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无忧自考网!

江苏医学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下载

更新时间:2022-11-27 15:10:54作者:小小

江苏医学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下载

江苏医学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下载

今天无忧自考网自考平台主编为您做简要介绍。

自考生网为考生们提供10月医学心理学自考大纲下载。 根据往年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自考考试大纲及教材目录》,往年医学心理学考试科目大纲一直使用2009版,大纲如有变更,以江苏考试院当期发布的为准。 医学心理学自考大纲内容包括课程性质和设置目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各章考核知识点、指定教材、考试题型等,详见下文。

医学心理学自考考试大纲(2009版)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分 大纲名称 教材/推荐用书名称 主编 出版社 版次
医学心理学 02113 4 医学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 医学心理学 胡佩诚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9年版

*长表,可单独横向滚动

*长表,可单独横向滚动

1 .上表课程单位包括实践环节单位。

点击下载:医学心理学自考考试大纲(2009版)

第一章绪论

、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1 .掌握医学心理学的概念。

2 .了解历史医学模式转变的基本过程。

3 .了解医学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和观点。

4 .了解医学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5 .熟悉现代心理学诞生后的主要学派、发生年代、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6 .了解什么是心理现象。

7 .把握心理本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医学心理学概念与医学模式

一.概念

医学心理学概念。

现代心理科学的诞生。

二.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模式概念

(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3)机械论医学模型。

)4)生物医学模型。 )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型。

第二节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基本观点

一.医学心理学研究任务

(1)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2)心理评估手段在疾病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中的作用。 )3)采用心理治疗的方法,达到治病、防病和养生保健的目的。 )4)患者心理活动特点及心理护理方法的运用。

二.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1)身心统一的观点。 )2)社会对个体影响的观点。 )3)认知评估观点。 )4)主动适应和调节观点。 )5)情绪因素作用的观点。 )6)个性特征、作用的观点。

第三节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按研究所涉时间分类

(1)横断面研究。 )纵向研究。 )3)回顾研究。 (4)前瞻性研究。

二.根据研究手段分类

)1)观察法。 )2)调查法。 )3)测试法。 )4)案例法。 (5)实验法。

第四节医学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古代心理学思想

1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1)人贵论。 )2)形神论。 )3)性学习论。 )4)知行论。 )5)情欲论。

南朝的刘現设计了一个注意分配的实验。 像七巧板、九连环这样的我国非文字智能检测,比世界各国的机巧板都要早。

2 .西方古代心理学思想。

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 1852年出版了第一本医学心理学著作。

从17世纪到19世纪中叶,西欧的心理学主要有两条思想线索。 一是英法两国经验论。 另一个是德国唯美理论的心理思想。

20世纪30年代以来,奠定心理学、生理学及心理物理学基础的重要事件有贝尔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差异论、穆勒的感觉神经特殊能力说、亥姆霍兹的视觉三色说和听觉共鸣说。

二、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变迁

1 .结构主义。 2 .功能主义。 3 .行为主义。 4 .完美心理学。 5 .精神分析。 6 .皮亚杰学派。 7 .人本主义心理学。 8 .认知心理学。

三.中国心理学的发展

1917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开设心理学课程,陈大齐教授首次成立我国心理学实验室。 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计划建设心理学系。 1921年中华心理学会成立。 1922年创办中国第一本心理学杂志《心理》。 1936年4月,南京成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四.医学心理学的发展

最初的阶段是初期阶段( 19世纪80年代( 1920年代) )。 这一时期的主要事件发生在1883年,魏特曼( Witmer )在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儿童心理学实验室;889年创立了美国《临床心理杂志》;1890年,卡特尔首先提出了“心理测试”这一术语; 1908年美国成立了第一个心理卫生协会。

第二阶段是应用阶段( 1920年代( 1950年代) )。 在这个阶段,由于二战,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的临床心理学有了很大的发展。 许多临床心理学家不仅在战时成为热门专业,战后也成为一些退役军人管理局的最大雇主。

第三阶段是发展阶段( 20世纪50年代至今),医学心理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如1977年成立行为医学研究会,1985年成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恢复。

第五节心理实质

一.心理现象

1 .心理现象概念。

2 .心理过程概念。

3 .心态的整体性。

二.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1 .心理是进化的结果。

有生命的物质。 心理现象的发生。

2 .动物心理发展

(1)感觉阶段。 )2)感知阶段。 )3)思维萌芽阶段。

三.意识的起源和特征

1 .意识的起源: (1)劳动在人类意识发展中起作用。 )2)语言在人类意识中的作用。

2 .意识特征: (1)概括性。 )2)目的性。 )3)主观能动性。 )4)社会制约性。

四.个人心理发展

1 .遗传和环境。 2 .成熟和学习。

五.心理实质

1 .大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大脑的功能

)1)大脑重量)动物越高级,大脑重量占体重的比例就越大。

)2)大脑皮质发育。

2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3 .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

