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无忧自考网!

化平凡为神奇三年级美术教案(湘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更新时间:2022-12-16 05:14:09作者:艺考之家

人教版(PEP)有三年级美术的全卷教案。

主题:魔幻色彩

化平凡为神奇三年级美术教案(湘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种原色调和后的颜色变化,说出由两种原色调和的第三种颜色。

3.能够调出想要的颜色。

教学准备:

学生:颜色、纸、笔等。教师:塑料杯、颜色、实物投影等。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原色,引导颜色的来源?

2.理解三原色和中间色的概念。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听老师讲故事,加入世界。如果没有颜色会怎么样?并要求学生参与讨论。

活动2:

1.说说你知道的颜色。

2.你知道这些颜色是怎么来的吗?

3.给学生介绍三个小伙伴:红黄蓝。

4.老师说把两个红色和黄色瓶子的颜色放进一个空瓶子里。看到发生了什么变化?

5.展示主题:魔幻色彩

活动3: 1。叫学生过来看看。与红色和蓝色,蓝色和黄色交朋友。看到它变成什么颜色了吗?

2.这些颜色存在于生活的什么地方?

3.你在颜色反转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或多或少的倒色会影响产生颜色的深浅。)

4.让学生再做练习。

活动4:总结:橙色=红色黄色绿色=蓝色黄紫=蓝色红色。

活动5: 1。考一个:让学生做小老师来考大家。

2.总结原色和中间色的概念。

活动6: 1。调-调,画-画,创造一幅美丽的画面。

染色、吹制和打印,感受神奇的色彩。

请使用以上任何一种形式来完成一幅图片。

2.作品展览

活动七:把自己收集的图片拿出来交流。教师总结。

教学笔记:

其实孩子在幼儿园就已经接触过三原色、原色和中间色的关系,但是用原色和中间色做混色练习就不是那么容易把握了。很多孩子把颜色弄得又厚又脏,或者没有计划地胡乱调整,导致作业结果一塌糊涂。所以我在指导的时候,特意引导学生去弄清楚画笔蘸了多少水,画笔如何均匀旋转,上色的时候笔触如何.这些虽然不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但却是决定绘画效果的重要因素。掌握这些细节会让学生的作业轻松很多。

主题:万花筒

教学目标:

1.知道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描述其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法表现出类似万花筒的图案。

3.尽量按照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1。你能展示对称的图案吗?

2.用“先设计图案,再复制”的思路能设计出对称的图案吗?

3.你能表达出记忆中颜色的感觉吗?

教学准备:

老师:课件,一些有万花筒图案,中心对称图案的图片。演示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学生:有万花筒的同学带去上课,带彩纸、剪刀、胶水、绘图笔等。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活动1:找点乐子

传来传去,玩万花筒。老师提示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寻找万花筒里的花的特征。为什么会这样?

分组画万花筒里的图案。

活动2:

展示每组的作业,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图案是如何对称的。

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六边形图案。它由六个三角形组成,其中只有一个是真实的,其他五个都是镜子反射的。它们都是一样的,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活动3: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绿色的圆,然后让两组学生在黑板上画一幅画,画出这个圆在万花筒里会变成什么样的图案。在画和比较的过程中,老师以“先设计一个图案,再临摹”的思路引导学生设计对称图案。

活动4:

让我们把心中万花筒里的图案画出来,把记忆中色彩的感觉表现出来。

展示,评价。

注意:一个学生想到像剪窗花一样将纸折叠几次,在一个单元格中画出几何图形,然后在其他单元格中打印出来。我及时确认了这个方法,孩子们也跟着做了,很快就像做游戏一样完成了作业。

第二部分

活动1:

用粘贴法展示老师展示的万花筒,引起学生的兴趣。

请想一想如何简单地制作万花筒中的图案。分组试一试。

活动2:

介绍和交流各组发现的简单方法。

(学生很难准确表达对称图案,但这并不重要。重点是想办法。)

再想想,除了彩纸,还有什么材料可以用来表现万花筒里的图案?(讨论)

交流:使用纽扣、小贴纸、橡皮、夹子、小花片.

活动3:

尝试用各种材质表现万花筒中的图案。

颜色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学生可以观察万花筒一次,记住最美的色调,并展示出来。

活动四:收拾收拾。

课后拓展:

注:现在万花筒里的花片都是塑料做的,但是没有以前纸做的好看。其中一个同学带来了她妈妈小时候玩的万花筒,在班里传来传去,让同学们非常羡慕。有了这个五颜六色的宝贝,孩子们的思维被调动起来,写作业的效果真的很好。

题目:大国和小国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可以说明,大小只能通过对比来体现。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画出一个成人国家或者小人国。

教学准备:

学生:玩具、纸、笔等。

教师:电脑图片、动画素材、实物投影、玩具等。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1.如何理解大和小是通过对比表现出来的?

2.能不能用对比的方法把图中的大和小表现出来?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节课

活动1:

1.要求学生观看《格列佛游记》电影片段。

2.讨论一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如何来到一个成年人的国家和一个恶棍的国家的?你读过所有关于这个主题的书吗?

3.展示题目:成人国家和小人国。

活动2:

1.把同一个玩具车放在不同的背景下,为什么它有时看起来很大,有时又很小?(小组讨论)

2.老师举例:雕塑《汤匙桥》 《衣夹》等。(电脑显示)

3.要求学生以自己的事情为例,说明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反映出来的。(微缩景观等。)

活动3:

请学生思考:

1.你想做大国还是小国?

2.你想用那些物体的对比来说明主人公是来到了任人还是小人国?

3.图片的主体是什么?

4.用什么背景来衬托它的大或小?

活动4:

学生创造,教师引导。

活动5:

交换作品初稿。提出修改意见。

注:以前学生总是画小图。现在有了大小对比,构图比以前好多了。

第二课时

活动1:

继续上节课的作业。

活动2:

作品交流与展示。老师从构图、色彩等方面总结。

活动3:

游戏:

大人和小人:每个同学把自己画的人剪下来,随机对比一个同学的作品,看看自己的是大人还是小人,再和另一个同学的对比,看看自己又变成大人还是小人了?

课后拓展:

泥塑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片的形式展现一个立体的成人或小人的国度。

教学笔记:

我找来了故事光盘《格列维游记》,给学生们看,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同一个人在成人国家和小人国的不同经历和感受。这让学生们感触良多,想象出小人国一下子割了一亩麦子,大人国的苹果屋里住着……丰富的想象力让画面效果丰富起来。

题目:来来回回

研究领域:模特表演欣赏评论。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比较,可以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呈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2.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画出或拼贴出一幅表现前后物体关系的作品。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1.能否用“近大远小”的规律来表现脉络。

2.图片是否显示对象的上下文。

教学准备:

老师:一些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和课件。

学生:剪刀,胶水,彩纸,绘画工具。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段

活动1:

课件展示了透视效果明显的图片、影视资料,如孩子站在课堂上、气球起飞、兵马俑、林间小路等。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说先来后到。这些图片中的场景有什么共同的规律?(近大远小)

不要低估整个故事。这里面有很多玄机。来吧,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它们!

启发学生回忆以前是否见过类似现象,并举例说明。

教师示例:

1.当你把一个物体放在另一个物体后面时,你会有前后的感觉。

2.通过逐渐缩小物体的大小,也会有前后的感觉。

活动2:

讨论:在过去的绘画中,你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语境与语境的关系?

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打算怎么用它来表现场景的脉络。了解语文、数学等教材和课外读物的插图是如何表现景物的脉络的。有哪些绘画方法值得学习?

老师在黑板上的升旗前画出了升旗台和升旗手。请两位同学上来分别画两个升旗队。请大家讨论分析一下画图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先画前面的)

活动3:

分组讨论,选择一个主题,以绘画的形式展示“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

学生的作业和教师的指导。

评价总结:图片是否表现了对象的前后关系。

用剪切粘贴工具安排下节课。

注:刚下课,一个调皮的孩子抗议:我这么高,凭什么让我坐前面!这不符合“来来回回”的规律!其他同学纷纷指责:谁叫你上课不听讲,老师看都不看你一眼就能做到!我鼓励他说:“不要灰心,只要你努力上进,老师会让你坐回原来的位置,然后前后就符合规律了!”现在大家都开心了。

第二部分

活动1:

展示一些粘贴的作品,让学生比较:哪个用的是近大远小定律,用过的和没用的作品有什么区别?如果图片中的物品都是同样大小,没有前后遮挡关系,这张图片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把这些作品分发给各组,让学生仔细看看:在裁剪各种物品时,哪些应该大一些,哪些应该小一些。贴的时候是先贴正面还是背面?

