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无忧自考网!

龙渊:《礼记》的流传、研究及代表作

更新时间:2023-01-12 09:21:59作者:51data

《礼记》为戴圣编选,故又称《小戴礼记》,成书后流行于世界。 戴圣利用其教授弟子刘晔主持议事时加以征引,影响逐渐扩大。 西汉以来,学者一直没有中断《礼记》的学习。 《汉书儒林传》云《小戴授梁人桥仁季卿》,桥仁为戴圣弟子。 桥仁继承师学,著有《礼记章句》四十九篇,广泛传播。 这是目前已知的第一部研究《礼记》的著作。

东汉时传《礼记》的,有庆普弟子曹赞和马融、卢植、郑玄等人,马融、卢植、郑玄等人在《礼记》写了注。 郑玄《礼记注》是第一个完整保存到今天的便笺发行版《礼记》的特集。

龙渊:《礼记》的流传、研究及代表作

三国时期,《礼记》在研究和流传中,最受赞誉者有《礼记》被列为学官,设博士,成为《五经》之一,继承超过《仪礼》。 一篇文献要成为儒家的《经》,必须符合一个条件。 也就是说,这本书由统治政府“法定”,具体程序是朝廷为这本书立博士,或“列入学官”。 055-79000卷十三《三国志》 :“初,苏善贾,马之学,不好郑氏,采同异,《魏书锺繇华歆王朗传》000《尚书》0《诗》0055-790000000000055-55 055-79000齐王芳正始七年( 244 )“冬十二月,讲《论语》,通。 太经常把孔子太牢地供奉在辟雍,用颜渊配合。 ’曹芳14岁。 高贵乡公曹魏于甘露元年( 256 )夏四月幸太学,循序问诸儒《三礼》 《左氏》 《易传》之意,《三国志》博士淳于俊,《礼记注》博士庾峻,《魏书三少帝纪》0博士

两晋南北朝时期,对《礼记》的研究和传承非常活跃。 东晋时期,《易》的地位超过《尚书》,许多皇子亲习《礼记》,诸大臣在讨论礼制时,常征《易》。 根据《书》 《礼记》 《礼记》,范宣、徐邈等有《礼记》等著作。

15年( 438 ),宋文帝刘义隆元嘉征调雷次宗到鸡笼山讲学儒学,次宗精《礼记》,后在钟山建招隐馆,为皇太子讲学《礼记》。 南齐武帝肖赑永明二年( 484 )新礼制时,王俭具体负责,在郊祀、明堂、雩祭、庙祭等礼仪制定中,王俭、何佗的常征引用《仪礼》进行讨论。 梁武帝萧衍天鉴于四年( 505 )成立国子学,设《礼记》博士各一人。 明山宾、沈峻、贺玚等都是博士,他们和何胤、皇侃等熟悉《礼记》。

沈峻、沈文阿父子、贺玚和儿子贺革、贺季两代研究《经典释文叙录》,制定当朝礼制,开馆讲学《晋书儒林列传》等,听众非常多。 南朝陈传《隋书经籍志》人有沈文阿、沈洙、刘文绍、宋怀方、齐葆、郑焼、贺德基等,多为国子博士。 据《礼记音》等记载,整个南朝都有研究《三礼》的专著问世,主要有庾将之、萧衍、何佟之、何胤、皇侄女、齐根、郑灼之等。

北魏的武帝拓跋珪首定中原,故以经术为先立太学,设《丧服》博士生一千多人。 魏孝武帝元修永熙中,黄门李郁谈《礼记》。 北周期,《五经》研究者,走出徐遵明之门。 徐传业先后传到李钺、田元凤、冯伟、纪显敬、吕黄龙、夏怀敬,李钺还传到刁柔、张买奴、鲍季详、邢帅、刘昼、熊安生,熊安生先后传到孙灵晖、郭仲坚之后,《三礼》名学生,多为熊安生门人——诸生尽通《三礼》、《礼记》 《三礼》兼通者十二三焉。 北武帝宇文郗访问熊安生,说:“亲自操起那只手,引他同坐。 ……诏所司又命安车驷马上车入朝,供给敕所。 到了北京,诏书在大乘佛寺,参议五礼。 宣政元年,拜露门博士、下大夫,八十余年》( 《隋书经籍志》第9卷第2744—2745页)熊安学生学为儒宗,《礼记》教弟子,撰《五经》 30卷。

