 因为后者也耗费了人类的劳动。 因此,从广义上讲,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和劳务流通共同决定的,劳务是商品的一种特殊形式。

(三)货币流通范围

货币流通范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货币流通是指金属货币和货币符号(现金)的流通,俗称现金流通; 广义的货币流通既包括现金流通,也包括非现金结算,即银行账户上的相互转移。

第七节货币制度及其发展

(一)货币制度含义

货币制度是国家历史上形成的、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和管理形式,它是一国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货币制度及其组成部分

法律规定货币金属的货币单位; 本位货币及其确定铸造和流通的辅币材料及其确定铸造和流通的信用货币和纸币的发行和流通; 建立国家准备制度。

(三)货币制度类型

一国的货币制度从其存在和发展的形式可以分为金属制度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两种类型。

(四)货币制度发展

银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 金本位制;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第八节中国货币制度的发展

(一)旧中国的货币制度

旧的金属货币制度银本位制; 汇兑本位制。

(二)人民币制度

统一的人民币制度人民币有完整的票面结构人民币是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

(三) "一国两制"下的货币制度

第九节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制度

(一)网络经济对货币制度的影响

流通中的主货币地位不变; 辅币地位也不变。货币发行的保证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二)货币材料和发行流程发生重大变化

货币材料的变化; 货币发行流程的变化。

三.评估知识点和评估要求

(一)货币的含义和起源

1 .知识记: (1)货币的含义;(2)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产生货币;(3)货币的起源过程、四种价值形态。

2 )理解)1)货币与现金、存款、财富及收入之差; )2)关于货币起源的各种观点。

3 .应用()1.货币是一般等效作用的特殊等效物; )货币解决了商品发展中的矛盾,商品离不开货币。

(二)货币的基本功能

1 .知识记: (1)货币的五大功能;(2)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其最主要的功能; )3)随着信用经济的发展,支付工具的功能越来越重要。

2 .随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货币经济、信用经济的发展,货币功能发挥的广度、深度也在发展。

3 .应用:注意货币各项功能作用形态的发展变化。

(三)货币本质

1 )知识记(1)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 )货币作为经济范畴,是人与人之间生产关系的表现,表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矛盾和对立,也表现人们在经济利益上的合作与伙伴关系。

2 .理解(1)等价物反映物与物之间的矛盾; )通过物的矛盾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矛盾)3)人民币仍然是货币)4)电子货币也是货币。

3 .应用()1)研究不同体制货币本质的相同点; )2)不同体制的货币表现生产关系的差异。

(四)货币与经济的关系

1 .知识记: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或生产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

2 .理解: (1)货币面纱论; )2)货币极端重要论)3)货币中立论。

3 .应用: (1)研究利用货币调控经济的作用;(2)如何发挥货币对经济的积极作用,限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五)货币流通本质

1 .知识记: (1)货币流通的概念;(2)货币流通的本质。

2 .理解(1)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关系; )2)商品流通外的货币流通。

3 .应用: (1)货币流通与货币功能的关系; )3)现代货币流通形态的变化。

(六)货币流通范围

1 .知识记: (1)现金流通; )2)非现金结算。

2 .理解: (1)现代货币流通范围的变化; )2)发展非现金结算的意义。

3 .应用()1)非现金结算中的货币量; )2)发展非现金结算的意义。

(七)货币制度的概念和类型

1 .知识记: (1)货币制度的含义;(2)货币制度的组成部分;(3)货币制度的类型。

2 .理解:现代货币制度的类型。

3 .应用: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性质及其运行特点。

(八)货币制度发展。

1 .知识记:资本主义货币制度的演变。

2 .理解:不兑现信用货币发生的原因。

3 .应用:不实现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及其优势。

(九)人民币制度

1 .知识记: (1)统一的人民币制度;(2)禁止金银流通;(3)外汇、外汇管理国家;(4)法律规定人民币是中国的法定货币。

2 .理解:人民币是通过信用过程发行的,是信用货币。

3 .应用: (1)人民币是信用货币。(2)将来可以成为世界可兑换货币,

(十)“一国两制”下的货币制度。

1 .知识记: (1)香港和澳门回归后维持原有体制;(2)回归后货币制度不变;(3)由此形成一国多样化的货币制度。

2 )理解倾向制度不变是维持“一国两制”制度所必需的。

3 .应用:在保持制度不变的条件下加强货币交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十一)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制度

1 .知识记: (1)电子经济下主要货币地位不变; )辅币制度也不变)3)影响货币发行进程。

2 .理解:电子货币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3 .应用:注意电子货币的负面影响,解决电子货币无形性监管。

第二章信用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信用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及其发展正确理解现代信用与经济的关系重点把握现代信用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和可能出现的泡沫经济问题掌握现代各种信用的形式、特点及其内在联系掌握利息的本质和利率的计算把握信用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及其原因

