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无忧自考网!

发展经济学论文(从发展经济学看乡村振兴)

更新时间:2023-01-07 17:33:03作者:51data

所谓流通,是指经济资源、生产要素或产品在供求链的部门之间流动,资源在流通中优化配置,经济效率为提高,在流通中形成结构性变化,实现经济发展。自1978年以来,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建设了国内和国际市场,使国内外资源在流通中得到更充分的利用。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流通为主体、国内国际双流通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这意味着以往利用国内外资源的格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新的发展阶段的现实需要。发展经济学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它通常从分析发展中国家经济流通的障碍入手,探讨如何突破低水平均衡的各种陷阱,通过流通实现高水平均衡。因此,从发展经济学理论视角分析"双循环",有助于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构建发展新格局的科学内涵,全面落实加快构建发展新格局的决策部署。

中国经济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走出了低水平均衡。

发展经济学论文(从发展经济学看乡村振兴)

与数量增长不同,发展意味着一种新模式的出现,这种新模式从低水平均衡的突破开始,并趋于更高水平的均衡。然而,对于许多低收入国家来说,突破低水平均衡并跳到更高水平均衡的过程并不是像新古典经济学所认为的那样自然实现的。低收入经济体不仅人均收入低,资本缺乏,而且往往市场发育不完全,强调传统农业经济,各种低水平局部均衡并存,呈现整体结构失衡。

在发展经济学看来,低收入经济体往往存在贫困的恶性循环:在供给侧,形成“低收入-低储蓄-低资本形成-低生产-低产出-低收入”的循环;在需求端,形成“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吸引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低产出-低收入”的循环。在供需的恶性循环中,资本形成不足是关键痛点。因此,一些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必须尽力促进资本形成和扩大投资,以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冲出低水平均衡阶段。为此,一方面要动员和组织资源向城市工业部门集中,优先发展工业,吸收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农业流向工业和服务业,然后形成收入和工业品回流农村,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刘易斯、约根森、拉尼斯和费景汉的二元经济模型,托达罗的劳动力流动模型,描绘的是国内市场或国内城乡、工农业之间的流通。另一方面,由于收入水平较低,国内储蓄不足以支撑投资。发展中经济体需要通过国际贸易获得资本品或引进外资,以弥补国内资本与国外资源形成的缺口。钱纳里等人提出的“双缺口模型”以及后来扩展的“三缺口模型”和“四缺口模型”分析了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要参与国际市场或国际流通。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现代工业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左右,而农业和手工业约占83%。现代工业中几乎没有重工业。基于当时的经济现实和发展需要,中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为了在资本极度匮乏的经济中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重工业,政府以计划经济的手段实现农业剩余的“工业化转移”,动员和集中国家资源进行工业化,大幅度的投资率为0.10-3.1040。客观地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集中在行业和城市,并没有构成真正的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国内流通。依靠这种方式,虽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但代价也是巨大的:价格扭曲,经济结构失衡。在实现重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很大程度上牺牲了农业、消费品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居民收入和消费受到抑制。另外,当时中国经济处于独立半封闭状态。除了与亚非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交流外,几乎没有国际经贸关系,没有真正参与国际流通。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迎来了中国经济的历史转折。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是显著的:从010年到31040年,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释放了数亿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经济的兴起促进了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业和服务业转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资本和劳动力市场的统一性不断增强,农民和城市劳动力的跨行业、跨地区流动成本不断降低。同时,政府强调城乡统筹发展,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产业政策,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了资源、要素和产品在国内的流通,促进了发展经济学意义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的良性转化。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经济发展不仅受到国内资本形成不足的制约,而且外汇短缺。1978年外汇储备只有1.67亿美元,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而中国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工业制造能力强,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上有比较优势。1980年,中国劳动力占世界劳动力总数的22.4%,而资本形成总额仅占全球资本形成总额的1.8%,R&D投资仅为0.5%。当时恰逢世界发达经济体(包括亚洲四小龙)遭遇成本上升,需要转移大量投资和产业技术。通过对外开放,中国抓住了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融入国际分工体系。通过“三进一补”“两出”的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通过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国际转移,参与国际市场,不仅成功突破了外汇短缺和现代生产技术薄弱的瓶颈,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企业升级转型等问题。随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扩大利用外资,通过参与国际市场享受全球分工的巨大好处,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好消息。1979年,中国的GDP占

首先,为了克服资本形成不足的困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延缓了要素市场改革,降低了劳动力、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以低成本高利润加速资本积累,形成了高投入高产出的增长模式。这种增长模式造成的一个潜在问题是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较低,大部分劳动者成为低收入群体,导致社会需求结构失衡,从而制约内需。与日本、韩国等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更高。

其次,中国长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尽管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投入,但由于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城乡之间在居民收入、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仍存在很大差距。农村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农民生活水平低下,农村消费不振,最终表现为城乡之间流通不畅。