南北朝时期,受佛教的影响,儒家经典尤其是《礼记》的研究受到极大的重视。 世代交替,建立新的礼以《三礼》为依据,最重要的是《礼经》。 研究《小戴礼》的人,通晓《周》,兼有《仪礼》 《北史》的人,只有十分之二三。 据笔者粗略统计,南北朝时期研究的经学著作有《三礼》部,《礼记义疏》部15种,《三礼》部72种,《三礼》部32种,总论《礼记》部9种特别重视《三礼》的研究,《礼记》在经典中的地位取代《周礼》而位于《仪礼》之一。 皇侃、熊安生之《三礼》是这一时期《周礼》研究的代表作。

陆德明《仪礼》中的《礼记》四卷,总结了两晋南北朝《三礼》注音的成绩,罗列了《三礼研究论著提要》传本异文,为后世的研究《三礼》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隋唐五代时,政府非常重视《礼记》。 隋朝的房晖、马光、刘昿、刘旸、褚晖、牛弘等,都是明《礼记》,为世界所珍视。 唐朝流传《仪礼》的学者很多,徐文远、张士衡、孔颖达、贾公彦、王恭、李玄植、许叔牙、王元感、王方庆、褚无量、韦逌、高仲舒、韦叔夏等,都精通《五经》 徐文远为汉王谅讲《礼记义疏》; 王恭是太学博士,讲论《礼记》,不要证伪,非常精博。

唐朝继承了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度,并有了很大的发展。 考试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常科每年举办,科目有秀才、明经等50多种,明经细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典释文》 《礼记释文》、史科等。 《礼记》说:

都是《礼记》 《礼记》《礼记》0《三礼》0《礼记》0《三礼》0《礼记》0000《三礼》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通晓二经者,大经、小经各为一,若中经为二。 通晓三经者,大经、中经、小经各一。 通晓五经者,大经皆通,余经分别通一、《三礼》 《三传》。 万治《新唐书选举志》 《礼记》 《春秋左氏传》 《诗》 《周礼》00750各1岁半,《仪礼》0《易》00各2 ( 《尚书》第4卷第1160—1161页,中华书局1975年)

这些规定,将影响中国文化一千多年,为学子研究传承儒家经典《春秋公羊传》等提供途径。 唐代分为大、中、小经,根据经书字数。 《穀梁传》 《孝经》是大经,但由于字数《论语》是《孝经》的一半,所以学习者很多。 学生需要经过二经、三经或五经时,必须选一个大经,所以选择《论语》的人多,选择《尚书》的人少。 经中为《公羊传》 《穀梁传》 《易》,但《诗》 《周礼》明显比《仪礼》无聊,因此学习者较少。 因此,《礼记》的地位逐渐高于《左氏传》也是重要的原因。

颜师古专考《新唐书》字,孔颖达执笔《礼记》 70卷,与科举考试定本齐名。 如果说郑玄《礼记》初步奠定了《左传》的地位,那么《礼记》则进一步巩固了《左传》在学术界的权威,使《礼记》正式进入《左传》。

五代后周时期,对《诗经》等儒家经书的枣梨进行雕印,为《周礼》的进一步流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献雕版印刷的流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此后,《礼记》的流传对于主要形式,进入了印刷传播的时代。 问学问之士,无笔的钞票之劳,得到《周礼》全书。

两宋时期《仪礼》的研究,主要是对《诗经》0《礼记》0《仪礼》0《礼记》0《礼记正义》055-79000000等单篇的重视和翻印李觉、王安石、王昭禹、易袢、叶时、李如圭、张淳、陈祥道、宋申、朱熹、黄干、卫湜、黄震等都是《礼记注》。 如邢昺,尝东宫或内廷,为宋太宗讲《礼记》等经典。 孔维、李觉是《礼记正义》博士。 卨《礼记》是这一时期《礼记》研究的代表作。

唐代韩愈、李费以保护儒家之道自居,韩愈《五经》、李费《礼记》提倡尊崇儒学,排斥佛教,《礼记》 《礼记》提倡《礼记》 平”等德性修养的进程和《礼记》“中庸至德”的思想,对宋儒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等有很大的影响。 朱熹撰《礼记注》 《礼记正义》 《礼记释文》等,将《大学》和《中庸》推上了与经同等的地位,成为读经的《入门书》和《台阶》。 对《儒行》和《礼记集说》的重视也扩大了提高占《三礼》的地位,《礼记》的影响。 在提倡自修的宋代,对《礼记》也非常重视。 宋太宗于淳化三年( 992 )颁诏赠《礼记集说》篇给近臣和进士。