(一)何谓信用——信用的概念

(二)信用的实物形式和货币形式

(三)信用产生的原因

(四)高利贷

第二节信用活动基础

(一)信用生活中的盈余单位和赤字单位

(二)国际收支与国际信贷

第三节现代信用形式

(一)主要形式

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

(二)其他信用形式

合作信用、信托信用、租赁信用、债券信用、股票信用、国际信用等。

(三)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

第四节利息和利率

(一)利息概念和本质

(二)将利息转为收益

(三)利率

(四)单利复利

(五)决定利率的各项因素

(六)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第五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一)信用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二)信用的双重属性

(三)信用缺失原因

(四)社会信用体系的制度构建

三.评估知识点和评估要求

(一)信用和信贷经济

1 .知识记: (1)信用含义;(2)信用经济含义;(3)信用与信用经济的产生及其原因;(4)高利贷含义;(5)高利贷是最早出现的信用形式。

2 .理解: (1)信用和信用经济是商品货币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与社会再生产关系密切; (2)高利贷的两大特点:高利息和非生产性。

3 .应用:商品货币经济运行大部分通过信用运行,现代信用经济成为整个经济运行的载体。

(二)信用活动基础

1 .知识记: (1)盈余单位和赤字单位在信贷活动中的作用; )2)国际收支。

2 .理解: (1)信用活动的普遍性; )2)扩大信贷规模。

3 .应用:参与信用活动主体的行为特征。

(三)现代信用的形成和主要形态

1 .知识记: (1)现代信用形式划分的标准; )2)商业信用; )3)银行信贷)4)国家信贷)5)消费信贷。

2 .理解:各种信用形式在我国发展的现状。

3 .应用: (1)现代信用形态多样化趋势;(2)直接信用与间接信用研究。

(四)利息

1 .知识记: (1)利息的概念;(2)利息的本质。

2 )理解)利息为贷款或贷款的价格。

3 .应用:研究利息的本质和作用。

(五)利息率

1 .知识记: (1)利率概念;(2)决定利率的诸多因素;(3)利率种类;(4)单利复利。

(六)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1 .知识记(1)信用的双重属性; )2)社会信用体系的构成。

2 .理解: (1)信用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2)信用缺失的原因。

3 .应用:应用信用双重属性的观点分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两个方面。

第三章外汇与汇率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外汇、外汇风险、外汇及其标价方法、汇率决定以及汇率对经济的影响等有关外汇和汇率的基本概念了解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进展与展望。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外汇和外汇汇率

(一)外汇及其构成

外汇概念、外汇构成、外汇种类

(二)外汇汇率及其标价方法

汇率的概念、汇率的定价方法、直接定价法、间接定价法、美元定价法。

(三)汇率种类

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买入汇率、卖出汇率和中间汇率、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

(四)汇率决定

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纸币制度下的汇率决定。

(五)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

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对国际储备的影响、对国内物价波动的影响。

(六)国家对汇率的干预

外国汇率干预的必要性、干预措施。

(七)外汇管制

第二节外汇风险

(一)外汇风险含义

外汇风险的构成要素。

)二)外汇风险种类

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国家风险。

(三)防范外汇风险的方法

贸易法、市场法。

第三节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进展与展望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历程

大致分为8个阶段。

(二)探讨进一步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

三.评估知识点和评估要求

(一)外汇

1 .知识记(1)外汇含义;2 )动态外汇;3 )静态外汇;4 )外汇构成;5 )外汇种类。

2 )了解)了解外汇、外汇的构成和种类,掌握外汇的基本知识。

3 .应用(1)外汇含义;(2)外汇种类。

(二)外汇汇率或者行情

1 )知识记(1)外汇汇率含义与汇率别称; )2)汇率表示的方法及种类; )3)汇率决定因素;(4)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5)国家对汇率的干预;(6)人民币汇率及汇率改革。

2 .理解:了解汇率或汇价的含义、外汇汇率的方法、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和汇率改革,并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3 .应用()1)决定汇率的因素;2 )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3 )人民币汇率改革。

(三)外汇风险

1 .知识记: (1)外汇风险含义;(2)外汇风险种类;(3)如何防范外汇风险。

2 .理解:结合外汇风险的特点了解防范外汇风险的几种方法。

3 .应用(1)外汇风险的含义、特征和种类; )2)如何防范外汇风险。

第四章金融机构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了建立金融机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引起金融机构的发展各种金融机构的职能如何利用金融机构进行宏观调控和微观经济的服务。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金融工具的产生与发展

(一)金融工具概念

(二)金融工具的产生

(三)发展资本主义银行体系

(四)我国金融业

第二节金融工具的体系和结构

(一)银行金融机构体系和结构

(二)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和结构

第三节我国金融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展望

(一)当前我国金融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我国金融机构未来发展展望

三.评估知识点和评估要求

(一)金融工具概念

1 .知识记: (1)金融概念;(2)金融机构概念。

2 .理解: (1)金融与货币流通和信贷贷款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是一个独立的经济类别。 )2)金融机构是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