总结:通过逐渐缩小物体的大小,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只有先贴后面,再贴前面,才能正确表现出前后遮挡、近大远小的规律。

活动2:

小组讨论,从“风景”、“静物”、“场景”中选择一个主题,小组进行剪切粘贴。

提示:除了大小,还要考虑不同颜色带来的距离感。

学生分组工作,老师指导他们。请将剪下的纸屑放入自己的塑料袋中,以便课后清理时更加方便。

活动3:

“前后”贴展,以参观展览的形式邀请学生互相评价,评价标准是画面是否表现出物体的前后关系。

课后拓展:寻找并收集与本课相关的世界名画,用简单的语言进行书面点评。

注意:我们今天玩了一个问答游戏。五名学生被要求站成一排。老师赶紧问:“刘洋在前面还是在万磊后面?万磊在高鹏的前面还是后面? "通过三轮快速答题,决出三名优胜者。我让这三位同学说说自己的制胜招数,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观察和口头表达。我告诉学生们,今天,我们必须通过观察和表达来学习。在后来的学习中,孩子的注意力特别集中,观察力自然也很大。

题目:自然斑纹。

课时:2课时

研究领域:建模*性能

教学电话时间:——年9月21日9月28日

教学目标:

1.能够用一两句话说出自己对不同纹理效果的独特感受。

2.能够通过拓片、拓片、绘画等表现1-2种不同的质感。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1.能否理解纹理的含义,说出不同纹理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2.能否在作业过程中总结出一些好的方法与同学分享?

教学准备:

老师:不同纹理的课件,一个布袋,不同纹理效果的实物。

学生:提前收集不同纹理效果的物体。粉色、画笔、调色板等。纸。

第一节:

活动1:

请把你的手伸进老师带来的布袋里,随便摸一样东西,通过触摸告诉我们它表面的图案是什么。请大家猜猜是什么,然后拿出来看看对不对。

说说你为什么会这样猜?平时有没有注意到物品的这些细节?

展示课件,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界中一些平时不会注意到的细节,让学生不仅可以用眼睛,还可以尝试用触觉去感知这些细节的美,积累一些视觉和触觉的经验。

活动2:

老师可以展示自己带的材料和学生收集的材料,让学生观察它们的质地,触摸它们,告诉他们它们给你的感觉。

比如“树皮对我们来说摸起来粗糙,丝绸摸起来滑滑的,金属摸起来又硬又凉……”也可以有一些比较,比如:棉布比丝绸粗糙,但比树皮细腻,毛皮摸起来比皮革暖和,绿叶比枯叶滋润细腻……

活动3:

作业:每组学生交换自己带来的各种物品,感受质感,选择2-3件自己最感兴趣的用彩笔或油画棒画出来。

学生画画,老师指导。

下节课让学生带上摩擦工具。

注:去年我做了一个关于有趣叶子的幻灯片,里面有很多叶脉的图片。今天,我把它们展示给孩子们,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图案。效果很好,所以教材的积累很有用。

第二部分

活动1:

老师为学生表演了一个魔术:用油画棒在一张白纸上用力上色,将白纸上一些有质感的图片去掉。同学们,请猜猜为什么?

奥秘:白纸下面有一片叶子。

另一种方法:在叶子上涂上厚厚的水粉颜料,用一张吸水性强的纸盖住,轻轻按压,小心解开,白纸上就会出现质感。

两种方法都是摩擦。

活动2:

启发学生想象自己。有没有其他制作质感的方法?

试着自己做。和交换产品的效果。

搓的方法不难,但要达到好的效果并不容易。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去尝试,在作业的过程中组织几次讨论,说说成败的原因,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可以让学生更快的掌握搓法。

作业要求:用搓、擦、画、画做一个作业。你可以合作。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用什么方法,表现什么样的肌理。

作业,经验交流。

收拾收拾。

注意:孩子找图案的热情太高了。他们把纸放在电视扬声器上和门边.结果班主任大呼:“怎么到处都是颜色!”每个人都花了很长时间来打扫所有的地方。第二节课的时候,我先问学生:“擦的时候,把纸到处乱放!不要弄得到处都是!”

主题:校园里的花

研究领域:建模*性能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校园内各种植物的生长规律和枝叶结构。叶子和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前后枝条的变化。

2.可以用大小不一的点、流畅多变的单线来勾画各种植物,点线面结合添加背景,使画面构图更加完整。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通过写生发现美、表现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1.能否通过观察了解草绘植物枝叶的生长规律和结构。叶子和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前后枝条的变化。

2.素描过程中能否画出花、枝、叶、枝的形状,以及前后穿插的变化。

教学准备:

老师:在美术教室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放一盆植物,然后准备一些不同材质的花卉作品。

学生: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1:

指导思想:是什么让我们的校园如此美丽?培养学生从身边发现美、发现美,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活动2:

观察自己桌子上的植物,通过讨论谈论:植物的枝叶是如何生长的?叶子或花瓣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点?树枝如何交织在一起。

任何植物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有的茎粗,有的细,有的叶厚。教师引导学生讲述植物枝叶的结构,叶子和花瓣的形状特征。

活动3:

以老师讲台上的芦荟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老师只是简单的演示构图和如何用笔写素描,重点是画的顺序,各部分的枝、叶、瓣;根据特征添加和处理。画面背景可以是点、线、面的规则组合,也可以是图案的重复组合。

家庭作业:在你的桌子上画出植物的草图。

活动4:

展示作品,评论作品。

展示一些用不同材料制作的花卉作品,启发学生利用纸张等材料,通过剪切、拼贴等方式制作立体、半立体的花卉,美化课堂。

注意事项:

孩子们真的没有观察过校园里常见的花。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仔细观察并展示了校园里的花朵。他们这才感叹:“我们学校花真多,这些花真好看!”我趁机告诉他们:“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

主题:最受尊敬的人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启发学生感受和表达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以记忆画的形式表现人物,练习简笔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尊敬的人,通过平时的观察把握人物的特点。

2.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等方法表现自己心目中最尊敬的人。

教学准备:

教具:图片,(警察,医生,农民,工人,老师等。)常用的求美用具。多媒体教材。

学习工具:常用美术工具,水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工具,彩纸等。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师生问好,互相关心,调动学生情绪。

今天早上吃什么?谁做早餐?

比如说,谁让你穿的有方向性的衣服?

图书《受尊敬的人》

活动2:分组讨论谁是受尊敬的人。学生讨论

学生分组发言.祖父母、父母、教师、士兵、医生、警察等.

1.学生发言说: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你为什么受人尊敬?

学生的演讲和活动.比如教师这个职业,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他们的付出得到了社会的尊重!

什么样的人和职业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指南.

教师总结。

活动3:

播放多媒体图片,比如:军旅职业中的人物有什么特点?

启发学生说出来。老师指导,比如;还有军装,军事微背景要设定,飞机,火炮,舰船,舰艇,要体现军人的特点等等。

比如:医生,启发学生按照医生的职业形象说点什么,回答学生的活动…老师:引导…

引导学生分析课本例子,图中的人是谁?什么样的工作?用什么工具画的?(学生分析、讨论和发言)

老师:导游.

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画一幅受尊敬的人的像。(表达是非正式的))

学生c

启发学生使用工具和颜料。

活动4:总结和评估

展示学生作业,对学生作业的人物、画面布置、涂色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参与,互相评价。

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成长为社会尊重的人。

注意事项:

关于谁是最受尊敬的人,学生的知识大多局限于两种人:家里的老人;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名人。而那些在生活中做好事,为别人做贡献的默默无闻的人,却被大家忽略了。于是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回忆:是谁早起为我们准备早餐,是谁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是谁为我们疏导交通,是谁每天晚上陪我们做作业,复习学习内容.经过一点一滴的启发,孩子们开始欣赏身边默默为自己付出的普通人。从学会感恩到用艺术手段表达和赞美这些人,他们感受很深,不再为学生画谁而艰难抉择。虽然作业效果不够。

话题:我今天值日。

研究领域:建模与表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和观察在学校和班级值日时的情景。

2.掌握值班人员的各种动态变化,通过绘画展现值班现场。

3,提高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做事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掌握执勤人物各种动物的动态变化,通过绘画展现执勤场景。

教学难点:

你能通过回忆和观察画出人物的基本动作吗?

教具的准备:

老师:关于学生值日的信息,小朋友画的课件,颜料等。

生:水彩笔、蜡笔、颜料、画纸等。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段

活动1:

1.激发兴趣并引入新的课程(通过视频引入新的内容)

同学们,你们在学校和班级值日过吗?

好了,今天我们也来看看孩子们在学校和班级是如何值日的。(展示值日片段)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分析:通过观看视频,请告诉我你尽到了什么职责?(学校里主管,班里值日生。值班的时候应该做什么?(温馨提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尽力完成,要有责任感)

今天,我们用绘画来表现学校和班级值日的场景。

书题:8。我今天值日。

活动2:

1.引导学生观察。

(1)值班方式多种多样。你想怎么展现执勤场景?(学生分析讨论)

(2)哪些孩子愿意上来做值日的各种动作?