六.脑科学研究

1 .损伤与生化研究。 2 .分裂大脑的研究。

三.评估知识点

1 .医学心理学概念。

2 .医学模式的转变。

3 .医学心理学的基本思路。

4 .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5 .心理现象。

6 .动物心理发展。

7 .心理实质。

8 .脑科学研究。

四.审查要求

1 .了解记忆

医学心理学概念; 心理现象。

2 .了解

医学心理学的基本思路; 脑科学研究。

3 .简单的APP交流

医疗模式转变; 动物心理的发展。

4 .综合APP简报

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心理实质。

第二章感觉与知觉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1 .掌握感觉和感知的概念。

2 .了解感觉的一般特性。

3 .掌握敏感性变化规律。

4 .掌握感知的基本特征。

5 .掌握影响疼痛感知的心理社会因素。

6_熟悉感觉和感知障碍。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感觉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的概念。

二.感觉的一般特性

1 .敏感性:绝对敏感性和绝对感觉极限; 歧视敏感性和歧视感的极限;

2 .时间特征:潜伏期; 感受到效果;

三.敏感性变化规律

(1)感觉适应。 )2)感受对比。 )3)感觉的相互作用。 (4)共感。 )5)敏感性发展与补偿。

第二节知觉

一.什么是感知

知觉的概念。

二.感知的基本特征

)1)感知的选择性。 )2)感知的整体性。 )3)感知的可理解性。 )4)感知稳态。

三.感知种类

感知的分类由参与感知的多种分析器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 根据感知对象存在的形式,可分为空间感知、时间感知、运动感知等。

疼痛是个人通过现实的刺激与已经积累的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主观感觉和体验。 疼痛与单纯的感觉不同,属于感知的范畴。 影响疼痛的心理社会因素主要有早期经历、对疼痛产生的原因和后果的评估、情绪、注意、暗示、人格特征、文化教育等。

四.错觉

错觉的概念。 错觉的例子。

第三节感觉和知觉障碍

一.感觉障碍

(1)感觉过敏。 )2)感觉减退。 )3)内感失调。

二.知觉障碍

(1)错觉。 )2)幻觉。 )3)知觉综合征。

三.评估知识点

1 .感觉概念。

2 .感知的概念。

3 .感觉的一般特性。

4 .敏感性变化规律。

5 .感知的基本特征。

6 .影响疼痛感知的心理社会因素。

7 .感觉和知觉障碍。

四.审查要求

1 .知识记:感觉的概念感知的概念。

2 .理解:感觉的一般特性;感觉和知觉障碍。

3 .简单应用:敏感性变化规律; 感知的基本特征。

4 .综合应用:影响疼痛感知的心理社会因素。

第三章记忆、思维与想象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1 .熟悉记忆的概念和分类。

2 .掌握艾滨浩斯遗忘曲线。

3 .了解如何根据记忆规律解释提高记忆效应。

4 .熟悉思维概念和分类。

5 .了解思维过程在解决问题中的主要阶段。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记忆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的概念。

二.记忆类型

()根据记忆内容分类

(1)形象记忆。 )2)运动记忆。 )3)逻辑记忆。 )4)情绪记忆。

(二)根据录入信息、编码、加工方式不同和保存时间长短进行分类

(1)感觉记忆。 )2)短时记忆。 )3)长时间记忆

三.记忆过程

(一)知识记

1 .分类:无意识地记住; 有意识地记住; 机器知识记录; 语义识别记。

2 .影响认识的因素

(1)目标任务对识记的影响。

)2)理解对识记的影响白天。

)3)识别记录材料的量和性质的影响。

)4)复习的影响。

(二)保留和遗忘

1 .保持

2 .忘记

(1)遗忘的原因:衰退说、干扰说、压抑说。

)2)抗拒遗忘的方法)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回忆与重复阅读相结合的复习方式多样化; 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 利用外部记忆手段关注大脑健康和大脑卫生

(三)重新认识和回忆

第二节思考

一.思维的概念和特点

()思维概念

(二)思维特征

(三)思维与感知的关系

二.思维形式

(一)概念

(二)判断

(三)推理

三.思维类型

()根据思维过程中的依据,可以将思维分为: (1)动作思维。 )2)形象思维。 )3)抽象思维。

(二)按探究答案的方向分类,可以将思维分为: (1)聚合思维。 )2)发散思维。

(三)根据思维主动性和独创性的分类,可以将思维分为: (1)习惯回维。 )2)创造性思维。

四.思维过程

(一)分析和整合

(二)比较和分类

(三)抽象和概括

五.解决问题的思考

(一)解决问题的基本阶段

)1)发现问题。 )2)分析问题。 (3)提出假设。 )4)验证假设。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1)感知特征的影响。 (2)定势。 )3)功能固定。 (4)移徙。

第三节想象和创造

一.想象

(一)想象是指

(二)想象和表象

二.想象的种类

() )不打算想象

(二)有意想象

(1)重建想象。 )2)创造想象。

三.创造

(一)什么是创造

(二)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式

(一)准备阶段。 )酿造阶段。 ) )