3 .应用:国家与金融机构的关系,把握金融机构的意义。

(二)金融工具的产生和发展

1 .知识记(1)金融的产生; )2)货币经营;3 )古代银行和资本主义银行;4 )我国金融业。

2 .理解:资本主义银行与古代银行业的区别与联系。 银行业是现代金融业的核心。

3 .应用:我国金融业发展的艰难历程。

(三)资本主义银行产生和发展

1 )知识记(1)改造老高利贷银行业; )2)按资本主义原则组织股份制银行。

2 .理解:英格兰银行在资本主义银行业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

3 .应用:资本主义银行体系的发展以实际需求为基础。

(四)现代银行体系和结构

1 .知识记: (1)中央银行;2 )商业银行;3 )投资银行;4 )专业银行。

2 .理解: (1)中央银行为核心;(2)商业银行为主体。

3 .应用:如何保持中央银行的核心地位。

(五)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和结构

1 .知识记: (1)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必要性;(2)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种类。

2 .理解: (1)证券类金融机构和保险类金融机构的重要性;(2)其他非银行机构的必要性和意义。

3 .应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中介性及其与银行的异同。

(六)我国金融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展望

1 .识记: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 .理解: (1)我国金融组织体系的结构性缺陷; )2)金融机构分工经营和分工监督。

3 .应用(1)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方针和步骤; )3)完善金融机构监管体系的措施。

第五章金融市场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什么是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的种类及其运行,以及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和发展展望,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供知识准备。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金融市场的要素和功能

(一)金融市场是统一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金融市场概念

(三)金融市场基本要素

(四)金融市场功能

第二节金融市场的分类和运作机制

(一)金融市场分类

(二)金融市场运行机制

第三节金融市场交易活动

(一)货币市场

(二)资本市场

(三)外汇市场

(四)黄金市场

(五)金融衍生品市场

(六)资产证券化和信贷衍生品市场

第四节国际金融市场

(一)国际金融市场概念

国际金融市场的含义、国际金融市场形成的条件、国际金融市场的类型。

(二)传统国际金融市场

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

(三)欧洲货币市场

欧洲货币市场的概念、欧洲货币市场形成的原因、欧洲货币市场的特征、欧洲货币市场的作用。

第五节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与展望

(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二)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展望

三.评估知识点和评估要求

(一)什么是金融市场

1 .知识记: (1)金融市场概念;(2)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3)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2 .理解(1)金融市场是统一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市场种类。

3 .应用:对金融市场各种概念的评价。

(二)金融市场基本要素

1 .识记:金融市场的各种因素。

2 .理解:各要素的主要内容。

3 .应用:交易工具价格波动对金融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金融市场功能

1 .知识记:金融市场的各种功能。

2 .理解:融资功能和调节功能的作用。

3 .应用:各种功能的利用。

(四)金融市场运行机制

1 .知识记: (1)金融市场运行体系; )2)金融市场内的调节机制。

2 .理解: (1)主体行为系统及约束机制; )2)利息和利率是市场内的调节机制。

3 .应用:资金供需与价格、利息调节供需。

(五)货币市场

1 .知识记: (1)货币市场特征; )2)货币市场的参与者)3)货币市场的种类。

2 .理解货币市场是短期资产调整市场。

3 .应用:银行、政府参与货币市场的目的和意义。

(六)资本市场

1 .知识记: (1)资本市场含义;(2)初级市场;(3)交易市场。

2 .理解: (1)发展资本市场的意义; )2)参与资本市场的主体。

3 .应用(1)资本主义与股份制; )2)资本市场对企业筹集资本金的意义。

(七)外汇市场

1 .知识记: (1)外汇市场含义;(2)外汇市场参与者及交易方式。

2 .理解:发展外汇市场的意义。

3 .应用:我国外汇市场变迁。

(八)黄金市场

1 .知识记:黄金市场的含义。

2 .理解:黄金市场的功能。

3 .应用:我国黄金市场的发展。

(九)金融衍生品市场

1 .知识记: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含义。

2 .理解:主要金融衍生工具。

3 .应用: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

(十)国际金融市场

1 .知识记: (1)概念;(2)形成条件;(3)国际货币市场;(4)国际资本市场。

2 .理解: (1)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条件,我国可以借鉴; )2)国际金融市场类型;3 )在国际市场融资。

3 .应用:“1”国际货币市场; )2)国际资本市场。

(十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与展望

1 .知识记: (1)积极发展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性;(2)我国目前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

2 .理解: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意义。

3 .应用:营造良好的金融市场生态环境,积极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协调发展。

第二篇货币供求与宏观均衡

第六章货币需求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货币需求的本质、货币需求理论的相关比较、货币需求宏观经济的客观性以及微观条件对货币需求的选择的货币需求理论和实践知识。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货币需求的含义和需求类型