元代科举考试,《礼记》用郑玄《原道》和孔颖达《复性书》。 郝经、赵复、许衡、刘因、许谦、吴澄、陈澔、陈楞等元代著名经济学家,吴澄《大学》和陈澔《中庸》都是《周易》研究的代表作。

明代《尚书》 30卷刊刻,提高占《诗经》的地位。 研究明朝《大学》的学者有加冕、黄干行、宗周、闻人德行、徐师曾、王觉、徐养相、王易、李天植、柯尚迁、马时敏、姚舜牧、林兆珂、陈和郊、孙矿、沈一中、汤道衡、郝敬

在《中庸》的传播史上,明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这不仅体现在政府的重视和学者的研究上,也体现在多研究《四书章句集注》著作的发行流传。 《四书或问》经文、注、疏和释文的汇刻始于南宋,《中庸辑略》各经、注、疏均汇刻,可考者为明嘉靖时的李元阳《大学》,其中《中庸》 63卷万历时,北京国子监据李元阳本重雕《大学》。 崇祯时,毛晋汲古阁又雕了《中庸》。 以上三册分别称为嘉靖本、万历本、崇祯本。 明代集中刊刻《礼记》,不仅方便了学者研究经学,也有利于《礼记》的流传,《儒行》也不例外。

《儒行》在清代的流传,大致从政府举办“三礼馆”,组织学者注释《礼记》,大批学者投身《注》的研究,收藏和发行前代《疏》的研究成果等方面

干隆元年( 1736 ),清高宗鉴祖父圣祖为《礼记纂言》《礼记集说》《礼记》5等四经编纂《义疏》,但《礼记大全》独缺开“三礼馆” 《礼记》 82卷的编撰印行,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清代早期以前《礼记》研究的成果,更重要的是,表现了清代统治者对《礼记》等礼书的态度。 这种态度,无疑激发了清代学者对《礼记》研究的热情,其引导作用不容低估。

清代研究《礼记》的学者有:张尔岐、徐干学、万斯大、蔡德晋、毛奇龄、盛世佐、李光坡、方苞、吴廷华、金曰追、沈彤、褚寅亮、秦蕙田、江永、惠士奇、惠栋、惠士奇

就经学而言,清人整理经学研究丛书,总结清代以前和清代学者研究经学的成果,最著名者为《礼记》《十三经》《十三经注疏》0755、《附释音礼记注疏》等丛书的编纂。 而《十三经注疏》的流传,与这些丛书的编纂密切相关。

《十三经注疏》白文经的刊行是石碑上的,有唐代《开成石经》、北宋《嘉祐石经》、南宋《南宋石经》、清《干隆石经》四回,其中《嘉祐石经》、《南宋石经》已有破损。

近百年的《十三经注疏》研究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十三经》研究的多部传世著作,通过购买、捐赠等不同形式,分别被国家、省、市图书馆、博物馆、大学图书馆收藏。 二是摄影、印刷、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版界不断复制出版传世《礼记》研究著作,供读者研究和阅读三、随着古籍整理事业的发展,出版了一批对《礼记》的《今注今译》和四.利用《三礼》的记载,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和名产制度; 五)整理《三礼》研究代表作,编著《礼记》研究论著目录。

为了便于初学者进行《周易》的研究和使用,下面介绍一些《尚书》研究的代表作。

1. 《诗经》 20卷,汉郑玄撰。 《春秋》郑玄以前,已有马融、卢植、高等人写过注,所依据的书互不相同。 郑玄《三礼》是一部专着,以便笺《三礼》发行,其注释《三礼义疏》的特点是注释经文,简明扼要; 进行校勘审查,保存异文; 多言训练,择善而从。 自《日讲礼记义疏》流行以来,深受学者推崇,刻于传播刊,代之以版本甚多。 宋淳熙四年( 1177 )抚州公使库刻本《钦定礼记义疏》 20卷《礼记》 4卷,今藏国家图书馆,《礼记》 《三礼》副本。 南宋孝宗时期( 1163-1189 )余仁仲本《三礼》 20卷,是目前已知的《礼记》 20卷、元十行本《礼记集解》 63卷中注与释文的来源,《礼记训纂》 《通志堂经解》