(三)创造力及其衡量

)1)灵活性。 )2)独特性。 (3)流丽性。

三.评估知识点

1 .记忆概念。

2 .记忆类型。

3 .记忆过程。

4 .影响认识的因素。

5 .抵制遗忘的方法。

6 .思维概念。

7 .思维的特性。

8 .思维形式

9 .思维类型。

10 .思考过程。

11 .解决问题的基本阶段。

12 .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

13 .想象的概念。

14 .想象的种类。

15 .创造概念。

16 .创造性特征。

四.审查要求

1 .了解记忆

什么是记忆? 记忆类型; 存储过程; 思维概念; 思维特性; 思考6

形式; 思考种类; 思考的过程; 解决问题的基本阶段。

2 .了解

影响记忆的因素。 什么是想象? 想象的种类。 创造是什么? 创造力白色

特点。

3 .简单的APP交流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4 .综合APP简报

抵制遗忘的方法。

第四章情绪与情感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1 .了解什么是感情、感情、分类。

2 .熟悉感情和感情的差异和联系。

3 .掌握情感、情绪对工作效率、人际关系、身心健康的影响。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感和感情概念

() )

是感情的概念。

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1 .客观事物是产生情绪、感情的来源。

2 .情绪、情感的产生以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

3 .情绪、感情是对事物态度的体验,而不是态度本身。

(二)情感与情感差异

(三)情绪、情感两极性

(1)肯定与否定。 )2)积极和消极。 )3)紧张轻松。 )4)强与弱。

二.情感与情感分类

(一)按情绪性质分类

(1)快乐。 )2)愤怒。 )3)悲伤。 )4)恐惧。

(二)按情绪状态分类

)1)心境。 )2)热情。 )3)压力。

(三)情感按社会内容性质分类

)1)道德感。 )生理性感。 (3)美感。

第二节情感的外部表达与情感理论

一.情绪的外部表现

(一)表情

表情观察(口部)快乐、厌恶。 )2)眼)忧。 (3)惊讶。

(二)身体表情

(三)语言表情

二.情绪理论

)1)詹姆斯一兰格理论。 (2)坎农巴德理论。 )3)情绪的认知理论。 )4)情绪脑机制相关理论。

第三节情绪、情感的作用。

一.情绪、情绪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二.情绪、情感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三.情感、情绪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四.心理学对情绪调节的启示

1 .认知调节。

2 .适当构成排泄法。

宣泄感情的方法主要有: (1)倾诉。 )2)哭位。 )3)经常发出笑声。 )4)适当的运动。

3 .音乐疗法。

4 .放松训练法。

三.评估知识点

1情感和情感概念。

2 .情感和情感理解。

3 .情感与情感差异。

4 .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5 .情感和情绪分类。

6 .情感的外部表达。

7 .情绪理论。

8 .情绪、情感作用。

9 .情绪调节方法。

四.审查要求

1 .了解记忆

感情和感情概念; 感情和感情的理解。

2 .了解

情感与情感差异情绪、情感两极性; 感情和感情的分类感情的外部表现。

3 .简单的APP交流

情绪理论; 情绪和感情的作用。

4 .综合APP简报

心情调节的方法。

第五章人格

、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1 .熟悉人格及其特性

2 .了解什么是能力

3 .了解气质和分类及其意义

4 .了解性格及其特点

5 .掌握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6 .把握人格塑造的决定因素和标志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人格的概念和特性

一.人格概念

二.人格特质

第二节人格诸方面

人格概念。

一.能力

(1)能力和智力概念。

)2)能力和智力变异。

二.气质

)1)气质概念。

)2)关于气质的类型划分。

)3)气质的含义。

三.性格

)1)性格概念。

)2)性格特征。

第三节需求和动机

一.需要

二.动机

心理学家把动机冲突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双程碰撞。 )2)避免双重冲突。 (三)避免纠纷。

第四节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一.人格塑造的概念和特征

二、人格塑造的决定因素

)1)遗传潜能。 )2)共同经历。 )3)独特的经历。

三.评估知识点

1 .人格概念。

2 .人格特质。

3 .能力和智力概念。

4 .气质概念。

5 .气质类型。

6 .气质含义。

7 .性格概念。

8 .性格特征。

9 .必要的概念和层次学说。

10 .动机冲突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1 .人格塑造的标志。

12 .人格塑造的决定因素。

四.审查要求

1 .了解记忆

人格概念; 人格特性; 能力和智力概念;气质概念; 气质类型;

性格概念。

2 .了解

动机冲突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性格特征。

3 .简单的APP交流

人格形成的决定因素; 人格形成的标志。

4 .综合APP简报

气质的含义; 必要的概念和层次学说。

第六章心理卫生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1 .掌握心理卫生概念

2 .了解心理卫生运动发展简史

3 .熟悉不同阶段心理卫生的主要问题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心理卫生概述

一.心理卫生概念

心理卫生概念。

(一)心理健康提交

(二)心理卫生的意义

)1)有助于心脏病的防治。 )2)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 )3)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