(一)货币需求含义

)二)货币需求类型

(三)货币需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与比较

(一)古典经济学家的货币需求理论

(二)马克思的货币需求量理论

(三)现代与现代货币需求理论

第三节我国货币需求理论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货币需求

(二)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需求

第四节货币需求量测算方法

(一)经验数据法

(二)基本公式法

(三)回归分析法

(四)比例法

三.评估知识点和评估要求

(一)货币需求

1 .知识记: (1)货币需求的基本含义;(2)货币需求的不同类型。

2 .理解:理解什么是货币需求,为理解货币需求量奠定知识基础。

3 .应用:研究货币需求的不同类型。

(二)货币需求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1 .知识记: (1)货币需求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2)货币需求最终形成市场供给的需求。 )3)供需双方共同形成市场经济运行的对立统一体。

2 .理解:货币需求的本质是市场需求货币需求对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影响。

3 .应用: (1)货币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2)发挥货币需求对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3)限制负面影响的可能性。

(三)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与比较

1 .知识记: (1)马克思需求理论的发展; )2)交易方程)3)现金余额方程)4)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5)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

2 .理解: (1)我国古代货币需求思想; )2)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脉络。

3 .应用:正确认识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

(四)我国货币需求问题研究

1 .知识记: (1)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 )2)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3 )改革开放带来的货币需求量变化;4 )经济商品化、市场化带来的货币需求量变化; )5)货币总量与经济主体货币需求量的变化。

2 .理解: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强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市场经济发展,引起了货币需求总量和经济主体货币量的变化。

3 .应用:认真研究改革开放以来货币需求总量和经济主体货币需求量的变化对外贸易的发展引起了货币需求范围的扩大利用外资引起对货币的需求居民货币替代引起的货币需求变化。

(五)货币需求量测算方法

1 .知识记: (1)测算的经济数量; )2)四种测算方法(3)我国测算方法的发展。

2 .理解:证明测算方法内容的变化对掌握货币量有意义。

3 .应用:对几种货币需求量测算方法进行可行性比较。

第七章货币供给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货币供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金融经济问题,货币供应量过多或过少,将对国民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本章了解货币供给的含义、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为更好地理解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货币流通的管理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货币供应及其层次划分

(一)货币供应量含义

(二)名义货币供应和实际货币供应

(三)货币供给的外因和内因

(四)货币供应综合性

(五)货币供应分层划分

第二节货币供应的创造和核算

(一)创造货币供应的条件

(二)基础货币

(三)货币乘数及乘数效应

(四)储备货币创造过程

(五)货币供应量测算

第三节货币供应的决定因素

(一)企业行为决定货币供应

(二)居民行为决定货币供应

(三)财政行为对货币供应的决定作用

(四)开放经济下的货币供应

第四节货币供给弹性和弹性机制的运用

(一)货币供应弹性

(二)货币供应量弹性区间

(三)运用货币容纳弹性机制

三.评估知识点和评估要求

(一)货币供应理论

1 .知识记: (1)货币供给与供给量的含义;(2)名义供给与实际供给;(3)货币供给的内在性; )4)货币供给的外因性; )5)货币供应的综合性)6)货币供应水平的划分。

2 .理解: (1)了解货币供应的范围,掌握货币供应的内生性和外源性及综合性知识; )2)划分货币等级的目的和依据。

3 .应用()1)货币供给和供应量的含义(2)货币供给水平因国而异;3 )我国货币供给水平的特色。

(二)创造和测算货币供应

1 .知识记: (1)货币创造的含义和条件; )2)基础货币)3)货币乘数及乘数效应; )4)货币创造过程)5)货币供应量的估算。

2 .理解: (1)货币创造的条件;(2)基础货币的扩张效应;(3)货币创造的过度危害。

3 .应用: (1)货币乘数及乘数效应分析; )2)储备货币的创造过程)3)几种测算方法的研究。

(三)货币供应决定因素

1 .知识记: (1)货币供应各类决定因素; )2)开放条件下的货币供应。

2 .理解: (1)货币供应与企业的关系; )2)货币供给与居民的关系;3 )货币供给财政的关系; )4)货币供给与外汇供求及外汇储备变化的关系。

3 .应用:分析影响货币供应的各类因素。

(四)货币供应量弹性

1 .知识记:货币容纳量弹性。

2 .理解:理解货币供应量不是绝对的,有一定的弹性,可以进行适当的控制和调节。

3 .应用:货币容纳量弹性运用。

第八章货币均衡与总供求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货币供求平衡的定义、货币供求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的相互关系了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基本概念以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货币供求平衡与市场总供求

(一)货币供需平衡界定

(二)货币供需平衡和全社会供需平衡

(三)货币均衡与经济均衡的关系

第二节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一)通货膨胀

(二)通货紧缩

三.评估知识点和评估要求

(一)货币供求平衡和市场总需求

1 .知识记(1)货币供需平衡的含义:货币供需平衡和社会整体供需平衡。

2 .理解()1)理解货币供求平衡与全社会供求平衡的关系:扩大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供求平衡范围。