2. 《十三经注疏》 70卷,韩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 《四库全书经部》由孔颖达与朱子奢、李善信、贾公彦、柳士宣、范义頒、张权等合著,贞观十六年( 642 ),又与前修疏人、周玄达、赵君赞、王士雄等修稿,由赵弘智审阅。 该书专门疏解郑玄《清经解》,主要是在南朝梁皇侃《清经解续编》的基础上,借鉴北周熊安生的书籍,吸收他们的义疏成果,编撰而成。 该书确立了“疏不破注”原则,补充郑《礼记》或疏证或阙,或考郑《礼记》据,对皇菅、熊安生等人的异说多加反驳。 全书引用丰富,尤其注意利用《礼记》经文与郑《礼记》互证,考证比较详细; 为了引人注目,各篇中段落的大意也被分节总结。 引用处,保存了不少佘书资料。 055-79000单疏本的版本,目前可考者有古卷抄本《礼记》残卷,《礼记》据影印。 敦煌遗书有三部分: S.1057 《礼记》片段、P.3106B 《礼记》片段和S.6070 《礼记》片段。 (许建平《礼记》,中华书局2006年)刻本据北宋刊残本《礼记》余卷( 63—70 ),今本享延文库,《礼记》影印。 八行本《礼记注》 70卷刻于南宋绍熙三年( 1192 )刊问世,该书集《礼记》经、注、疏汇于一体,现收藏于国家图书馆。 民国年间董康和潘宗周复制了这本书,《礼记注》也复制了这本书。 阮元校刻《小戴礼记》册《礼记》 63卷,曾是最常见的版本。 2008年9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吕友仁先生整理的《礼记注》上、中、下三本。 这本书以八行本为底本,由吕友仁先生整理的《礼记注》册《释文》册(北京大学出版社《古逸丛书三编》册),参考宋淳熙本《中华再造善本》、宋本《礼记注》、阮元《纂图互注礼记》册00等

3. 《礼记注疏》 160卷,宋卫湜撰。 湜、字正叔、号业斋、宋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学者称业斋先生。 是书的采录者,致富最多。 郑玄《中华再造善本》下,取一百四十四家,其他书涉及《国学基本典籍丛刊》,但采录者还不在此数。 这些书,除郑玄《礼记正义》及孔颖达《礼记正义》外,原书不多者。 这本书最丰富,有不认识那本书的,也有不认识的。 四十九户人家,全靠这本书来传说。 也是真乃礼学的渊薮。 版本有宋嘉熙四年( 1240 )新定郡斋朴之叔刻本、今藏国家图书馆、《礼记注》册。

4. 《礼记义疏》 16卷,原陈澍撰。 陈澔( 1261—1341 ),字可大,号云庄,原都昌县(今江西九江) )人。 朱熹四传弟子,久居黄梅县教谕,白鹿洞经师,著《注》 16卷。 《注》曰:“直截了当,欲令初学者读之,即是其意,庶几章句通,蕴奥自见,不必为辩而卑训之辞。 ”《三礼》曰:“澔所短者,不知礼制必有证据,礼意必有发明。 另一方面,便笺的注释与注《注》 《礼记正义》的方法相同。 故用于蒙训有余,求经术不足。 朱彝尊《礼记正义曲礼》被《兔园册子》诬蔑,已牢不可破,言必有男伴”。 四库馆臣评价公道,与郑玄《四部丛刊三编》、孔颖达《礼记正义礼运》、卫湜《礼记正义郊特牲》相比,书确实浅显,但由于其简便易学,备受人们欢迎。 是书的版本,最初是十六卷,明弘治间,书坊射利,统一成十卷发行,但错误非常多。 为此,嘉靖间由福建地方政府发布公告,禁止各地按官版发行,不得另行发行。 否则,就是治重罪,所以分三十卷发行。 故《礼记正义郊特牲》分卷虽有16卷、10卷、30卷之别,但内容相同,为有清以来10卷本最为流行,便于检索,不再罗列。