二.心理卫生运动简史

三.心理健康标准

(一)心理健康研究角度

)1)病理学角度。 )2)统计学角度。 (3)“文化学”视角。

(二)健康心理标准

我国心理学家从适应力、耐受力、控制力、意识水平、社会交往力、恢复力、快乐于痛苦的道德感等方面阐述了心理健康的标准。 其中,有五个值得重视的标准。 这就是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人际和谐,能社会适应,人格完整。

第二节优生与胎教

一.人口质量和优生

1 .人口数量。

2 .人口质量。

3 .优生学概念。

4 .优生措施。

二.胎教

1 .胎教概念。

2 .胎教的理论基础。

3 .胎教方法:

)1)音乐胎教。 )2)运动胎教。 )3)语言胎教。

第三节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

一.儿童心理卫生

1 .儿童期身心发展特点

(1)新生儿期。 )2)婴儿期。 )3)婴儿期。 )4)幼儿期。 )学龄。

2 .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

(1)爱抚是儿童重要的心理需要。 )2)关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3)关于子女的寄养家庭问题。

3 .儿童期心理健康

(1)抓住关键期,促进全面健康发展。 )2)家长和教师的作用。

二.青少年心理卫生

1 .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

2 .心理发展迅速,心理功能不断完善

(一)认知全面均衡发展。 )2)情绪体验敏感不稳定。 )3)人格逐渐形成。 性心理逐渐成熟。

3 .青少年身心发展中的常见问题

)1)学习问题。 )2)情绪、情感问题。 )3)恋爱和性问题。

4 .青少年心理保健

)1)青少年自身持续学习。 )2)父母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3)学校和社会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三.中年心理卫生

1 .中年身心发展特点

)1)生理上由成熟走向衰退。 )2)智力发展到最佳状态。 )3)个性成熟与稳定。

2 .中年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

)1)反应速度和记忆能力下降。 )渴望健康和追求成果的矛盾。 )3)人际关系错综复杂。 )4)家庭和事业的矛盾。

3 .中年心理健康

)1)建立切实可行的保健制度和监测体系。 )2)加强自我心理保健。

四.老年心理卫生

1 .老年身心发展特点

)1)各器官生理功能逐渐下降。 )2)老年人心理变化)认知功能下降。

2 .老年人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

(1)不适应退休前的生活。 )2)主观健康评价差。 )3)老年人性生活不和谐。 )4)对死亡的恐惧。

3 .老年人心理健康

(1)确立生存价值。 )2)适度运动。 )3)加强人际交往。

三.评估知识点

1 .心理卫生概念。

2 .心理卫生的意义。

3 .心理健康研究角度。

4 .健康心理标准。

5 .人口质量和优生。

6 .优生措施。

7 .什么是胎教。

8 .胎教的理论基础。

9 .胎教方法。

10 .儿童心理卫生。

11 .青少年心理卫生。

12 .中年心理卫生。

13 .老年心理卫生。

四.审查要求

1 .了解记忆

心理卫生概念; 人口质量和优生措施; 什么是胎教? 胎教的理论基础。

2 .了解

健康心理标准。

3 .简单的APP交流

心理健康研究角度; 儿童心理卫生; 青少年心理卫生; 中年心理卫生; 老年心理卫生。

4 .综合APP简报

心理卫生含义; 胎教的方法。

第七章心理应激与调节

一.教育的目的和要求

1 .掌握心理压力的概念和模式过程

2 .了解心理压力引起的心理生理反应

3 .了解心理压力与健康的关系

4 .熟悉心理压力的调节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心理压力概念

一.心理压力概念

二.心理压力反应的三个阶段

警戒期。 阻抗期。 衰竭期。

三.心理压力源

可分为四类:身体应激源。 社会压力源。 文化压力源。 心理压力源。

第二节心理压力引起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一.心理压力引起的心理反应

这些行为反应分为(1)对自身的行为反应。 )2)应激源的行为反应和自我防御反应。

二.心理压力引起的生理反应

(1)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 )2)下丘脑—垂体—靶腺系统。 )3)免疫系统。

第三节心理压力与健康

一.心理压力与健康

心理压力同人的健康密切相关。

二.心理压力对人的健康影响特点

心理压力对健康的积极影响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

1 .适度的心理压力是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 .适度的心理应激是维持人正常心理和生理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

心理压力对健康的负面影响:

1 .心理应激引起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可以症状和生命体征形式见于临床。

2 .心理压力可加重或复发现有的精神和躯体疾病。

3 .心理压力导致疾病的易感状态,在其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导致新的精神病和躯体疾病。