3 .应用:正确理解货币均衡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

(二)通货膨胀、通缩

1 .知识记: (1)通货膨胀含义与通货膨胀成因; )2)通货紧缩的含义及通货紧缩的原因(3)我国通货膨胀与对通货紧缩的管理。

2 .理解:理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含义和产生的原因。

3 .应用:我国应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管理。

第九章开放经济下的宏观均衡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信贷、外债管理及国际储备管理等国际金融的基本知识。 在此基础上,学习运用开放经济宏观均衡分析的常用工具IS-LM-BP模型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国际收支

(一)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项目、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错和遗漏项目。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衡量

自愿交易和调解交易

(三)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是考察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因素、国际收支平衡的含义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含义。

(四)国际收支调节方式

财政手段、货币手段、信用手段。

第二节外债管理

(一)外债含义的界定

(二)外债种类

(三)外债与国际收支平衡

(四)外债管理

外债规模管理、外债结构管理、外债投入管理、外债风险管理。

第三节国际信用

(一)国际银行信贷

国际银行信用的概念、国际银行信用的特征、国际银行信用的方式。

(二)出口信贷

出口信用的概念和特征、出口信用方式、出口信用君子协定。

(三)国际债券

国际债券基本分析,外国债券,欧洲债券。

(四)政府贷款

政府贷款的概念、政府贷款的机构和条件、影响政府贷款供给规模的因素。

(五)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贷款、国际开发协会和国际金融公司贷款。

第四节国际储备管理

(一)国际储备特点

(二)国际储备的构成

(三)国际储备和国际收支平衡

(四)国际储备管理

国际储备规模管理,国际储备结构管理。

第五节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均衡

(一) IS-LM-BP模式

(二)内外均衡关系

三.评估知识点和评估要求

(一)国际收支及其主要内容

1 .知识记: (1)国际收支含义;(2)国际收支内容,国际收支项目;(3)国际收支差额。

2 .理解:理解国际收支及其形式、内容、国际收支差额。 掌握上述各方面的知识。

3 .应用(1)国际收支含义;(2)国际收支失衡的度量。

(二)国际收支平衡和均衡

1 .知识记: (1)国际收支平衡;(2)国际收支平衡。

2 .理解:国际收支要平衡,但国际收支平衡更重要。

3 .应用(1)国际收支平衡的含义;(2)国际收支平衡与均衡的差异及意义。

(三)外债的定义和种类

1 .知识记: (1)外债的定义;(2)外债的种类。

2 .理解:不同组织对债务的定义不同外债的六种分类方式不同。

(四)外债管理

1 .知识记(1)外债规模管理; )2)外债结构管理;3 )外债投入管理; (4)外债风险管理。

2 .了解如何在外债借入和外债使用两个方面进行外债管理。

3 .应用:如何进行适当的债务管理以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五)五类国际信用概念

1 .知识记: (1)国际银行信贷;(2)出口信贷;(3)国际债券;(4)政府贷款;(5)国际金融机构融资。

2 .理解: (1)掌握五种国际信用的特点、条件、方式) )比较五种国际信用的异同,尽可能利用。

3 .应用:如何合理利用五种国际信贷进行国际融资。

(六)国际储备的特点和构成

1 .知识记: (1)国际储备的特点;(2)国际储备的构成。

2 .理解: (1)国际储备的“四性”特征;(2)国际储备的四大构成内容。

(七)国际储备管理

1 .知识记(1)国际储备规模管理; )2)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

2 .了解如何在外债借入和外债使用两个方面进行外债管理。

3 .应用:如何进行适当的国际储备以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八) IS-LM-BP模型及内外均衡关系

1 .知识记: (1) IS-LM-BP模型的基本概念; )2)内外均衡的概念。

2 .理解:内外均衡的关系。

3 .应用:如何熟练运用IS-LM-BP模型进行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分析。

第三编金融机构

第十章商业银行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商业银行的性质、功能及其经营原则,熟悉商业银行主要业务内容和特点,了解风险定义与分类、风险管理定义、本质与目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三大基本机制及其相互关系; 了解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计量和管理方法,掌握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和基本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和经营原则

(一)商业银行性质

以追求利润为目标,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经营对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二)商业银行职能

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金融服务。

(三)商业银行经营原则

安全性:商业银行较少的自有资本和特殊的经营条件,以及面临的各种风险要求商业银行的经营遵循安全性要求。

流动性:流动性的定义。 流动性要求的必要性。

盈利能力:商业银行保持盈利能力的含义。

商业银行经营“三性”原则之间的矛盾与和谐统一的关系。

第二节商业银行负债业务

(一)存款类负债

交易账户和非交易账户(储蓄账户)的种类。

(二)非存款类负债

同业拆借、央行贴息借款、证券回购、国际金融市场融资、中长期债券发行。

第三节商业银行资产业务

(一)现金资产

库存、收到的现金、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二)银行贷款

短期和中长期贷款,或其贷款和定期贷款、住房贷款和无担保贷款、贷款一次性偿还和分期偿还、批发贷款和零售贷款。

(三)证券投资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目的和种类。

第四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一)中间业务的概念和种类

结算性中间业务、融资性中间业务、管理性中间业务、金融衍生产品业务、委托性业务、代理性业务、自营性业务、信用性中间业务、非信用性业务。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范围