老师提示:(1)值班时请仔细观察各种动态。

2.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如何以绘画的形式表现执勤场景?

欣赏同行和艺术家的作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展示电脑课件)

老师提示:能不能用基本形状概括一下值日的动作?请问如何值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你能辨认出它是用什么材料画的吗?(从夸张变形、色彩搭配、构图饱满等方面引导学生的想象力。)

3.学生创造家庭作业,老师帮助他们。

指导要点:

1.提倡学生在作业中的创新意识,表扬学生创新的绘画方法,及时鼓励好的作业。

2.在组织画面时,只要表现一个执勤场景,主要是抓住人物的动作特点来画。

备注:回忆值日的场景时,我让所有同学都起来表演自己值日项目的动作。这次发现很多同学的动作让我很好奇他们在干什么。原来他们到了初三还是不能以正确的姿势值日。很多学生不会用工具,尤其是现在家庭很少用的拖把;其他人很笨拙.没办法。我趁机又给他们上了一堂劳动技术课,教大家如何用正确的姿势扫地、擦地板、擦黑板.做完之后我就学了,然后画作业。哇,真好!看来这次“跑题”跑的真的很值!

第二部分

授课时间:10月20日10月22日——19

活动1:

把上节课学生的作业拿出来,和老师带来的优秀学生的作业对比。请学生告诉我们我们的作业少了什么?

背景的绘制,尤其是场景的绘制,对于一幅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你是在教室打扫卫生还是在室外打扫卫生,只能通过背景显示出来。

启发学生找出不同背景颜色对画面效果的影响。

活动2:

给最后一课的作业添加适当的背景和颜色。呈现出一派忙碌而快乐的值班景象。

活动3:

显示个人分配:

1.个人分析一下画的内容。画面美在哪里?

2.同行评议,找出你最喜欢的一篇作业,谈谈它的优点?在你最喜欢的作业的正确位置放一个大星星。

3.教师简评。

展开:

教师展示不同材料和形式的作品。请享受它。

活动4:课堂总结

你在这门课上得到了什么?

笔记:今天下课后,一个学生兴奋地跟我说:老师,我要回家工作了!奶奶一开始不让,后来激动地夸我懂事!我深有感触:以美育代道德是美术教学多年的口号,但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主题:有趣的鞋子

课时:2课时

研究领域:鉴赏*评论

教学目标:

1.通过鞋子的设计和制作,学生可以获得一些工艺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

2.将绘画与工艺制作相结合,让学生对艺术在生活中的运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学会手工做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白纸、彩色纸板、胶水、剪刀、彩笔、各种材料做成的鞋子、一段视频、课件。

学习工具:各种制作材料和工具。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段

授课时间:10月25日10月27日——19

活动1:

请看教室里软木板上装饰的各种鞋子,谈谈鞋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板书《有趣的鞋子》。

活动2:

问题:你知道鞋子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吗?不想知道最早的鞋子是什么样子?

播放视频:

鞋子最早出现在五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中。为了保暖,保护脚不受伤害,原始人用兽皮、麻床单、草绳包裹双脚。

问题:最早的鞋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活动3:

让我们邀请学生和老师一起欣赏各种鞋子。(课件)

1.包子鞋,2。滚轴鞋,3。皮鞋,4。靴子,5。花盆底的鞋子,6。景泰蓝鞋,7。综合材料制成的鞋。

引导学生逐屏欣赏,谈论各种鞋子的材料、图案和特点。

活动4:课件展示

不同的季节应该穿不同的鞋。(学生说不同季节穿什么鞋。)这些鞋子是根据季节设计的。

运动时穿运动鞋,放松时穿休闲鞋。这些鞋子是根据不同的功能设计的。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穿不同的鞋。

你还见过哪些有趣的鞋子?

鼓励学生谈论他们在电视和互联网上看到的有趣的鞋子。

指派学生带材料做鞋子。

注: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个课件,里面很清楚鞋子的历史。这个课件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得益于互联网的便利。

第二部分

活动1:

展示老师做的鞋,让学生评论老师做的鞋。(注意引导学生对制作鞋子的方法有不同的想法:从材料、形状和装饰)

老师板书:做鞋的关键点:材料、造型、装饰。

活动2:学生分组讨论。

分组制作鞋子的创意(材料、形状、装饰)。

1.老师将学生分组(四人一组),让学生打开课本《有趣的鞋子》。通过欣赏课本上漂亮有趣的鞋子,小组成员讨论本小组制作鞋子的创意。当学生在讨论时,教师巡回听取各种意见并参与讨论。

2.老师播放了鞋店员工做鞋的视频,要求学生注意做鞋的过程。

3.通过观察鞋子的制作过程,让学生进一步讨论如何成功制作一双漂亮有趣的鞋子(教师提醒学生注意鞋子的结构和制作程序,如鞋面、鞋底和装饰,并形成小组分工合作)。

4.让每个小组提出问题,在课堂上讨论,老师会帮忙引导,讨论,总结。

活动3:学生小组制作鞋子的活动:

四个学生一组开始做鞋,老师巡视辅导。教师在辅导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同的材料被用来制作不同风格的鞋子,例如橡皮泥和布料。2.装修要用心。老师也可以在黑板上提供一些小图案给学生参考。3.鞋底可以用自己的脚做造型,稍微加大。如果材料不够,可以按比例缩放。

活动四:学生作品交流展示。

1.每个小组互相交流、评论、帮助,最终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2.全班同学分组评价并展示了他们的作品。

3.教师在学生自评活动中要注意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参考意见。

老师总结了学生在这节课上的活动。(学生课后注意班级卫生)

注意事项:

按照惯例,我带领初三学生在课前预习下一课《有趣的鞋》,并安排孩子们带上彩纸、橡皮泥等制作工具。孩子们对课本上用纸和橡皮泥做的小鞋很感兴趣。只有上课总喜欢插嘴的小庄一直嘟囔着“纸做的小鞋穿不了。那不是浪费吗?”“你又插嘴了,只要好看就行。而且还可以给娃娃穿。”强势的同行对他进行了报复。“我们男生不玩娃娃!”

他们之间的对话让我灵机一动:我们学校的科研课题是创造教育,我们艺术团的副课题是“让艺术与生活碰撞出创造的火花”。我为什么不在这个《有趣的鞋》项目上鼓励学生把艺术手法运用到实用日用品的美化和创造上呢?

于是我马上用咨询的语气谦虚地问小庄:“请问,用什么材料可以做出对我们来说不太难做的可穿的鞋子?”“呃,嗯,——”我的态度让小庄一下子颤抖起来。“只要用我们冬天用的毛毡鞋垫做鞋底,再用各种布条做鞋面,一定能做出可以在家里穿的软底鞋!这是我的看法。你怎么看?”这个成人般的回答启发了其他同学:“你也可以用羊毛做鞋面!”“我的棉拖鞋鞋帮坏了,我可以用原来的鞋底自己再做一个鞋帮。”“我们家有包装电器的泡沫盒。我要用那个泡沫板做鞋底!”“绑好的丝带也可以当鞋面用!”.“同学们想出很多材料来做鞋子,下节课就来做可穿的鞋子吧!回去找找家里有没有能用的废旧物资。还要想想怎么让自己的鞋子更结实。”

第二节课的时候,孩子们带了很多材料,有的甚至把一个大塑料瓶切成两半做鞋底。因为成衣的目的,很多孩子在制作中也考虑到了防滑措施:在鞋底粘上细绳和圆点.在装饰鞋面的时候,老绢花,蝴蝶结,漂亮的纽扣等等都派上了用场。每个人都兴奋地、小心翼翼地穿着自己的鞋子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我敢说,如果他们只用纸做小鞋子,就不会这么精彩了!

从这堂美术课中,我得到了两点启示:第一,真正的教学过程不能只是死板地按照课本或参考书上预先设计好的方案进行,而应该是一个即兴发挥的过程,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融合,应该是一个创造性的、神奇的、多变的过程。作业的形式不能只按照书上的要求来设置。在实施新课程目标的课堂上,当我们把过程还给孩子时,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认知曲线、思维的放松或情绪的波动。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改变作业的形式,是新时代教师应该灵活掌握的。我们关注的重点不应该是学生是否学到了书本上教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学生的思维是否被激活了。他们的创造力被激活了吗?

2.《美术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采用多种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灵活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将创新理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突出发现、探究、讨论等认知活动,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艺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通过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让我们发扬人的主观精神,敢于发掘孩子的创新潜能,将创新能力转化为具体成果!