第四节心理压力与调节

一.调整对刺激事件的认识态度

二.积极应对方式

三.改善心理环境

四.防御机制

五.掌握放松技术

三.评估知识点

1 .心理压力概念。

2 .心理压力引起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3 .心理压力对人健康的影响。

4 .如何调节心理压力。

四.审查要求

1 .了解记忆

心理压力的概念。

2 .了解

心理压力引起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3 .简单的APP交流

心理压力对人健康的影响。

4 .综合APP简报

心理压力的调节方法。

第八章心身疾病

、教育的目的和要求

1 .了解身心疾病的概念。

2 .掌握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

3 .了解心身疾病的诊断。

4 .了解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

5 .掌握a型行为特征。

6 .掌握C型的行为特征。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心身疾病概念

心身症的概念和特征

二.心身症范围

三.对当前心身疾病的认识特点

第二节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

一.负性情绪与心身疾病的关系

二.人格与心身症的关系

1.a型行为与冠心病的关系。

2 .丙型行为与肿瘤的关系。

三.社会因素与心身疾病

四.身体器官脆弱性

第三节心身疾病的诊断、防治原则

一.心身疾病诊断、预防原则

心理相关的心理方面有:1)患者人格。 患者目前的心理(情绪)状态。 )3)导致的心理和社会因素(例如生活和工作压力)。

二.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

主要围绕三个目标,(1)努力客观消除患者存在致病性的心理社会因素,如消除应激源。 (2)提高提高患者对压力的认知水平,提高患者应对能力。 )3)纠正应激引起的生理反应,努力减轻躯体器官的冲击。

三.评估知识点

1 .心身症概念。

2 .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

3 .心身疾病诊断。

4 .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

5.a型行为特征。

6 .丙型行为特征。

四.审查要求

1 .了解记忆

心身症的概念。

2 .了解

类型a的行为特征类型c的行为特征。

3 .简单的APP交流

心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4 .综合应用_

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

第九章心理评估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1 .掌握心理评估的定义。

2 .熟悉心理评估的一般方法。

3 .熟悉心理测评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4 .掌握应用心理测试的一般原则。

5 .掌握信度、效度、常模的概念。

6 .了解心理测试的误差来源。

7 .掌握常用智力测试、人格测试的名称,熟悉这些量表的基本情况。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心理评估概述

一.心理评估概念

二、心理评估常用方法有:调查法、观察法、会谈法、作品分析法、

心理测试法

三、心理评估用人单位应具备一定条件

)1)专业知识。 )2)心理素质。

第二节心理测量概述及发展简史

一.心理测量概念

二.心理测量的历史

第三节心理测试的分类

一、根据测试目的,心理测试可分为智力测试、人格测试、特殊能力测试和诊断测试等几类

二、根据材料性质,心理测试可分为文字测试和非文字测试

三、根据测试方法不同,心理测试可分为问卷调查法、操作法和投影法

四、根据考试组织方式,心理考试可分为单项考试和团体考试

第四节心理测试的信度、效度、常模

一.信效度

可靠性概念

(1)复测信度。 (2)复制品的信用度。 (3)评分员的信效度。

二.有效性

有效性概念

(1)效应效应。 )2)构想的有效性。

三.影响信用、有效性的因素

(1)误差的概念。 )2)导致误差的主要因素)实施条件、本试验和被试验。

四.常模

第五节应用心理测试一般原则

一.标准化原则

二.保密原则

三.客观性原则

第六节智力测验

常见测验包括

)1)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幻比奈智能量表。 )3)其他智力测试包括非语言智力测试、婴幼儿智力发育量表、文化公平智力测试等。

第七节人格测试

一.客观性测试

1 .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

2 .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 16(1pf )。

3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MMPI )。

二.投射测试

第八节神经心理学测验

神经心理测试大致分为个别测试和成套测试。

第九节临床评估量表

一.评定量表的概念

二、根据评定人员性质不同,评定量表可分为自评量表和他评量表

三.评估知识点

1 .心理评估的定义。

2 .心理评估的一般方法。

3 .心理评估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4 .应用心理测试一般原则。

5 .信度、效度、常模的概念。

6 .心理测试误差来源。

7 .常用智力测试、人格测试。

四.审查要求

1 .知识记:心理评估、信度、效度、常模的概念。

2 .理解:心理评估一般方法心理评估人员应具备的条件常用智力测试、人格测试。

3 .简单应用:心理测试误差来源。

4 .综合应用:应用心理测试一般原则。

第十章心理治疗

、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1 .掌握心理治疗的概念。

2 .熟悉常用心理治疗学派的基本理论和治疗方法。

3 .熟悉心理治疗原则和要求。

4 .掌握临床心理咨询概念。

5 .熟悉心理咨询的手段和基本过程。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心理治疗概述

、心理治疗的概念和发展状况

(一)心理治疗概念

(二)心理治疗简史

(三)海外心理治疗现状

)员工很多。 )2)机构设置较多。 )3)专业分工细致。

(四)心理治疗发展前景

)1)健康与医学模式的转变。 )2)社区医疗发展。 )3)脑科学研究。

二.心理治疗的性质、区别与适应证

(一)性质

(一)自主性。 )2)学习性。 (3)实效性。

(二)划分

1 .心理治疗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异同。

2 .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异同。

(三)适应证

三.心理治疗分类*

1 .按理解可分为广义和狭义心理治疗。

2 .根据形式可分为个体心理治疗和集体心理治疗。

3 .根据患者意识范围大小可分为清醒治疗和催眠治疗。

第二节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

一.精神分析学派

(一)心理结构

心理活动分为三个等级:

)1)潜意识。 )2)前意识。 (3)意识。

(二)关于人格结构

人格结构分为三个部分。 即本我(原我)、自我及超我。

(三)心理发展

)婴儿期(食欲期)。 )2)幼儿期(肛欲期)。 (3)前期;生殖器崇拜期)。 (4)青少年期;潜伏期)。 (5)成年期;生殖期)。

二.行为主义学派

1 .经典条件反射。

2 .学习理论()1)频因律。 )2)近因律。

3 .可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

三.人本主义学派

(1)实现趋势。 )2)自我概念。 )3)充分体验。

第三节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

一.精神分析疗法( psychoanalytictherapy ) )。

(一)自由联想

(二)梦分析

1 .睡眠时身体受到的刺激。 z .白天活动痕迹的作用。 3 .潜意识内容的反映。

离奇的梦,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六类。

(一)象征。 )2)移动。 )3)凝结。 (4)投影。 )5)变形。 (6)“二次加工”。

二.行为主义治疗

()行为疗法概念

)二)行为疗法类型

)1)应答性行为疗法。 )2)操作性行为疗法。 )3)替代性学习疗法。 )4)自我调节)控制)技术。

(三)行为治疗具体方法

)1)系统脱敏方法。 )2)冲击疗法。 )3)厌恶疗法。 )4)标记奖励法。 )5)放松训练。 (6)生物反馈疗法。

三.以人为本的治疗方法

(以人为本的治疗特点

(1)以人为本。 )2)把心理治疗当成一个转变过程。 )3)非指令性治疗技巧。

(二)以人为本治疗的主要技术)。

(一)诚信。 )2)无条件积极关注。 )3)共情的理解。

四.其他治疗方法

(一)催眠治疗

)1)催眠疗法的历史发展。 )2)催眠疗法的理论基础。 )3)催眠疗法的主要适应证。 )4)催眠的分类。 )催眠敏感性测定。 )6)催眠诱导技术。 )7)催眠过程的实施。

(二)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的概念。

)1)认知疗法的历史与现状。 )2)认知疗法的理论基础。 )3)认知治疗的基本流程和技术。

第四节心理治疗原则和要求

、治疗关系的构建

心理治疗与患者的关系不等于一般的友谊关系。 主要特征如下

(1)单向性。 )2)系统性。 )3)正式性。 )4)时限性。

二.心理治疗原则

(1)信任原则。 )2)保密原则。 (三)规划原则) )针对性原则。 )5)邮件

合乎原则。 (6)灵活性原则。 (七)“中立”原则。 (8)回避原则。

三.心理治疗对治疗师的要求

)1)请有一颗助人的心。 )2)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3)必须丰富

的生活经验和知识。 )4)要有乐观的生活态度。 )5)必须遵守职业道德。

第五节临床心理咨询

一.临床心理咨询概述一

(一)临床心理(咨询意义

)1)化解紧张压力的主要手段。 )2)防治心身疾病。 )3)心理卫生知识

传播知识的重要方法。

(二)心理)咨询的方式

)1)门诊心理(咨询 )。 )2)信函心理(咨询 )。 )3)电话心理(咨询 )。 )4)主题心

理咨询。 )5)网络心理(咨询 )。

二、心理咨询的手段和内容

(一)心理)咨询的手段

(1)宣泄。 )2)领悟。 )3)加强自我控制。 )4)树立自信。

(二)不同人群临床心理(咨询 )

(一)儿童少年)咨询。 )2)青年咨询。 (三)中年)咨询。 (4)老年人咨询。

(三)心理)咨询的基本过程

)1)问题探索阶段。 分析认识阶段。 )3)治疗行动阶段。 )4)结束巩固阶段。

三.评估知识点

1 .心理治疗概念。

2 .心理治疗简史。

3 .国外心理治疗现状。

4 .心理治疗前景^

5 .心理治疗性质。

6 .心理治疗适应证。

7 .心理治疗分类。

8 .精神分析学派理论基础。

9 .行为主义学派理论基础。

10 .人本主义学派理论基础。

11 .精神分析疗法的主要方法。

12 .行为主义治疗的主要方法。

13 .以人为中心治疗的主要方法。

14 .催眠疗法的概念。

15 .认知疗法概念。

16 .心理治疗关系构建原则。

17 .心理治疗原则。

18 .心理治疗对治疗师的要求。

19 .临床心理咨询的意义。

20 .心理咨询的方式。

21 .心理咨询手段。

22 .不同对象临床心理咨询。

23 .心理咨询的基本过程。

四.审查要求

1 .了解记忆

心理治疗概念; 心理治疗简史; 国外心理治疗现状; 心理治疗的发展前景;心理治疗性质; 心理治疗适应证; 心理治疗的分类。

2 .了解

精神分析学派理论基础; 行为主义学派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学派理论基础; 临床心理咨询的意义; 心理咨询的方式; 心理咨询手段; 不同对象临床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的基本过程; 催眠疗法是什么; 认知疗法是什么?