结算类中间业务、银行卡业务、代理类中间业务、担保类中间业务、承诺类中间业务、交易类中间业务、基金托管业务、咨询顾问类业务、其他中间业务。

第五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发展

(一)资产管理理论

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移理论、预期收入理论。

(二)债务管理理论

(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第六节风险与风险管理概述

(一)风险界定和分类

(二)风险管理的定义、实质和目标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三大基本机制及其相互关系

第七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一)信用风险概念

(二)信用风险度量

(三)信用风险管理

第八节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

(一)市场风险概念

(二)市场风险的计量

(三)市场风险管理

第九节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

(一)操作风险的定义、类型及特征

(二)操作风险评估和量化

(三)操作风险管理

三.评估知识点和评估要求

(一)商业银行性质和功能

1 .知识记: (1)商业银行性质; )2)商业银行的作用。

2 .理解:为什么说商业银行是特殊企业?

3 .应用(1)商业银行性质的特殊性; )2)商业银行各种功能的具体体现。

(二)商业银行经营原则

1 .知识记录: (1)安全性;(2)流动性;(3)盈利能力。

2 .理解:理解“三性”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3 .应用(1)商业银行经营“三性”原则的必要性;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如何协调“三性”关系。

(三)商业银行负债业务

1 .知识记: (1)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变化; )2)商业银行负债的目的;3 )商业银行负债的种类。

2 .理解:存款类负债和非存款类负债的内容。

3 .应用:各类负债之间的差异。

(四)商业银行资产业务

1 .知识记(1)现金资产构成; )2)银行贷款的分类)3)证券投资的目的和种类。

2 .理解:理解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意义。

3 .应用(1)商业银行资产构成; )2)各类资产对商业银行经营的意义。

(五)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1 .知识记(1)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特点; )2)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种类。

2 .理解:了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区别。

3 .应用(1)各类中间业务的区别; )2)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六)风险界定和分类

1 .知识记:风险的两种定义和分类。

2 .理解:风险的第二种定义,八种风险的含义和不同。

3 .应用:如何利用风险定义识别各种潜在风险。

(七)风险管理的定义、本质、目标及三大机制

1 .知识描述:风险管理的定义、本质、目标及三种机制。

2 .理解:风险管理的本质、目标和三种机制之间的关系。

3 .应用:如何制定风险管理目标和绩效评估。

(八)信用风险的定义、计量和管理

1 .知识记:信用风险管理的定义、计量方法和控制方法。

2 .理解:各种信用风险计量与管理方法的优势与不足。

3 .应用:如何运用各种量化方法和控制方法有效管理信用风险。

(九)市场风险的界定、计量和管理

1 .知识记:市场风险管理的定义、计量方法和控制方法。

2 .理解:各种市场风险计量与管理方法的优势与不足。

3 .应用:如何有效合理运用市场风险的各种计量和管理方法。

(十)操作风险的定义、计量和管理

1 .知识描述:操作风险管理的定义、评估和量化方法及控制方法。

2 .理解:各种操作风险计量与管理方法的优势与不足。

3 .应用:如何运用各种评估、量化方法和控制方法有效控制操作风险。

第十一章非银行金融机构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在深入了解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的区别的基础上,掌握保险的概念、形成要素、功能和种类了解合同相关知识了解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和经营规律信托的概念、种类、 掌握设立要素和信托公司的功能了解我国信托公司的设立和业务范围及其经营了解证券公司的职能、业务了解我国证券公司的设立和业务范围了解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类别和业务。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保险公司

(一)保险的概念、形成要素、功能、种类

(二)保险合同

(三)我国保险公司的设立和业务范围

(四)我国保险公司经营规则

(五)保险经纪人

第二节信托公司

(一)信托的概念、构成要素、种类

(二)信托公司的作用

(三)我国信托公司的设立和业务经营范围

(四)我国信托公司的经营管理

第三节证券公司

(一)证券公司的概念和功能

(二)证券公司主营业务

(三)我国证券公司的设立和业务范围

第四节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一)融资租赁公司

(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

(三)财务公司

(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三.评估知识点和评估要求

(一)保险的形成和功能

1 .知识记: (1)保险;(2)商业性保险;(3)政策性保险;(4)财产保险;(5)人身保险;(6)再保险。

2 .理解:保险形成的要素。

3 .应用:保险的功能。

(二)保险合同

1 .知识记(1)保险合同; )2)可以保证利润。

2 .理解(1)保险合同主体; )2)保险合同的对象)3)保险合同的内容。

3 .应用:掌握如何进行保险合同的订立、转让、变更和终止。

(三)我国保险公司业务范围和经营规律

1 .识记:保险公司的概念和设立条件。

2 .理解: (1)我国保险公司业务范围;(2)我国保险公司经营规律。

3 .应用: 《保险法》我国对保险公司业务和经营的规定和要求。

(四)信托、信托公司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1 .知识记: (1)信托;(2)信托人(3)信托财产;(4)公益信托;(5)私益信托;(6)信托的设定;(7)法定信托;(8)合同信托;(9)遗嘱信托( 10 )