主题:手工组包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用绉纸包裹的各种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的认识。

2.学生根据想象和创作,将绉纸球包裹成各种简单的形状,并尝试将完成的绉纸球粘合组合成不同形状的小艺术品。

3.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设计制作三维造型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三维造型艺术的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剪刀、彩纸、胶水等。

教师:彩纸边料、组包模型、实物投影等。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掌握构造原理。积极思考,大胆想象,积极创造。

2.主动参与课堂创作,运用组包的方法,制作一个立体的纸制品。

教学活动设计:第一部分

活动1:

令人激动的经历

1.同学们,你们的课桌上有一袋美味的食物。感受一下。猜猜这是什么?看一看。你猜到了吗?

每人拿一块,看看得到的糖果是不是一样的形状?它们有什么形状?

2.老师在实物投影仪上放一盘糖,学生回答糖的形状(圆柱形、长方形、圆锥形、圆形、正方形)。

3.原来糖有各种形状。现在你可以吃了。糖尝起来怎么样?(很甜)在中国,吃糖意味着祝愿我们的生活甜蜜。

4.我把肚子里的糖吃了,现在想让同学把糖换回来。我该怎么办?桌子上有一个小盒子。里面有一些材料。只要你能恢复糖果的原始形状,就动动脑筋。

5.哇,糖果变回来了!谁来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变回糖果的本来面目的?

你使用哪种包装?(皱纹纸)

摸摸看。皱纹纸给你什么感觉?(很柔软,有褶皱,色彩鲜艳.)

你还用什么其他的包?(橡皮泥、玻璃球、积木……)

同学们,你们真聪明。当你从包不同那里得到什么东西的时候,它又变回了糖果的本来面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做一个团包【展示题目】。

活动2:观察感受

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食物是用面团的方法制作的?(包子,饺子,棕子,元宵.)

我也做了一些。请看一下【实物投影仪展示】

1.这是一个笼子抽屉。什么?(包子)

它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餐巾纸)

看看是怎么做出来的。(很多小褶皱都是折叠捏出来的)

蒸包子的馅料是什么?(请同学打开)

2.【秀叶包】也是馒头。它们形状一样吗?它是什么形状?(像一片叶子)

3.这个盘子是什么?(娇子)

饺子的外在形象,元宝,可以包很多有意义的食物,比如枣、花生、糖等。象征着人们大团圆,吉祥如意。

4.看,桌子上有什么好吃的?(春卷)

老师最爱吃的炸春卷。馅料是什么?让我们把它切开来看看。(老师剖开露出里面的馅)

第三,探索解惑。

1.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群包做出来的。其他种类的物品可以团体包装吗?

【示范】我把他们分在每一组。我们来讨论一下。你是做什么的?它是如何制作的?

2.从每组中选择一名同学谈论你们的讨论结果[物理投影仪显示]

(1)这是做什么的?(白菜)

这是一种蔬菜。它是如何制作的?(一层一层贴,叶子的叶脉用白色餐巾纸搓成条,贴上去)

颜色呢?(叶子是绿色的,叶脉是白色的,和生活中的一样)

(2)你们在讨论什么?(葡萄)

这是一种水果。这串葡萄是怎么做的?(先用紫色绉纸卷起来,然后一张一张地糊)

(3)这么可爱的小姑娘,哪一部分是用团包法做的?(头)她的辫子是怎么做的?(用绳子一段一段绑起来)

那个小男孩在哪里?

(4)这两个是什么?(卡特彼勒)

这两条毛毛虫是一样的吗?有什么区别?(一个是用乒乓球包裹,一个一个粘在一起;一个用绉纸包好,用细绳一个一个系好。)

刚才我们看到很多东西都可以用组包的方法做成,包括食物,蔬菜,水果,人和动物。我们也可以在组包的基础上进行绘画和粘贴。

3.教师示范组包的步骤:

看,老师,这里有一张三色纸。我把三种颜色放在一起。猜猜我要做什么。

老师示范如何制作金鱼:身体内部用绉纸包裹,鱼的眼睛用纸卷起来,尾巴捏几下。

一条可爱的小鱼游过。谁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

鱼爸爸在哪里?看,它胖胖的身体是什么做的?(泡泡球)[给鱼爸爸看]

家里只有三条鱼。鱼妈妈有一双漂亮的凸出的眼睛。它们是由什么制成的?(玻璃球),鱼妈妈比较瘦。她的身体是由什么构成的?(橡皮泥)。

小雨一家人玩得很开心。同学们都知道金鱼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眼睛鼓鼓的,大尾巴)没错,老师只是抓住了金鱼的特性,选择了不同的材料来包裹。

活动4:创作分析

1.现在,请到创意组来制作手工艺品。看,有蔬菜,有人物,有动物,有食物(老师在每组都放了餐桌牌)。你喜欢做什么?学生可以自由分组。

2.分组后,小组同学会讨论你想做什么。

3.学生的创造和教师的针对性指导。

4.每组找一个同学展示你的作品。

自评互评(你都做了什么?什么颜色的?它是用什么样的包装制成的?不像)

老师们可以随意评论。

活动5:扩展和延伸

一个团,一个包,很多东西都变了!看,同学们包装了这么多小工艺品,每一件都很独特,老师也很喜欢。

一团一袋,这是什么?如果我们有任何美好的愿望,只要我们对风信子说话,愿望就会实现。

你看看,这个风信子是什么包装的?(布)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材料是可以包装的。风信子想对同学说一句话:回家再试试!同学们再见!

注:今天我打破常规,给他们看了全国优秀视频班《团饱手工》的光盘剪辑。学生觉得很新奇,听的比一般的东西认真多了。他们可以在将来尝试这种方法。

第二部分

授课时间:11月3日——11月5日

活动1:

观察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和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立体造型艺术,了解立体造型艺术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讨论:1。说说他们给你什么印象?

你能告诉我根据你的理解这些作品是如何制作的吗?

活动2

观察:老师示范如何用皱纸包蔬菜。说说方法(面团,袋子,)

尝试:大胆想象创造,尝试用皱巴巴的纸团包裹各种简单的形状。

活动3

1.通过再次尝试和观察作品,小组讨论了:制作中需要注意哪些点?

感应尖端:

你可以通过揉捏、揉捏、弯曲、折叠,把皱巴巴的纸“团”成各种形状,然后把皱巴巴的纸“包”在外面,固定形状。

Observe在制作之前进行分析,并掌握事物的外观特征。比如老鼠的外形特点是耳朵大,嘴尖,尾巴细长。

需要单独粘贴时,要注意:每个揉皱的纸袋形状的大小变化,粘贴接触面的大小,整个立体形状的重心以及细节的描述。(老师做适当的示范)

游戏:让我们来比赛。哪个团包造型最多,最漂亮?

3.老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好作品。

活动4:

1.评价自己,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1.互相评价,谁的作品最有趣。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原址http://www.lspjy.com/showtopic-46483-2.aspx. 60店

你最喜欢谁的作品?说出他工作的优点和你给他的建议。

延伸和扩展:

1.集体把揉皱纸袋的方法和彩泥设计组合成一套立体的造型作品,在各自的班级里展示。

学生利用旧报纸制作立体纸质作品,根据学生个人喜好涂上不同颜色。

注意事项:

在制作团包的过程中,一位同学建议:绉纸太脆弱了,难道不能用一种做出来后可以长期保存的原料吗?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共鸣。经过头脑风暴和多次实验,我们发现用白色软布包裹棉花,用线系住做成的包子和饺子真的很像。橘布做的春卷和锅贴也不错。所以我鼓励学生回家用布做一顿“大餐”,作为拓展作业。接下来的时间,大家都带了很多“好吃的”,同时,大家都很喜欢可以当玩具的作业。这就是“让艺术与生活碰撞出创作的火花”。

主题:巧手

研究领域:建模、表达、设计和应用。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过了什么,并在此基础上收集各种可利用的材料。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石头、树叶等各种材料加工成各种画面。

3.通过制作,培养学生创新和再造身边事物的能力。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1.课前有没有仔细观察你要展示的内容,有没有找到相应的素材。

2.能否充分利用想象力寻求新的、不同的创意,合理利用各种材料进行组合和创作。

3.活动结束后能否进行合理的回收和分类。

4.美术教学中如何引导观察自然物的学习?