3 .简单的APP交流

心理治疗关系确立原则;心理治疗原则; 心理治疗对治疗师的要求。

4 .综合APP简报

精神分析治疗的主要方法; 行为主义治疗的主要方法人为中心治疗的主要方法。

第十一章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

、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1 .熟悉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2 .了解人际沟通的重要性。

3 .掌握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的多种形式。

4 .熟悉人际沟通流程。

5 .把握人际沟通障碍的原因。

6 .把握医患关系的定义和意义。

7 .掌握医患关系模式。

8 .熟悉医患关系的两种形式和两个层面。

9 .了解医务人员交往障碍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方法。

10 .熟悉医患沟通的一般技巧。

11 .掌握遵医行为,熟悉其影响因素。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原则包括互动原则、功利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和情景控制

制定原则。

第二节人际沟通

1 .人际交流提供了身心发展所需的信息。

2 .人通过人际沟通交流信息,建立和维持相互联系。

3 .人际沟通是自我概念形成的途径。

一.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

1 .语言交流。

2 .非语言交流。

二.人际沟通过程

完整的沟通过程,包括信息源、信息、频道、信息接收者、反馈和背景。 交流障碍可能发生在交流的任何阶段。

第三节医患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一.医患关系的概念和意义

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如下

1 .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医疗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基础。

2 .融洽的医患关系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和情绪反应。

二.医患关系模式

通常,医患关系可分为三种基本模式。

)1)主动-被动型。 )2)领导—合作型。 (3)“共同参与”型。

在实际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与特定患者之间的医疗关系模型可以随着患者病情的变化从一种模型转移到另一种模型。

三.医务人员交往

1 .医患交流的两种形式:语言形式的交流和非语言形式的交流。

2 .医患交流的两种层面:技术层面和非技术层面。

四.医患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1 .医务人员交往时的不良心理状态。

2 .医患双方的期望没有得到满足。

3 .医患双方的异常心理。

4 .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

心理上,为了改善医患关系,医生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 .尊重患者、了解患者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

2 .学会与患者换位思考。

3.提高医务人员沟通技巧。

4 .普及医疗知识。

第四节医患沟通

语言交流技能

1 .有效倾听。

2 .善于引导患者对话。

3 .多采用开放式谈话,减少封闭式谈话。

4 .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5 .注意沟通的完整性,重视患者的反馈。

6 .处理对话中的沉默。

7 .善于使用积极的语言,不使用伤害性的语言。

二.非语言交际技巧

非语言交流的技巧包括副语言的有效利用、眼神交流的保持、表情交流、手势交流、人际距离、身体接触。

三.沟通能力提高

提高医生沟通能力是避免医患冲突、提高遵医行为的有效途径。

第五节遵医行为

一.遵医行为概念

二.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

1 .医患关系。

2 .医患沟通障碍。

3 .患者对自身身心不适性质及最佳治疗方案的认识。

4 .患者遗忘。

5 .药物本身的特点。

6治疗方案特点:

)1)治疗方案的复杂性。

)2)看似“专业”的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依从率。

)3)人在感到自己的自由受到限制时,可能会产生心理阻抗。

)4)医生针对性的建议很可能会让患者听从。

三.评估知识点

1 .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2 .人际沟通的重要性。

3 .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的多种形式。

4 .人际沟通的过程。

5 .人际沟通障碍的原因。

6 .医患关系的概念和意义。

7 .医患关系模式。

8 .医患交往的两种形式和两个层面。

9 .医务人员交往障碍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方法。

10 .医患沟通的一般技巧。

11 .遵约行为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四.审查要求

1 .知识记:医患关系概念遵循医生行为的概念。

2 .理解: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沟通的重要性医患关系的意义医患沟通障碍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方法。

3 .简单应用:人际沟通过程; 医患交往的两种形式和两级医患沟通的一般技巧。

4 .综合应用:人际沟通障碍的原因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各种形式医患关系模式遵循医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第十二章病人的心理问题与心理护理

、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1 .了解患者的权利和义务。

2 .掌握患者角色适应不良的常见类型。

3 .掌握心理护理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4 .熟悉患者常见心理状态及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

5 .熟悉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的心理保护措施。

6 .把握时机

终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对应的心理护理措施。

7.熟悉临床各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对应的心理护理措施。

8.掌握康复心理学的定义。

9.熟悉伤残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和心理护理措施。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患者角色与求医行为

一、患者角色.