5. 《敦煌经籍叙录》 61卷,清孙希旦撰。 孙希旦( 1736—1784 ),字绍周,浙江瑞安人。 干隆戊戌( 1778 )在一甲第三位颁发进士及合格证书。 参加过修业《礼记正义》。 著作有《四部丛刊三编》 61卷。 孙赞让说:“老师建立自己的渠道,磨《礼记正义》。 深化思考,参加礼经制度,互相研究核,招致很多心得。 其释为《礼记》,综汉、唐、宋诸儒,兼近代顾炎武、戴震之说,择善而行,不偏主。 ……其学问追求的近代,在于张稷若、江慎修相颍。 ”(清孙诒让撰,潘猛补习学校补《中华再造善本》上册第135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孙希旦十余年来,借鉴郑玄、孔颖达、吕大临等人的学说,讲解汉宋兼采、笺解放经文、训诂名物、礼义。 《十三经注疏》在孙希旦生前未刊行。 后经项几山、孙亮鸣、孙衣言等三人整理誊写,咸丰十年( 1860 )六月,孙氏兄弟开始雕刻,同治七年( 1868 )三月,全书完成。 也就是盘古草堂的雕版书,前后经过了八年。 《附释音礼记注疏》最常见的版本是中华书局订购校本,沈念环、王星贤订购学校,三本,中华书局1989年2月出版,1995年5月重印,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8月中华书局订购校本重印。

6. 《礼记正义》 49卷,清朱彬撰。 朱彬( 1753—1834 ),字武曹,号郁甫,清扬州府宝应县(今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 这本书借鉴了汉至清代学者90多人的研究成果,引用了非常广泛的范围。 对于前人的注释,精挑细选,存旧说,便签简明扼要,但缺乏自说自话。 《礼记注》最早由朱士达于咸丰元年( 1851 )在宜禄堂刊行。 1996年10月,中华书局出版饶钦农点校本。 该书以咸丰元年宜禄堂学校刻本为底本,《纂图互注礼记》影宋本《十三经注疏》,阮元刻《附释音礼记注疏》 《礼记正义》本《儒藏》本《礼记正义》本

7. 《礼记集说》,杨天宇老师撰。 《注》本书前面有“《礼记》略述”和“译注说明”。 《注》略述》是《正义》的出处与编纂,关于《四库全书》的内容与分类,《礼记集说》的汉代传本与郑注《礼记集说》,汉以后的《礼记集说序》学,《四库全书总目》学该书以中华书局影印阮元校刻《孝经》册《论语》为底本,按原书分为四十九篇,分别包括解题、原文、注释、译文和小结五部分。 解题主要阐释了该篇命题的含义、主要内容,部分解题探讨了该篇的写作年代和作者。 注释重点说明各种名产和礼仪制度。 译文以直译为主。 摘要本节大意,兼及前人对本节的审读文字。 这本书注释详略,招募丰厚的赡养; 解题简单,译文清晰。 书的后面附有“主要引用书目”。 该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出版繁体字本,2004年7月出版简体字本。

8. 《经义考》,吕友仁老师撰。 这本书前有“前言”,关于《注》书名,《正义》四十九篇编辑和作者,《集说》内容和《礼记集说》地位的日子提高,《礼记集解》 这本书的注释方法正如作者所说:“注释的时候,脑海里总是存在着颜师古注《四库全书》时的话语。 “凡旧注者,无所不知,以具存之,不藏之。 其指趣略举,结未展,派生而通之,尽皆知。 …… 老地方漏,没解释过,一般人详细解释,都说得通。 ’我们也知道这样有点悬,没有力气; 但是,我们还说:“取法差不多,必须进去; 合乎法律,合乎下面的道理。 所以我们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欺骗自己,不欺骗别人。 “书后,附录的主要参考书。 这本书是费解的礼制,详细是解说; 注释简洁,译文流畅。 贵州人民出版社于1998年12月出版。

9. 《礼记集解》,王文锦老师撰。 该书前有“前言”,简要介绍《三礼》的概况和翻译原则。 王锦老师这样说。 “黄簋老师在校《记》比较优秀,本书《温州经籍志》正文采用黄老师的校本,加上新的标点符号,对段落进行了调整。 本书的注释,只列出了原文部分字的标准读音,并选择了几个重要的校勘进行记录。 注音仿杨伯峻老师《礼记》例,用同音字标音。 《礼记集解》文中如有纰漏,出校时指出译文以校文为准,但正文依然如故,不敢随便动。 本书有译解,旧名被译解。 所有明文大意均采用直译方式,译文只随原文,步调一致; 并且遇到涉及简奥、费解或名物制度的词句,直译不足以阐明初衷的,酌加解释。 无论是翻译还是解题,都是在传统理解的基础上表达,从不刻意求新。 》全书以黄侃先生的《礼记集解》册《礼记训纂》为底本,分别分为原文、注音、译解三部分。 注音采用直音法,注释省略,译文详尽,对疑难杂名制度用译文解说,使之更容易阅读。 中华书局于2001年9月出版。