5.研究如何合理利用各种材料开发新的教学内容。

课前准备:

1.老师和学生共同收集各种可用的材料,如树叶、豆子、铅笔屑等。

2.带领学生观察这些材料,并对各种形状、颜色等特征进行简单描述,想象它们代表什么。

课堂教学过程:第一部分

活动1:

引导对所收集材料的长期观察,并根据它们的形状、颜色等讨论用那些材料可以表现出什么。

启发学生利用材料的自然颜色和形状进行创作,教师可以演示几种基本的制作方法,如剪、折、贴、卷、插等。教师还可以通过演示单一材料的制作和多种材料的组合,鼓励学生寻求新的思路和差异。

活动2:

《奇妙的舞台》启发学生学习基本的制作方法,发挥想象力,利用或打破材料原有的形式和色彩,充分发挥其功能,组合或创造,做出构思奇妙、造型优美的作品。

“情感升华阶段”引导学生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用身边的材料,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

3.收拾收拾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整理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重复使用的材料,然后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第三,课后拓展

1.通过交流,自查作品中表现材料的方法,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材料?

2.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来表现各种画面。

备注:今天我们进行了“巧手”评比,班级以竞赛的方式进行,调动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所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同学们都完成了作业。

第二节比赛绘画

时间:11月10日——教学11月12日

活动1:

1.老师,这里有一只小刺猬。你想看吗?

画一幅演示图

2.这只小刺猬可爱吗?(引起学生的兴趣)

你知道它是由什么制成的吗?

看一看,答一答:火柴。

3.你想用火柴做一幅装饰画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火柴贴。

黑板上的文字:火柴贴纸

活动2:

1.展示比赛并分析其特点。

你能告诉我火柴的外观特征是什么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们观察后回答:火柴棍细长,火柴头圆,颜色不一样。

2.画一辆示范自行车,分析火柴的用途。

火柴可以连成一条线,也可以连成一个面,可以根据需要切成不同的长度。比如自行车的横梁可以连起来,而车轮和车座被切成不同的长度,排列在一个平面上,既密集又生动。

3.画一盆花做示范,分析火柴头颜色的运用,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颜色的搭配。

能告诉我每一部分都选了哪些颜色搭配,为什么要这样用?

这幅画的花头是红色火柴做的,叶子是绿色火柴做的,花盆是棕色火柴做的,很像水彩笔画的。

4.您想用火柴粘贴什么图形?你能上来试一试吗?

先让学生拼凑练习,然后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展示,老师指导。

5.教师演示的制作步骤:(学生参与演示)

(1)构思:根据自己的搭配,选择合适的图形。

(2)切割:按图将火柴切成合适的长度。

(3)粘贴:可以用铅笔轻轻打草稿,然后涂胶水完成粘贴。

活动3

学生作业和教师巡视指导

1.操作要求:

根据课本要求,粘贴一张火柴装饰画。

2.指导要点:

鼓励学生根据材料的特点进行创新。

(学生根据火柴的特点交流思想)

活动4

课堂总结

1.展示并评价作业,老师会点评。

2.问题:同学们,火柴是什么做的?(开展环境教育)

学生:树。

老师总结:目前,我国的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人们不断砍伐树木。由于树木的减少,环境日益恶化。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免受风沙,我们应该主动保护有限的森林资源,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

注意事项:

其实有很多新材料可以用在生活中。相反,教科书中列出的种子和铅笔屑等材料很难找到。因此,我让孩子们使用一次性盘子、塑料袋等。这些在家里都很容易找到,去做手工艺品,做了小闹钟,花,小吹气动物等大家都很喜欢的作品。这样学生就可以保存素材时间,开动脑筋制作。

,岂不更好?

课题:变废为宝

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废旧材料。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废旧材料加工成各种物品。

3.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在课前仔细观察了物体的颜色,外形收集了相关废旧材料。

2.能否合理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组合和创造,制作立体造型。

3.能否体会到变废为宝和保护环境的乐趣。

4.能否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合理的回收和整理。

5.在美术教学在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物的研究。

6.如何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开发新的教学内容的研究。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11月15日——11月16日

活动一:

1.启发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能对各种物体的外形,颜色等特征进行简单的描述。

2.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如旧挂历,易拉罐,吸管等。

活动二:

引导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更仔细地观察各种物体,根据其外形,颜色等,讨论用那些废旧材料可以将它表现出来,并使其具有立体感。

可适当分析几种物体的立体造型,示范几种基本制作方法,如卷,插,支撑等,教师还可通过半立体的圆等较特殊的立体造型,让学生领会多种立体造型表现法。

活动三:

“奇思妙想阶段”,启发深长在现有事物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打破物体的原有形态,充分发挥身边废旧材料的作用,进行组合或创造,制作一伯立体的工艺品。

“情感升华阶段”,引导学生懂得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制作出立体的工艺品来美化身边的环境,是一个一举两得的环保好方法。

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来整洁。

课后拓展

1.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的方法来表现各种物体的立体造型。

2.在生活在,我们应仔细观察,将各种废旧材料变废为宝。

札记:我向学生们展示了历届学生们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工艺品,孩子们看得目瞪口呆。我告诉他们这也是三年级的同学做的,只要肯动脑,你们会做出更好的。受到了鼓励,孩子设计的思路非常广,效果图画得很好。我很庆幸自己积攒了这么多的学生作品,这些积累工作永远有效。

第二节

施教时间:11月17日——11月20日

活动一:

(出示范例)

l同学们,这件工艺品漂亮吗?(漂亮)

l这件工艺品表现的是什么形象?(人物)

l你们能不能看出这件工艺品是用什么做成的?[可让学生用手摸一摸]

[学生小结]

那么,这些材料是从哪里来得呢?[学生自由猜]

小结:这么精美的工艺品都是用一些废弃物做成的。

活动二:

1.材料展示:

在平日的生活中很多物品用旧之后都会被我们丢弃掉,你能举例来说一说吗?[学生交流]

你今天都带来了哪些废旧物品?[学生展示]

2.分析:

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废弃物都是什么形状?都有哪些颜色?[分析造型与色彩]

3.构思练习

[讨论形象的组合与材料的选择]

出示几样大小不同的废弃物,请学生进行联想并把自己的想法画一个简单的草图。

交流构思情况,并提出自己的意见。[鼓励学生大胆的谈出自己的感想]

[出示形象]

谁来帮老师设计一下,这个形象的每一步我都该选择哪些材料最合适?[学生交流并可以动手来试一试][鼓励学生大胆去研究、试验]

4.制作步骤

通过刚才的交流你是否也能将自己手中的废弃物来设计一下使其变废为宝呢?

我们应该按照怎样的步骤去进行制作呢?请同学们分组交流拿出制作方案来。

请学生进行小结。

5.欣赏

课本中就有许多运用废旧材料进行制作的工艺品,请大家来欣赏一下,看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小结:我认为在这些工艺品中一些小的装饰运用的十分巧妙,真实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都可以运用什么材料来做小的装饰呢?[学生交流]

活动三:

我要开一个工艺品商店,我这个工艺品商店出售的可不是一般的工艺品,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用废弃物来制作而成的。而你们就是这些作品的设计师,好,就请大家快动手吧。

l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几个人完成一件作品。

能力弱的同学可以进行临摹制作,也可以制作的形象简单。

[放音乐]

小结:

今天是我们工艺品商店开业的日子,请大家来当顾客选择你最喜欢的工艺品。[评析]

札记:

评价时我说:“如果不知道我真不相信这些工艺品是利用废弃物制作而成的,由此可见每一样东西只要我们能留意加以精心的设计就能将其变废为宝。”这句有些夸大事实的话学生却很爱听,因为老师肯定了他们的努力。所以说,有时教师的一句话,可能成为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催化剂,也可能成为毁灭剂。

课题:梦幻中的城堡

施教时间:11月22日——11月23日

领域: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及有创意的角色模仿,启发学生对城堡展开想象。通过对动画片的欣赏,开拓学生思路。

2.指导学生用各种材料采用折,剪,镂,绘制等方法,创作出富有个性特点和形式感的新颖城堡。

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交流活动,敢于说出自己对设计作品的感想。

2.是否积极动脑,大胆构思,创作。

3.是否能充分利用各种材料。

4.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研究。

5.如何突破常规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运用各种表现方式进行创作。

教学实施建议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好提供给学生的彩纸,线,橡皮泥,KT析,像塑板等各种材料,及欣赏用的动画艺术作品。

2.学生准备一些废旧盒子和其它材料。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

让学生扮演国王与王后,王子与公主,并且分别夸张地描写自己城堡的外形,他们想对自己的城堡进行改造请“大臣们”(学生)为他们出谋划策。

让学生分小组相互交流自己对城堡的理解与想象,“大臣们”(学生)根据自己对城堡的理解与想象,交流设计想法和表现的形式。

活动二:

肯定学生的大胆构思,激励学生打破常规,自由地创造和表现。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创作,通过大胆的想象与构思,用剪,镂,折,贴,画等制作或表现的方法,表现一幅较抽象的画面。

在作业过程中,指导学生设计的形式要与使用的材料相适合。

展出制作完成的深长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自己设计的作品,收拾和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活动三:

1.积极指导学生如何去欣赏动画片中的城堡,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

2.鼓励学生根据生活与学习中各种有趣的内容,采用变形与夸张手法进行创作,也可以收集各种材料尝试作,学做小艺术设计学。

教学参考资料:

卡通片,动画片,中外童话彩绘书籍。

札记:对于这个课题,孩子们比较感兴趣,但具体制作时由于又要剪又要刻,孩子们就感到有些困难了。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我把一张彩卡纸反复的折然后在折线的两边飞快的剪几刀,打开后一折,几个漂亮的小窗子就“变”出来了。“老师你怎么变的?”“我看出来了:把纸一对折,在折线两边剪,就不用刀子可这么麻烦了!”这个发现使孩子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加紧“添砖加瓦”。

课题:我设计的自行车

领域:设计 应用及造型 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

2、培养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在创作中体验设计自行车美感,在创作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

教学难点:

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自行车。

教学准备:

师:各种自行车的图片资料。

生:绘画工具及一些吸管、废光盘之类的材料。

第一课时

施教时间:11月4日——11月26日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欣赏与探索:

1、展开作品: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自行车的共同点是什么?