作为一种社会角色,患者角色具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

1.患者有权要求减轻或免除日常社会责任。

2.患者有权得到他人的帮助和依赖他人。

3.患者有义务力求尽快疫愈。

4.患者有义务采用适当的方式战胜疾病。

5.在疾病康复后个体有义务重新承担以前的社会角色。

二、患者角色的转换

患者角色适应不良主要有如下5种类型:

1.角色行为阙如。

2,角色行为冲突。

3.角色行为减退。

4.角色行为强化。

5,角色行为异常。

三、求医行为

求医行为的影响因素:

1.对症状的体验、注意以及症状解释。

2.症状的质和量。

3.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患者的一般心理问题

一、Xt认知的影响

二、对情绪的影响

三、对意志特征的影响

四、对人格特征的影响

第三节心理护理概述

一、心理护理的概念与对象

二、心理护理的目标

(1)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

(2)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

(3)消除不良的情绪反应。

(4)提高患者适应能力。

三、心理护理的原则

1.服务性原则。

2.交往性原则。

3.启迪性原则。

4.针对性原则。

5.自我护理的原则。

四、心理护理的程序

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第二步,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个人、家庭或社会环境中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进行判断;第三步,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实施。要兼顾现有的和潜在的问题;第四步,对护理措施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要进行及时评估,并根据评价的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

五、心理护理的方法

1.—般性心理护理方法,是针对所有的护理对象都可以使用的共通方法,包括:

(1)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强化病人的心理支持系统。

(3)挖掘患者自身的积极因素。

(4)创造良好的治疗休养环境。

(5)加强健康教育。

2.治疗性心理护理。

第四节患者的常见心理状态和心理护理

一、焦虑

二、恐惧

三、悲哀

四、孤独

五、绝望

六、否认

七、自尊紊乱

第五节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护理

根据各年龄阶段患者的心理特点,针对性开展心理护理工作。

第六节临床各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护理

一、急性患者

二、慢性患者

三、手术前、后患者

四、传染患者

五、恶性肿瘤患者

六、临终患者

大多数人在面对死亡时,会经历几个类似的阶段:否认期、愤怒期、妥协期、抑郁期和接受期。

第七节康复心理学概述

一、康复心理学概述

二、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研究心理应激源与残疾的关系。

2.研究康复对象的心理。

3.研究心理治疗在康复中的作用。

4.康复心理评估。

5.对康复对象友其家属提供心理咨询。

6.研究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康复手段对患者心理的影响。

三、伤残病人心理变化

患者残疾后,常见的心理反应包括:心理休克、否认、愤怒、抑郁、自卑和自责、退化、适应。

四、伤残患者的心理护理

1.建立个体心理调节机制。

2.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3.建立专家协助支持机制。

4.建立社区辅助支持系统,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三、考核知识点

1.心理护理的概念。

2.患者的权利与义务。

3.患者角色适应不良的常见类型。

4.心理护理的基本原则。

5.患者的常见心理状态及对应的心理护理措施。

6.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

7.临终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对应的心理护理措施。

8.临床各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对应的心理护理措施。

9.康复心理学的概念。

10.伤残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和心理护理措施。

四、考核要求

1.识记:心理护理的概念;康复心理学的概念。

2.领会:患者的权利与义务;患者的常见心理状态及对应的心理护理措Mi临床各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对应的心理护理措施;伤残病人的心理变化特点和心理护理措施。

3.简单应用: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临终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对应的心理护理措施。

4.综合应用:患者角色适应不良的常见类型;心理护理的基本原则。

《参加10月的江苏自考生们,江苏《医学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是复习的“指南针”,跟着教材大纲走,不会抓不住重点。医学心理学自考大纲看似所有章节点都要考核,实际各考核点都有“重要、次重要、一般”或“识记、理解、应用”之分,若复习时间较多,可三者一起抓,若复习时间较少,则多抓“重要和次重要”的内容。

以上提供的江苏医学心理学自考科目的大纲供同学们复习使用,如教材大纲变动,以江苏考试院最新公布为准。预祝大家考出好成绩!关注“江苏自考大纲”专题,随时查看大纲信息!

以上是关于成人自考相关内容,考生如果想获取更多关于自考的相关资讯,请关注本站我们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全国计算机考试成绩查询方法详解

自考是一种非常灵活的学习方式,许多人选择自考来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和学历水平。然而,自考成绩并不总是如人意,有时候会出现不公正或错误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自考成绩复查成为

2023-06-12 18:13

考公务员国外大学学历可以吗?,国外研究生报考公务员

客观上说是有用的,即考公务员国外研究生是有用的。只要是正规国外高校颁发研究生文凭,且能够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做学历认证报告,则在满足考公务员其他非学历要求的情况下,是可

2023-04-19 10:24

成人高考坑人吗,为什么这么多人成人高考

成人高考一年只有一次考试机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10月份入学统一考试,需要去线下考试,而如果错过了这个时

2023-02-12 06:09

苏州成考大专报名,苏州大学成考难度

入学前基本流程  1、高复班培训上课  高‌‌复班开课,跟教研部老师联系任课老师,另一方面跟校区确定

2023-02-12 06:09

成人大专学历几年毕业,考成人大专需要几年

成人大专在1.5年或者2.5年达到毕业要求,而申请毕业。其中,成人大专自学考试方式快则1.5年完成科目考试与达到毕业要求,而能够申请毕业;由于自学考试没有学制、学习期限的要求,所

2023-02-10 17:44

执业药师报名需要准备什么材料,执业药师报考需要的材料

执业药师考试报名要备好的资料包括但不限于:白底电子照片、有效期内的身份证、《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报名表》、工作证明、学历证明等,详情以各个省份的要求为准,大家要做充分的准

2023-02-10 17:2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