)自益信托;(11)他益信托。

2.领会:(1)信托的特点;(2)信托的基本构成要素。

3.应用:(1)信托公司的职能;(2)我国信托公司的设立条件、业务范围和经营。

(五)证券公司的职能和业务

1.识记:(1)证券公司;(2)证券承销业务;(3)证券经纪业务;(4)证券自营业务;(5)资产管理业务。

2.领会:证券公司的业务。

3.应用:(1)证券公司的职能;(2)我国证券公司的设立与业务范围。

(六)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概念

1.识记:(1)金融租赁公司;(2)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3)财务公司;(4)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2.领会:四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对比分析。

3.应用:四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第十二章政策性金融机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概念、特征和职能,并对其种类有所了解;掌握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和运用;掌握政策性金融机构与政府、中央银行、商业性金融机构及客户的关系;对我国现有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有所了解。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含义、特征、种类和职能

(一)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含义和特征

(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种类

(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

第二节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

(一)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

(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

第三节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外部关系

(一)政策性金融机构与政府的关系

(二)政策性金融机构与中央银行的关系

(三)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的关系

(四)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往来对象的关系

第四节我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一)国家开发银行

(二)中国进出口银行

(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四)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征和职能

1.识记:(1)政策性金融机构;(2)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3)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运用;(4)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

2.领会:(1)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征;(2)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种类;(3)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一般职能;(4)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有职能。

3.应用:全面认识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

(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

1.领会:(1)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2)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运用的主要方式。

(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外部关系

1.领会:(1)政策性金融机构与政府的关系;(2)政策性金融机构与中央银行的关系;(3)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关系;(4)政策性金融机构与业务。

(四)我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1.领会:(1)国家开发银行在作为政策性银行与转制为商业银行后的业务内容发生的变化;(2)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设立初衷与业务范围;(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设立初衷与业务范围;(4)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主要任务和主要业务。

第十三章中央银行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建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了解中央银行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了解中央银行的类型与组织结构;重点掌握中央银行的性质、特征和职能;掌握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掌握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进而认识中央银行在金融机构体系和整个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及发展

(二)我国中央银行的产生及发展

第二节中央银行的类型与组织结构

(一)中央银行的类型

(二)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类型

(三)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

第三节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和特征

(二)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

(三)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再说明

第四节中央银行的业务

(一)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二)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三)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四)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1.识记:中央银行的产生过程。

2.领会:建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

3.应用:我国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二)中央银行的类型、性质和特征

1.识记:(1)单一型中央银行制度;(2)一元式单一型中央银行制度;(3)二元式单一型中央银行制度;(4)多元式单一型中央银行制度;(5)复合型中央银行制度;(6)跨国型中央银行制度;(7)准中央银行型中央银行制度。

2.领会:(1)中央银行的性质;(2)中央银行的特征。

(三)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及其与政府的关系

1.识记:(1)发行的银行;(2)银行的银行;(3)国家的银行;(4)最后贷款人。

2.领会:(1)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的体现;(2)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的体现;(3)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后,国家对中央银行加强控制的必要性和手段;(4)中央银行接受政府的管理与监督的表现;(5)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3.应用:全面理解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四)中央银行的业务

1.识记:(1)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2)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3)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

2.领会:(1)中央银行负债业务的内容;(2)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的内容。

第四编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

第十四章货币政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地位及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和手段,准确掌握和理解货币政策及实现这一政策的具体措施的内涵。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货币政策及政策理论

(一)货币政策及其在经济政策中的地位

(二)货币政策理论

(三)货币政策类型选择

第二节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与传导机制

(一)货币政策的目标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

(三)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第三节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与配合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二)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

(三)货币政策与收入政策的协调配合

第四节我国货币政策及其实践

(一)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界定

(二)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三)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特点

(四)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应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货币政策理论

1.识记:(1)货币政策的含义;(2)货币政策及其在经济政策中的地位;(3)货币政策的种种理论;(4)货币政策类型选择。

2.领会:理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经济关系无不表现于商品货币的对立关系中,从而加深认识货币政策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

3.应用:正确理解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经济政策之一。

(二)货币政策目标、工具与传导机制

1.识记:(1)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含义;(2)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标准;(3)货币政策工具;(4)货币政策时滞。

2.领会:(1)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2)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实施中的矛盾;(3)货币政策工具类型;(4)货币政策传导机制;(5)货币政策效应。

3.应用:在保持币值稳定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增长;并应关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特点。

(三)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与配合

1.识记:(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2)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3)货币政策与收入政策。

2.领会: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3.运用:货币政策应如何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配合。

(四)我国货币政策实践

1.识记:(1)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2)我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