请仔细观察和思考:它们的基本形是什么样?都有什么用?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及时鼓励学生,并适时进行小结。(都有车头—像T字—掌握方向、轮子—圆形—行走、坐垫—坐、脚踏板—引导轮子滚动)

2、再次欣赏课件中的自行车,进行讨论、交流:

(1)请先知道的同学谈谈自己的发现。

(这些自行车与刚才所看到车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点)

(2)其它同学可提出不同的意见。形成交流的课堂局面。

师:及时鼓励学生,并适时进行小结。

活动二:

1、总结学生发言,并进行简单范画:

师:真好,通过小朋友们的观察,大家发现了,不管什么样的自行车都有个扶手、轮子、坐垫、脚踏板,可是它们的外型却可以多种多样的,只要美观大方、好用就能让大家喜欢。今天我想请小朋友们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设计一辆多功能的自行车。

2、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

师:在当一名小设计师前,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设计自己的自行车。瞧他们设计的自行车根据需要都做了不同的改变,还进行说明。

活动三:

师:小朋友们,我们都知道自行车的基本构造,想不想马上动手制作设计一辆吗?拿出你们的画笔,开动自己聪明的脑筋,画出一辆和其他人不一样的自行车。比一比谁的作品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活动四:展示、评价、反思:

1、对台上的作品进行评价。师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赞扬优点,提出建议。

2、如果再设计一次,你将在那些地方进行改进?

拓展:

今天我们初步学会设计自行车,下节课我们来动手制作自行车看看生活有哪些物品适合制作成一辆自行车,请大家开动脑筋准备一些材料。

札记:说实话现在城市里面骑自行车的人太少了,所以当我让孩子们回忆自行车的外形时,竟没有几个能说出来的。还好,穆乃善老师有辆自行车,我带着学生们到车棚里好一顿观察,学生们终于了解了自行车的主体框架结构,带着收获回班创作去了。我不禁感叹:时代的发展太快了,也许用不了几年,课本上就会出现“我设计的私家汽车”“我设计的私家飞机”了。

第二课时

施教时间:11月29日——11月30日

活动一:

1、请同学们谈谈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说一说自行车的结构,组成部分。

2、根据手中的材料说一说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并且谈一谈要怎么利用这些材料。

3、欣赏课本范图,讨论制作步骤。

活动二:

作业要求:

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组制作的最好。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活动三:

作业展评,让学生参与评选,评一评:

1、哪一组制作的应用的最好。

2、好在哪里?

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卫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札记:用易拉罐做自行车的孩子普遍遇到了切割困难的问题,幸亏我带了一把大刀子,这节课我们一起忙着,即做好了,又增进了师生感情。

课题:星空de联想

施教时间:12月1日——12月3日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课前查询资料了解宇宙特点,相互交流启发想象,通过欣赏一些科幻片,开拓学生思路。

2、指导学生用刮蜡的绘画技法和表现形式。创作出富有个性特点和形式感的星空图。

教学准备:

学生:小刀、已涂蜡的纸等

教师:大图画纸、宇宙的图片、录像资料、电脑等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大胆想象,积极创作。

2、主动参与课堂创作,运用新的技法作画.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

引导阶段:

1、同学们,看老师今天有什么不一样 象什么 (戴黄颜色手套)

2、天空中除了星星还有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星空到底是什么样?(出示课题)

活动二:

1、说说你搜集到哪些星空的资料?(学生展示)

2、怎样才能到太空去呢?

3、出示杨立伟的照片,请学生说说杨立伟的事迹。我们向杨立伟叔叔一样到太空看看。好不好!(播放火箭升空及太空资料)

4、太空中还会有什么星?还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5、老师也搜集到了许多星空的图片资料,一起来欣赏。

活动三:

1、同学们,拿出事先做好的蜡纸。谈纸特点。应该怎样创作?

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活动四:

小结:

教学札记:

这种刮蜡的作业纸特别不好做,如果将此课定为只一节课完成,连作业纸都干不了,接近期末,加课时是不行了。所以在上完第一个班以后,我毅然决定让另外两个班在课前制作这种作业纸。趁着中午休息,我到班里简单介绍了刮蜡纸的做法,布置学生提前回去做。到了上课那天,大家带来的作业纸果然都很好用,刮出的作业效果也不错。

课题:新颖的电脑

施教时间:12月6日——12月7日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造型新颖的电脑模型。

2.指导学生利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电脑模型进行简单的装饰。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鼓励学生动脑大胆想象并采用与别人不同的创意与造型。并能够将绘画与其它造型方法结合,共同运用于电脑模型的装饰美化。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彩卡纸、彩泥等制作材料,各种绘画制作工具、范作。

学生:纸盒、彩色纸、彩泥等制作材料、工具。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

打开教室电脑,通过操作展示自己班的班级主页。通过师生对话突出电脑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板书课题)

学生起来说说自己见过的和听说过的新型电脑。

活动二:

课件展示电脑的发明和发展,展示多种新型电脑,激起学生创作欲望。

展示一些造型新颖的电脑模型作业,激发学生浓厚兴趣。

活动三:

将范作发到各组,引导各组同学近距离观察作者是如何运用废旧材料来制作新颖的电脑的。

各组汇报观察的结果。通过学生和教师的讲述,了解示范作品的设计思路与造型特点。

活动四:

教师以清晰的演示,说明几种造型鲜明的电脑模型的具体制作方法与步骤。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制作出一个造型新颖、奇特的电脑模型,采用画、撕、剪、拼贴等造型手段将电脑模型装饰美化。

小组讨论自己准备用什么材料、怎样做电脑,是合作还是自己做。

活动五:

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的创意,同时又要仔细认真地制作。

引导学生想方设法突破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和造型特点,还要改变单纯用绘画装饰的形式,将绘画与纸工或其它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作业指导要点:

1.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指导,让学生尽量利用身边收集到的材料来进行构思和创意,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找到材料的特点和相适应的制作装饰方法。

2.学生观赏示范作业或其它资料,无形中会产生一定的框框。所以教师还必须设法让学生突破示范作业的构思和现有装饰美化的手法,要求学生做出构思独特的电脑模型。

将完成好的作业展示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并分小组比比谁的电脑模型设计最奇特,制作最精美,装饰最美观。

活动六:

收拾与整理

活动七: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课后拓展:让学生回家改进电脑模型的设计创意,并进一步制作得更精细完美。

通过对多种材料媒介的利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研究。

札记:

电脑是学生们很熟悉的东西,所以做起来是得心应手,但在创作方面就比较差了,很少有独特的作品出现,这也许是思维定势箍住了学生的创造力。

第17课课题:电脑美术

领域: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施教时间:12月9日——12月10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在Windows图画程序中绘制简洁的图案。

2.指导学生采用Windows图画程序进行复制,粘贴,组成一幅四方连续纹样。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在绘画程序中绘制简洁的图案。

2.指导学生利用画图程序进行复制、粘贴,组成一幅四方连续纹样。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电脑演示示范作品以及电脑软硬件设备。

2.教育学生要爱护电脑设备及专用教室的教学设施。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

做好学生进电脑室上课的组织工作,安排好每位学生的座位及上机的电脑,确保电脑能够正常运行。

复习学过的Windows画图程序的*作方法及本课的图案设计,排列,重复等造型知识内容。

活动二:

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电脑设计和制作的四方连续纹样优秀作品。

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活动三:

教师以清晰的演示复习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当场演示电脑绘画中图案绘制,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创作方法,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和掌握。

教师演示并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一些翻转和旋转,拉伸和忸曲等变化的电脑绘画方法和*作。

