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无忧自考网!

加快建筑业向绿色智能转型。

更新时间:2023-01-05 04:54:00作者:51data

回顾即将到来的2022年,建筑业在疫情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了考验。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建筑业转型迫在眉睫,建筑业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行业向工业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装配式建筑提高生产效率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推进“中国建设”优化升级。一批自主创新软件兴起,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一系列世界级建设项目成为“中国建设”的醒目标志,建筑业是现场搅拌砂浆、“满身灰尘”的传统制作

加快建筑业向绿色智能转型。

建筑工业化由工地入厂,由建设转为制造。 中建科技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几年前就开始了制造基地的全国布局,目前拥有24个新型建筑工业化制造基地和国内领先的智能化生产线。

以科技深汕组合式建筑智能厂为例,全厂布置17条生产线,拥有双皮墙板、预应力构件、预应力叠合板、预应力双t板、墙板、固定模座、钢筋、混凝土等自动化生产线,

捆扎智能机器人已在深汕装配式建筑智能工厂投入使用,钢筋捆扎智能机器人能够自动识别和定位钢筋网笼节点,通过工业六杆机械臂、工装夹具、旋转工作台、集成控制系统等软硬件。

装配式建设推动了建筑业节能减排和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以北京亦庄蓝领公寓项目为例,项目高32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总体装配率达92%。 由于90%的建筑都已由工厂制造,施工现场可进行不润湿作业,节水70%,实现零污水排放; 没有焊接等工序,可以节电70%; 因为不搭脚手架,所以可以减少80%的建筑垃圾; 建筑材料是可拆卸和可回收利用的,可回收利用率达到90%。 现场6名工人配合一台塔吊,每小时可完成4个箱型房屋吊装。 如果4台塔吊同时工作,一天可完成88个箱体吊装,吊装精度控制在5mm以内,建设速度比传统建设速度快60%。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装配式建筑发展可复制推广经验清单》 (第一批 ),要求装配式建筑在政策引导、技术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提升、监管、创新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出台装配式建筑配套政策和补贴制度标准,助力装配式建筑蓬勃发展。 业内人士预计,未来雄安新区将有80%至90%为装配式建筑。 北京保障性住房装配式建筑规模已达到较高比重。 装配式建筑将成为未来建筑行业的主要建设方式,必将迎来行业新的增长机遇。

加快清洁低碳转型

数据显示,我国建筑全过程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5%,碳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50.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 2022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稳步推进。

加快绿色建筑发展是建筑领域清洁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 到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建绿色建筑所占比重已超过90%。 《“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年,到2025年,城市新建建筑将全面建成绿色建筑,建筑能耗利用效益稳步提高,建筑用能结构逐步优化,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绿色、低碳、循环建设发展

2022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2022年度第一批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工程进行了公示。 根据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5个指标组成,各种指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还统一设有加分项。 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所有控制项目要求的,绿色建筑等级应当为基本级。 总分分别达到60分、70分、85分,符合相应星级绿色建筑的技术要求的,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二星、三星级。

2022年度第一批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公示显示,民用建筑要获得星级绿色建筑标识,包括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强度、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严寒地区住宅建筑外窗传热系数下降比例、节水器具用水效率等级、建筑隔声性能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装修绿地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非传统水源利用率、绿色建材应用比例。

发展绿色建筑,离不开创新的技术手段。 目前,利用先进技术使建筑产生的能源超过自身运行所需能源,建设产能型建筑,也是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重要方向。 “储光直柔”建筑正是产能型建筑。 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建设集太阳能光伏、储能、直流配电、柔性功耗为一体的“光伏储能直柔”建筑。

在深圳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绿色产业园办公楼是一座“储光直柔”建筑。 这座“光伏直柔”建筑,将屋顶太阳能发电装置发出的电能储存起来灵活使用,运行一年多来,用电超过10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约33.34吨,减少碳排放量47%以上,植树16万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储光直柔”建筑将成为未来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发展的主流方向。

智能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

当前,智能建设已经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2022年,智能建设加速推进。 2022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北京市、天津市、重庆市、河北雄安新区等24个城市作为智能建设试点城市,试点为期3年。