2.领会: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特点。

3.应用:研究增进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的路径。

第十五章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金融危机的定义及防治;了解金融监管理论和金融监管的必要性,掌握金融临管的目标、原则、内容和方法,理解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基本理念及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金融危机概述

(一)金融危机的定义

(二)金融危机的危害

(三)金融危机的防范与治理

第二节金融监管理论

(一)金融利益论

(二)金融选择论

(三)金融监管新论

第三节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一)为了强化公共利益

(二)防止金融脆弱性,防止金融风险

(三)金融创新需要监管

第四节金融监管的目标和原则

(一)金融监管的目标

一般目标或总目标、具体目标。我国金融监管的目标。

(二)金融监管的原则

监管主体独立性原则。依法监管原则。“内控”和“外控”相结合原则。稳健经营和风险预防原则。本国监管与国际监管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节金融监管体制和监管内容

(一)金融监管体制

统一监管或集中监管,分业监管或多头监管和中国监管体制。

(二)监管体制的内容

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职能、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职能,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职能,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职能。

第六节金融监管手段和形式

(一)法律手段

(二)行政手段

(三)经济手段

(四)稽核征信手段

(五)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管相结合

(六)全面监管和重点监管相结合

第七节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巴塞尔资本协议

(一)巴塞尔协议的发展回顾

(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三)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我国的影响和启示

(四)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金融危机

1.识记:(1)金融危机的定义;(2)金融危机的分类。

2.领会:金融危机的危害。

3.应用:金融危机的防范措施。

(二)金融监管理论及其核心内容

1.识记:三种监管理论。

2.领会:监管理论的核心:市场经济的缺陷,必须用监管来克服和弥补。

3.应用:如何适度地进行金融监管。

(三)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1.识记:(1)金融创新的内容;(2)对各种金融利弊分析;(3)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2.领会:金融创新与经济市场化的关系,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3.应用:金融创新有利有弊,什么创新监管应放松,什么创新监管可从严,即不同创新在政策措施和监管要求上应有所不同。

(四)金融监管的目标、原则、体制与手段、

1.识记:(1)金融监管的一般目标;(2)金融监管的具体目标;(3)金融监管的原则。

2.领会:(1)金融监管的手段与形式;(2)中国银监会、证监会以及保监会的职能。

3.应用:现行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下,监管目标与监管原则、手段的具体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五)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发展历程

1.识记:旧巴塞尔协议颁布与修订,新巴塞尔协议的修改、发布及实施。

2.领会:为何要颁布巴塞尔资本协议,巴塞尔协议实施的意义。

3.应用:如何从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发展历程中掌握银行业监管的发展方向和理念的变化。

(六)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启示和挑战

1.识记:新资本协议的内容及新协议对我国的影响、启示和挑战。

2.领会:巴塞尔新协议的精髓,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启示和挑战。

3.应用:如何根据我的实际,合理的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以上“00066货币银行学自考大纲(免费下载)湖北10月大纲版本”由自考生网收集整理,如货币银行学大纲调整、变动,以湖北考试院最新公布为准。湖北自学考试大纲是考试复习的必备资料,同学们熟读教材之前,最好先将湖北考试大纲对应的考点标注在书上,再开始进行学习,这样复习目标明确,复习效率更高。关于自考大纲的更多内容,同学们可关注“湖北自考大纲”栏目。

以上是关于成人自考相关内容,考生如果想获取更多关于自考的相关资讯,请关注本站我们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全国计算机考试成绩查询方法详解

自考是一种非常灵活的学习方式,许多人选择自考来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和学历水平。然而,自考成绩并不总是如人意,有时候会出现不公正或错误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自考成绩复查成为

2023-06-12 18:13

考公务员国外大学学历可以吗?,国外研究生报考公务员

客观上说是有用的,即考公务员国外研究生是有用的。只要是正规国外高校颁发研究生文凭,且能够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做学历认证报告,则在满足考公务员其他非学历要求的情况下,是可

2023-04-19 10:24

成人高考坑人吗,为什么这么多人成人高考

成人高考一年只有一次考试机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10月份入学统一考试,需要去线下考试,而如果错过了这个时

2023-02-12 06:09

苏州成考大专报名,苏州大学成考难度

入学前基本流程  1、高复班培训上课  高‌‌复班开课,跟教研部老师联系任课老师,另一方面跟校区确定

2023-02-12 06:09

成人大专学历几年毕业,考成人大专需要几年

成人大专在1.5年或者2.5年达到毕业要求,而申请毕业。其中,成人大专自学考试方式快则1.5年完成科目考试与达到毕业要求,而能够申请毕业;由于自学考试没有学制、学习期限的要求,所

2023-02-10 17:44

执业药师报名需要准备什么材料,执业药师报考需要的材料

执业药师考试报名要备好的资料包括但不限于:白底电子照片、有效期内的身份证、《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报名表》、工作证明、学历证明等,详情以各个省份的要求为准,大家要做充分的准

2023-02-10 17:2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