让学生随意地使用一下软件中的各种工具,进一步掌握绘制,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动作。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电子画笔和颜色,通过想象与构思,利用工具箱中各种工具,设计并画出一个有趣的形象。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的动作,制作出有独特情趣的四方连续纹样。在作业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和绘制。

作业指导要点

1、上机打开电源,操作电脑进入Windows画图程序。

2、用左侧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先画一个矩形,再用画笔等工具在矩形中进行简单的纹样创作,点取油漆桶,刷子等工具进行上色*作。

3、点取选取工具在画面上选择对象,接着在编辑菜单中点击复制,便可复制对象到系统剪贴板。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在屏幕上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按照现正确的步骤安全地关闭电脑,整理桌机,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积极寻找上机的机会,去试用更多的工具和技巧,进行生动有趣的电脑造型活动,更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绘画技能。

教学参考资料

电脑绘画的彩色输出:

在电脑在完成了绘画作品后,除了让其在屏幕上显示外,恐怕我们最想做的还是把作品变成一幅活生生的彩色图片。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依靠电脑输出设备,目前常用的彩色输出设备有以下几种:

1、彩色喷墨打印机:这是最常用的输出方式,“喷墨”这个词清楚地解释了这种打印机的工作原理。一束极细的墨水喷到介质上就是一个像素。喷墨打印机不公有墨,还有喷头。喷墨技术使用很广泛,从小型彩色打印机到大型彩色喷绘机都可以应用。喷墨设备的优点是经济,迅速,适合在平面介质上打印。

2、热蜡打印机:热蜡打印机使用有彩色的色带把颜料转移到输出介质上。成像头产生的热量使蜡熔化到介质上,形成鲜艳明亮的色彩。这种热蜡打印机一般为专业图像或广告商的设计输出使用。

3、彩色激光打印机:彩色激光打印机用迅速产生高质量的彩色图像输出。这种打印机使用激光和干颜料生成图像。激光把颜料加热固定在输出介质上。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最大缺点就是价格太高。

札记:

电脑美术每学期都有,但着重点不同,象本次电脑美术就是四方连续为主,可以以“我的花布最漂亮”为题来进行作业设计。但由于没有打印机,作业效果的展示显得有些苍白。

第18课课题:会响的玩具

领域: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施教时间:12月13日——12月15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会响的简易玩具。

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及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是否积极地动脑筋大胆想象并采用与别人不同的创意与设计。

2.是否能够将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共同运用于玩具的装饰美化。

3.是否对想象创意,设计制作表现出高昂的热情。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竹筒,木片,毛笔杆,塑料小瓶,彩色纸等材料,各种绘画制作工具以及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一些包装纸盒,竹筒,木片,毛笔杆小瓶罐等材料,铅笔,蜡笔,彩色水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绘画制作工具。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

展示一些会响的玩具示范作业,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示范的玩具会发出声响。

活动二:

1>教师讲述几种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

2>教师以清晰的演示说明几种用竹筒,木片,铃铛等材料制作成会响的玩具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活动三:

鼓励学生用找到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一个会响的小玩具,采用画,剪,拼贴等造型手段将玩具装饰美化。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与设计。要认真仔细地进行制作。

作业指导要点:

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玩具发声的原理。要让学生结合手中的材料找到合适的发声方式,并设计出美观的造型。要加强在这方面对学生的引导与培养,这是本课教学的核心所在。

学生观赏示范作业或其他资料,无形中会形成一定的思维框框。所以教师还必须设法让学生突破这些框框,鼓励学生做出有独特创意的玩具。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并分成小组,比比谁的玩具发出的声音更响,更优美动听。

收拾与整理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课后拓展

让学生回家改进会响的玩具的设计创意。

如何引导以材料为媒介结合科学原理进行创意,设计的研究。

通过设计与应用课程如何培养深长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研究。

札记:我在学校图书馆找到了一本《教室布置——作品篇》,里面介绍了怎样用双面胶带的内芯来做响铃手镯,我把它教给了学生们。孩子们高兴极了:双面胶带的内芯终于派上用场了!这才是真正的变废为宝呢!

第19课课题:美术小记者

领域:综合,探索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简单的摄影知识

2.指导学生模仿记者进行采访活动,了解美术记者的工作内容和具体的工作流程。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策划,采访,编辑和展示活动,感受美术记者工作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是否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过程,敢于进行拍摄和采访实践,并乐于与他人合作。

2.是否能够掌握照相机的基本*作方法,拍出符合采访内容,有初步构图意识的作品。

3.是否对资料整理,编辑,展示工作产生兴趣,能在某一环节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必要的摄影和采访工具,图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

2.学生分组准备采访的内容以及相应的器材。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12月20日——12月23日

活动一:

做好分组采访的组织工作。

导入此课的内容,传授美术记者的工作过程和具体要求。

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图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兴趣。

活动二:

教师讲述简单的摄影知识,以清晰的演示说明怎样进行摄影,怎样进行采访活动。要注意消除学生对摄影实践的惧怕心理。

要讲清照相机上常用部件的*作按钮的名称及功能,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可以让学生先模拟使用一下照相机。

活动三: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组员共同拟订采访内容及活动计划。

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采访和摄影活动。

札记:现在的孩子真是了不得,他们设计的问题很有深度,居然还有针对老师的“如果让你重新选择职业,你还会当老师吗?”可见他们对生活和社会的认识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能再把他们当小孩子看了。

第二节

施教时间:12月27日——12月29日

活动一:

按照计划内容对采访记录资料,照片资料进行整理编辑。鼓励学生通过集体构思设计,选定喜爱的色彩和排版形式,利用各种材料工具,制作出一幅生动有趣的,图文并茂的主题性展示作品。

活动二:

学生整理,教师指导。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和制作。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课后拓展

1、鼓励学生积极地寻找进行拍摄,采访实践的机会,去创作更生动有趣的形象,报道展示更有意义的事物

2.利用模拟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具体能力的方法研究。

3.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某一主题或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

教学参考资料

摄影其实是一种记录影像的技术,进行这种技术的工具就是照相机。照相机是一个不透光的盒子,作用是控制光线的进入,使胶卷产生不同程度的曝光。照相机包括机身和镜头两个部分。机身内置快门来决定胶卷进行曝光的时间,快门其实是一个掩盖胶卷的机械装置,在进行曝光时按照所设定的时间而打开,让业自镜头的光纪录在胶卷之上,而镜头则是一些光学组件,用以结集光线,在胶卷上造像。相片影像的优劣取决于合适的曝光(还有构图,色彩等等),相机快门负责曝光时间,而镜头不单有对焦的功能,更重要是用可调较的光圈来决定光线量,再配合快门决定光线投射在胶卷上的时间,产生一个受控制的曝光过程,即是一个拍摄过程。而胶卷刚记录下影像,通过冲洗,扩印等工序,便最终得到拍摄所要的照片资料。

札记:在分组下去采访时,有一个组三位同学推来搡去的迟迟不见行动,我问他们怎么不行动?他们说:“我们三个都很害羞,不知道该由谁去说。”我鼓励他们设计好问话稿,然后一人问一句,每个人都要锻炼自己。不一会儿他们回来了,红着脸说:“张张嘴也没有多难嘛!”

课题:迷人的动画片

课时:1课时

施教时间:12月30日——1月5日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欣赏动画片,使学生了解动画片的不同类型。

2.在欣赏各种动画片的同时,使学生了解夸张与变形是动画片表现上最主要的特征。

3.在欣赏动画片的同时,还使学生了解动画片的制作过程。

教学重点:

了解动画片的类型以及最主要的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动画片夸张变形的特点并能用学过的美术技法创作或表现一个动画形象。

教学准备:

教师:教师收集国内外各种动画片的资料,制成课件。课前发给学生“动画城”的请柬。

学生:课前收集动画片的资料供上课时讨论。完成请柬后面的调查报告。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

教师用课件创设出“动画城”的情境,迎接学生

“欢迎大家到动画城来做客,看,KT猫在招呼小客人们一起去看‘迷人的动画片’呢!”(板书课题)把你的请柬拿出来摇一摇跟她打个招呼吧!”

活动二:交流、探究

“你昨天收到KT猫送你的请柬时,心情一定很激动吧?KT猫在请柬的背面还给大家留了一项小任务呢,咱们现在就来向KT猫汇报一下吧!

课件出示三项调查任务:

“1.你的爷爷奶奶小时候看过动画片吗?2.你的爸爸妈妈小时候最喜欢的一部动画片是什么?3.你都看过哪些动画片?最喜欢的是哪一部?”

请学生交流一下自己的调查。

教师总结:“看来动画片也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的。爷爷奶奶小时候虽然没有动画片看,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办法让图画动起来,想知道是什么办法么?”