智能建设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机械电子技术、建设技术和管理科学的交叉融合,促进建设和施工过程实现数字化设计、机器人主导或辅助施工的工程建设方式,是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建筑业现代化的主导途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认为,智能建设是信息技术与工程建设融合形成的一种建设新模式。 基于工程要素资源数字化,通过规范化建模、网络化交互、可视化认知、高性能计算和智能决策全面发挥作用。 智能建设实现了数字链主导的立项策划、规划设计、施工生产、运输服务一体化集成和高效协同,提供以人为本、智能化绿色可持续的工程产品和服务。 智能建设是促进工程建设过程互联互通、线上线下融合、资源与要素协同,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

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工地,施工正在紧张进行。 北京城建集团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项目总工程师熊正朝介绍,医疗工程专业性强、要求高、结构量大、组织和材料管理难、机电专业多、管线布置难。 并依托高标准的数字化建设,通过推进智能建设,确保了高质量的施工。

熊正朝表示,通过建立虚拟建设信息模型,工程可以在开工时模拟大部分施工工序,也可以通过数字建模优化许多不可预见的做法,施工人员在每道工序开始前就正式介入,实现传统的“偷工减料” 通过数字力量、模拟建筑,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同时引入数字化管理平台,将施工中的各种信息及时上传到管理平台,项目决策者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工程动态,快速发现问题,做出决策,筹集资源。

熊正朝表示,通过运用5G、大数据、AI人工智能、AR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他们将搭建“5G智慧工地”综合管理平台,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与工地深度融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将24个城市作为智能建设试点城市,主攻方向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促进建筑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智能建设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生产方式粗放、劳动力短缺、资源能源消耗加大等突出问题

发展智能建设意义重大,潜力大。 推动智能建设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中国建设”核心竞争力将不断提升,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成绩也将更加亮眼。 ( (记者安抚情绪) )。

资料来源:经济日报

为您推荐

2022年国内软科学大学学科排名公布,规模优势大,中文系没了。

2022年软科国内高校学科排名公布,这是按照学科实力排名的榜单,也是软科榜单的强项。本次高校学科排名选取了硕博点的数量与质量、第四轮学科评级、2021软科学科评级等要素,最后把这些要素折算成得分,得出国内高校学科排名榜单。按照软科公布的几个

2023-01-05 04:06

2022软科学中国大学排名出炉,深圳高校有三大亮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王帆 深圳报道 4月19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的对象是中国1000多所本科层次的高校,为反映高校在学校性质和学校类型上的差异、确保排名的公平性,软

2023-01-05 04:05

2022中国大学软科学排名!谁是高校第一城?

备受关注的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又发榜了!4月19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了“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该榜单是依托“大学360度数据监测平台”的大数据支持,从十大评价模块细分了36个评价维度,内嵌104项评价指标,涉及320个评价

2023-01-05 04:04

1所“双非”大学入围百强!2022软科学中国大学排名发布

作者 |张双虎 黄辛4月19日,软科正式发布“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蝉联综合性大学(主榜)排名前三位。北京协和医学院位列医药类大学排名第一。自2015年首次发布以来,“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已发布8次,此次排名

2023-01-05 04:03

深圳理工二本选择值得放弃吗?中国排名前三的专科医生是谁?

在全国高校中高职高专院校数量很多,达到了将近1500所高职高专院校,通来来讲很多专科都是三年制学习,培养的毕业生多为专业性强、技术性人才,曾经有部分考生考生达到了二本线,却放弃本科选择专科,到底值不值得呢?今天小编跟大家聊聊这三所专科院校,

2023-01-05 04:02

谁是老板?深/泛智/广清2022备案赛!你选谁?

说到广东最顶尖的高职院校大部分考生脑子里都会浮现深职、广轻、番职院这三所广东顶尖的高职院校那么这几所专科院校究竟谁更受欢迎呢?谁是当之无愧的专科院校大佬呢?我们不妨来对比一下这三所院校2022年的高考投档情况吧!深圳职业技术学院8月3日深圳

2023-01-05 04:0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