10. 《礼记训纂》,王锷撰。 本书分“春秋晚期至战国前期文献”“战国中期文献”“战国晚期和晚期文献”“《四部丛刊》成书及其在东汉流传”四章,审订《纂图互注礼记》四十六篇的成书年代和编著、编纂年代。 《十三经注疏》认为这是孔子的弟子、门人以及后来的学者论述先秦礼制的论文集。 先秦时期,有《礼记注疏》四十六篇或一篇流传,或收录于某弟子著作中,或编撰成儒家弟子传授的不同“记”文,但作者并非孤家寡人,写作年代先后。 《四部备要》中春秋末期至战国前期的文献有《礼记训纂》等十四篇,战国中期的文献有《礼记译注》等十九篇,战国末期和晚期的文献有《礼记译注》等十三篇。 《礼记》由西汉《礼记》今文学博士戴圣所编著,成书时间在西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 )以后,汉成帝阳朔四年(前21 )以前的三十年中。 《礼记》编选的资料来源有古文《礼记》一百三十一篇等五种和其他《礼记》 《礼记》等儒家文献。 目前已知的第一部研究《礼记》的著作是戴圣弟子桥仁的《礼记》篇。 东汉马融、卢植曾对《礼记》进行过“除其繁重之务”的清理工作。 郑玄作《十三经注疏》的时候,是根据马融整理的《定本》。 《礼记》是目前已知的完全保存到今天的《礼记全译》的第一个注释。 《礼记》四十六篇在传布过程中,《礼记》《礼记》《礼记》《礼记》等个别文献中,有秦汉民族增加的文字,但其主体部分,是先秦的作品。 四十六篇都是春秋末期和战国时代的孔子、孔子的学生、后人的作品。 由于《礼记正义》是前汉人的戴圣编纂者,所以不能把《汉书》四十六篇看作汉代的著作。 中华书局于2007年3月出版。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为您推荐

2022年中考成绩出炉,各批次分数线确定。

今天,长春市2022年中考成绩及各批次录取分数线正式公布。其中,第一、二、三批次城区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分别为683分、596分及576分。记者 彤飞:相信今年中考的考生们现在都已经查询到了自己的中考分数,现在的时间是中午的12点30分,

2023-01-12 09:20

现在几点了?这是世界上最准确的时钟时间!

当停电后又恢复供电时,您如何知道将时钟设置为几点?你有没有想过时间是如何调节的?在美国,时间标准由美国海军天文台主时钟(USNO) 规定,它是国防部的官方时间来源。这些机制的影响以闹钟、计算机、打录机和会议日程表的形式被我们所有人感受到。我

2023-01-12 09:20

考研加油文案,考研加油视频

#头号有新人#从民办二本到上岸南昌大学我本科就读于江西的一所独立院校,从大三开始,有了考研的想法,最开始考研,我只是想单纯的去证明自己,因为我初中成绩还可以,但是因为高中贪玩,最后高中算是比较荒废地度过,所以我想证明自己,不仅给自己看,也给

2023-01-12 09:19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23“高水平熟练度”转学考试大纲

《C语言与数据结构》考试大纲一、适用对象:高本贯通转段二、试卷结构:满分:100分C语言部分:50分数据结构部分:50分三、考试方式与时间:闭卷笔试,120分钟。四、考试内容与要求:(一)C语言部分:1. 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1.1用计算机进

2023-01-12 09:18

网络术语解释和简答题项目总结

第一章 名词解释这是书本上的课后习题上的:1-26 试解释以下名词:协议栈、实体、对等层、协议数据单元、服务访问点、客户、服务器、客户-服务器方式。答:实体(entity) 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

2023-01-12 09:18

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是一个关键的周末信使,将增加对先进制造业和新能源和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并鼓励保险公司增加对股票市场的投资。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肖芮冬A股探底回升之后,近期市场缩量下跌,市场情绪低迷,沪指跌破3100点。当前来看,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之后,市场始终围绕医药和消费两大主题展开。周末消息来看,利好重磅袭来,银保监会表示,鼓励保险公司加大股票市场投资

2023-01-12 09:1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