教师展示一本小小动画书“这样一本画满画的小书,快速的翻动起来,真的好像画面动起来了。这就像《动画城》的广告中说的:“五十年代,动画在纸上”。这个小本子里面有什么奥秘呢?咱们来研究一下吧!”请学生翻翻看,讨论一下,再汇报一下讨论的结果。

教师总结:“把一张张有细微变化而且动作连续的画钉在一起,通过快速的翻动就会产生‘动起来’视觉效果。动画片就是利用这种原理制作的。”放课件“比如《大闹天宫》里孙悟空独闯瑶池喝闷酒的一个镜头,就是画师们画了这样15幅连续动作的画面(展示),再经过上色、画面合成、一幅幅的拍摄,经过剪辑就成了这样的一组动画片了。(展示)你们看,拍摄一部动画片要花去制作者多少的心血呀。”

活动三:感受、体验

“这么有趣的动画片,你知道是谁发明的吗?”

“让我们听KT猫来介绍一下。”(课件展示动画的发展)

(画外音)动画片最早诞生于法国。1877年,巴黎的光学家兼画家E.

雷诺根据“视觉暂留”的原理制成一种新的玩具活动视镜。电影发明以后,1906年,美国的J.S.勃拉克顿摄制了第一部拍摄在胶片上的动画电影,从此动画电影在美国首先发展起来。

W.迪斯尼可以称为美国早期最有代表性的著名动画艺术家,他的大量作品,不仅在美国,在世界上都很有影响。

(下一屏出示迪斯尼照片)话外音:迪斯尼从少年时期就酷爱动画艺术,但早年创业很不成功,最困难的时候他曾经睡在别人家楼梯拐角的地方,孤独的他常把面包分给老鼠吃。所以他把老鼠的形象加以夸张变化,于1928年创造了世界动画史上最有名的一个卡通明星,同学们,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课件出示米老鼠的形象。

教师:其实早在大家的爷爷奶奶小时候,就已经有动画片了,只是那时候动画片是在电影院里放映的,而且不是一般人家能消费得起的。

课件展示:上世纪三十到六十年代迪斯尼又创造了“唐老鸭”、“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木偶奇遇记”“小飞象”等一系列受到小朋友喜爱的动画片。这个时候日本、捷克等国家的动画片也发展起来。(课件出示《阿童木》《巴巴爸爸》《蓝精灵》《鼹鼠的故事》《花仙子》《聪明的一休》的图片)这些都是大家的爸爸妈妈小时候看到的外国动画片。

“KT猫还给大家提了一个问题:你都看过外国的哪些新的动画片?”

学生说说自己看过的外国动画片。

课件展示近年来经典的外国动画片图片。

现在你看到的动画片和爸爸妈妈小时候看的动画片有什么不同呢?咱们来比较一下吧:(课件展示最早的《白雪公主》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说:爸爸妈妈小时候看的动画片多数是用勾线平涂的方法画的,(九十年代初的《狮子王》片断,)随着绘画材料和技法的进步,动画片中的色彩越来越细腻、富有变化。(最近的《海底总动员》、《精灵鼠小弟》片断)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使动画片中的造型逐渐向三维立体形象发展,甚至动画人物可以和真人同时出现在画面上。

“国外的动画片大家都很熟悉,那中国的动画片你看过多少?”学生回答。

KT猫介绍:中国动画开始于1920年。动画先驱万氏三兄弟从中国的走马灯、皮影戏和美国卡通中得到启发,试制动画广告片。1926年完成了他们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你知道吗?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动画片是1961年中国摄制的《小蝌蚪找妈妈》。

“想看《小蝌蚪找妈妈》吗?KT猫有一个要求:你要仔细观察:这部动画片和我们常看的动画片在画法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课件展示《小蝌蚪找妈妈》片断,学生带着问题静静地观看。

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教师总结:“这部片子是用国画中水墨画的形式表现的,中国特有的水墨动画片,曾引起西方国家、港台等地动画界人士的赞叹。动作细腻,感情含蓄,完全是中国格调的动画片,和狄斯尼卡通片中的趣味迥然不同。”(板书:水墨片)

“中国动画的形式多种多样,下面KT猫还要请大家看一些动画片的片断,先看那一部?不过KT猫还是要求大家边看边想,这几部动画片分别是运用了那种美术手段表现的?”

教师点击链接放映《神笔马良》、《刺猬背西瓜》、《小鸭呷呷》三部动画片,通过感知让学生分析它们分别是是哪一种类的动画片。”(板书:木偶片剪纸片折纸片)

这些都是爸爸妈妈小的时候爱看的中国动画,有一些咱们也看过。课件逐幅展示几幅七、八十年代经典国产动画片的图片《张飞审瓜》(这是哪一类的动画片?对剪纸片,)《哪吒》《三个和尚》(这部作品整篇没有对话,完全靠音乐来表达人物的感情)《雪孩子》《老山道士》(这是一部什么片子?木偶片)《黑猫警长》。再播放几部动画片来表现中国动画的发展。(阿凡提、大闹天宫、九色鹿、牧笛、葫芦娃、现代三维技术制作的《宝莲灯》)

活动四:创作、评析

“看来你们都很喜欢看动画,那能不能告诉我你们为什么喜欢动画片吗?”

通过举例请学生谈谈动画形象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夸张与概括是动画片表现上最主要的特征。(板书:概括、夸张、想象力)

大家这么喜欢动画片,想不想运用咱们学过的美术手段来表现一个动画形象呀?小组讨论一下,你们组想表现什么动画形象?准备用什么材料来表现?准备合作还是自己制作?

小组讨论,汇报。

KT猫希望大家在制作的过程中一定要表现好动画画形象的特征,要是能自己创作一个形象就更好了!

学生在《动画城》主题曲中制作,教师指导。

展示作业,请各组代表上来谈谈自己组的创意,再次强调动画形象的特征。

活动五:拓展

放课件:学生用数码相机拍摄的自己制作的小动画。希望同学们回家也来试一下。

今天我们和KT猫一起在动画城度过了美妙的四十分钟,KT猫希望你能经常到动画城来作客,并且把你的新作品带来。现在让我们跟她说再见吧!

札记:新的《美术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尝试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并进行交流。信息技术在本次教学和学习中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动画片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动”,如果像以往的欣赏课那样只是针对书上的二维画面进行欣赏、评述,无异于纸上谈兵,根本感受不到动画片的精妙之处。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以西方动画的发明、发展和国产动画的发明、发展为两条主线,通过播放动画片的片断,以直观的效果引导学生欣赏、感受、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动画片所具有的风格特点,了解动画片的发明、发展,以及动画形象的特征,可以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您推荐

素描伏尔泰课程视频(素描伏尔泰教学视频)

教案课题:伏尔泰明暗课次3课次课程分类石膏头像练习授课对象12岁以上班级中级C关键词明暗重点:伏尔泰明暗关系的理解难点:如何用线条来表现卡拉卡拉的明暗教学目标1.知识点目标:①了解伏尔泰的明暗关系。②认识伏尔泰明暗交界线的穿插关系。2.技能

2022-12-16 05:13

三年级黑与白美术教案图片(三年级上册美术第六课黑与白怎么画)

《黑与白》教案 教学目标:https://www.shimengyuan.com/nianji/717.html1、学生欣赏优秀的黑白画,通过观察、比较,了解黑白画的独特形式和美感。2、启发学生进行有创意的黑白画表现。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2022-12-16 05:12

四年级上册美术画家的调色板课件(四年级美术上册画家的调色板教案)

画家的调色板一、教学目标https://www.shimengyuan.com/nianji/719.html【知识与技能】了解色彩中复色的知识【过程与方法】利用水粉色将间色与间色,或三原色不等量相混合,体会复色的丰富色彩变化。【情感态度与

2022-12-16 05:10

速写教案(人物速写教案教学设计)

作者语随着各大省份和院校开始越来越多的注重速写这个科目,速写在学生的课程训练中也占了越来越大的比重,同时也因为速写科目的系统化在很多地方目前都是空白的,很多学生在接触这个科目的时候并不知道从何下手,也很难找到系统的教学课件知识;为此,我进行

2022-12-16 05:09

小班美术教案(小班美术香蕉教案)

活动目标:1、观察了解香蕉主要特征,能大胆、自信地画出各种形态的香蕉。2、在游戏情境中快乐涂鸦,发展创造力。3、体验快乐涂鸦带来的成功感与愉悦,提高对美术的兴趣。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活动准

2022-12-16 05:08

魏晋南北朝美术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发展的新特点)

一、绘画艺术(一)魏晋画家1、曹不兴曹不兴,东吴画家。他是最早享有盛誉的一位画家,被称为“佛画之祖”,他的画被列为“吴国八绝”之一。曹不兴与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并称为“六朝四大家”,还有一种说法,把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并称为“六朝三大家

2022-12-16 05:0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