第三,国际流通与国内流通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即区域发展不协调,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流通与国际流通的相互促进,限制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形成的国际循环明显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更多地处于国家价值链中。只看利用外资:1979-2016年,东部地区利用外资占比72.36%,中部地区19.03%,西部地区仅8.61%。最后,中国参与国际市场时,总体上处于国际分工体系和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不仅没有获得足够的比较利益,而且严重依赖国外先进技术和关键中间产品,存在技术“卡脖子”的产业安全隐患。

构建新发展模式的客观必然性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任务发生了变化,对通过国内国际流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我国已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要素禀赋结构和社会需求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面临着不同于低收入阶段的发展问题和任务,需要转变发展动力和方式。一方面,劳动力资源不再充裕,环境资源约束突出,资本不再像以前那样稀缺,外汇不足的问题不复存在。因此,“以资源换资本”不再是参与国际市场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的动力机制正在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要获得世界先进技术,需要更多依靠自己的科技力量来实现。很难像过去那样通过参与国际市场来实现“市场换技术”。

其次,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贸易规模、跨国资本流动规模均居世界前列,参与国际市场足以影响国际经济。2018年,中国GDP占世界经济的16%,位居世界第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中国的进出口量会对国际市场的大宗商品价格产生重要影响。也就是说,参与国际市场,不能单纯追求出口数量,还要考虑进出口数量的优化。此外,一个国家参与国内流通和国际流通的相对比例也受其经济规模的影响。小国内部市场小,往往对外贸易依存度高,所以经济发展更依赖

最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进入衰退期,发达经济体相继进行深度调整和结构再平衡,美国等发达国家甚至开启了再工业化战略;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兴起,国际地缘政治等。都导致了经济全球化的退潮,全球产业链呈现出明显的收缩趋势。中国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关系已经从互补合作转变为竞争合作。2001年至2008年,全球人均GDP年均增速为7.1%,2009年至2019年为1.9%。国际金融危机、经贸摩擦、地缘政治、新冠肺炎疫情等一系列外部冲击,让我们认识到,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的同时,国际发展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球产能不断增加与全球市场空间狭小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原本认为是短期的外需冲击正在形成长期趋势,中国经济参与国际流通的方式以及国内流通与国际流通的关系必须做出相应调整。

构建“以国内大流通为主体、国内外双流通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是根据我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面临的发展任务和国际发展环境的变化,对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和完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逻辑。

随着发展阶段和相关客观条件的变化,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关的发展经济学经典理论已经失去了对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实践的借鉴意义。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当代发展经济学对于如何处理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国内和国际流通问题仍然缺乏充分的理论准备。发展经济学迫切需要理论创新。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经济史上一场宏大而深刻的实践创新和社会变革。中国在构建新的发展模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的经验材料将具有典型的发展经济学意义。因此,探索新的国内外双周期规律,从中国的实践中凝练出新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不仅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且对发展经济学体系的创新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作者:叶楚生舒分别为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为您推荐

第四届中国发展理论国际年会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发展经济学论文大赛举行

中国网11月8日讯(记者 张艳玲)近日,第四届中国发展理论国际年会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发展经济学论文大赛在北京举行。年会主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届年会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

2023-01-07 17:30

发展经济学考研重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经济学家厉某提出了所谓发展经济学,他在最近一次演讲中这样概括:“发展经济学实际上就四句话。第一句话:就业是靠就业扩大的,一批人就业了,别人就就业了。第二句话:富裕是靠富裕带动的,一波人先富裕起来,自己有能力了,帮助自己的亲戚、朋友、同乡,还

2023-01-07 17:26

11月1日起正式实施(11月1日起违建强拆违法吗)

赤峰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二号《赤峰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已经2022年9月2日赤峰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2022年9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告,自20

2023-01-07 17:23

历史上的政体何其复杂,但用四个元素可以组合出所有政体|文史宴

文/桓大司马在大家阅读本文之前,大司马要推荐塞缪尔·芬纳《统治史》,该书是三卷本、1500页的煌煌巨著,作者希望通过研究历史上已经存在过的所有制度,来尽可能多的总结出政治和制度的规律,他也确实做到了。看他的书,有一种得到政治史、制度史方面的

2023-01-07 17:20

《综合基础知识》备考之我国的国体和政体以及宪法的历史沿革

记得关注收藏哟,这样才能更快找到我(*^▽^*)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宪法的历史沿革* 法律是阶级、国家和私有制的产物,* 宪法的产生比法律要晚得多,它是在西方资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建立资本主义国家之后才出现的。* 1908年9月清政府颁布《钦定

2023-01-07 17:17

宪法的基础知识(公共基础宪法知识点)

法律知识之宪法-国体、政体、基本制度作为公基需要考生掌握的内容,要求学习识记。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 (一)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国体就是国家本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

2023-01-07 17:1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