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无忧自考网!

上海电力学院 上海电机学院

更新时间:2022-12-31 22:37:59作者:小组

在上海电力大学临港校区,新能源微电网示范工程已经开始运行。是全国首批新能源微电网示范工程,上海市唯一一个,全国唯一一个高校校园示范工程。

\ t这个占地约960亩,规划建筑面积约64万平方米的新校区,已经成为一个超大规模的新能源实验室。新能源微电网智慧校园通过新能源独立供电和能效管理,比一般校园能耗降低1/4。

俯瞰整个校园,你会发现29栋楼的屋顶都覆盖了太阳能电池板,采光面积约20000平方米,所以每6千瓦时的电都来自新能源;就连车棚的屋顶都是用太阳能,会用直流电给车棚里的电动车充电。路灯不再只有简单的照明功能,而是融合了通信、监控、充电桩、安防等诸多“武功”。热水系统不再是简单的锅炉,而是空气源热泵和太阳能集热器的“黄金组合”…

\ t新能源和传统能源能否互补,取决于这个微电网是否足够高效和“智能”。据了解,微电网的“大脑”是一套能源管理系统,将触角伸向每一个用电设备,使整个园区的能源都能用上,并能“无死角、全方位”地采集和监控,从而与其他能源形成智能调度。

这个系统的存在使得人们不再需要传统的检验手段。数据显示,全系统共有2017个采集测量点,电、气、水等的使用情况。都是数字化的,所有数据都是分层计算的,比如照明电,插座电,动力电等。系统的用户管理功能可以远程监控异常用电,如果有事情“发生”,可以远程发现甚至关闭相应的电源。

根据介绍,在项目建设中形成的微网规划、设计、建设、运维全套技术产品,可应用于高耗能行业、新兴产业园区、公共住宅建筑、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预计三年内,上海电力大学将与各行业企业联合推广50至80个微电网项目。

来源:\ t 2018年10月09日文汇报

上海电机学院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问计于民,温暖校园”3354“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上海电机学院坚持学做结合,深入调研改革,深化基层调研,向全校师生反映了强烈的问题和突出的问题,即知即改,一切改,切实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变旧为新,着力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学生事务中心部分场所改造,将原来破旧的乐队排练室改造成集舞蹈练习、钢琴练习、合唱练习、戏剧排练、留学生入学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学生活动室;将三楼原有闲置空间改造成方便学生使用的书画社和乐队排练室;扩建改造校园实体书店“一书屋”,以更宽敞的空间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将一楼原有的破旧学生活动室改造成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大厅,为学生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创新方法,着力提高学生工作效率。为了方便学生有序借用活动室,学生事务管理服务中心专门组建了可以自主管理的学生团队,结合事务中心在微信上借用的小程序,方便学生借用活动室。小程序试运行以来,已有700多名学生录入信息,使用小程序借阅活动室近千次,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

用心提升服务智能化和便利化水平。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学校安装了图书馆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有效解决了忘带卡、冒用卡等问题,提高了读者进出图书馆的便利性。同时,在每层的阅读区,根据不同的收藏特色和功能定位,设置了颜色和风格相匹配的台灯,让阅读氛围更加温馨和谐。

关注教职工的“烦恼”,并加以解决。由于学校位于临港新区,教职工每天乘坐班车上下班需要近4个小时,不少教职工反映腰椎、颈椎不适。学校决定为每辆班车配备坐垫,让班车一步步成为教职工温馨动人的家;职称晋升是高校教师的一大关注点。针对教职工提出的晋升渠道单一、待遇有待提高等问题,学校修订了教师职务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新办法首次根据不同学科和教师类型,对教师职称评聘进行分类指导。为切实提高教职工待遇,学校将原来一个聘期、一次调整的岗位定级改为每两年调整一次,有空缺岗位时及时调整,减少了符合晋升条件的教职工在岗位定级中的等待时间。(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