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无忧自考网!

中国音乐国家队都有谁(音乐界国家队都有谁)

更新时间:2022-12-17 18:03:16作者:艺考之家

文|令狐博光2022年快完了。今年国内流行文化领域因为“疫情”遭受了非常严重的打击。其他方面我就不提了。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国音乐。今年的华语乐坛其实挺有意思的,说起来也挺热闹的,就算不能说不。

中国音乐国家队都有谁(音乐界国家队都有谁)

热闹的意思是大家口口声声说现在的华语乐坛不好,怀念以前的华语乐坛。因此,今年许多知名音乐人都发行了新专辑,包括周杰伦、邓紫棋、汪峰、薛之谦等,雷、陈奕迅和林俊杰也发行了新歌。但是,这个成绩并不是说完全不好。汪峰和薛之谦的新专辑成绩更差。周杰伦的《最伟大的作品》和邓紫棋的《启示录》刚出的时候还挺热闹的。他们的人气,热搜,讨论等等都不错,但是你看现在还不到半年。

别说这就像他们以前录一首歌,然后在街上放几个月。从那以后你就没上过音乐榜。而且今年的短视频神曲也不那么火了,而往年如火如荼的音乐综艺,你有没有发现今年也不行了?至少,赢得新人是严重的失败。结果是《浪姐3》赢王心凌,《时光音乐会》 《声生不息》赢港台歌手,都是炒冷饭。

关于中国音乐不行的原因,我个人写过很多次,但之前都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写的。这一次,写下另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基础。

没有周杰伦不行?华语乐坛的没落从来不是周杰伦华语乐坛没落的根本原因。除了录音时代的崩溃,新的数字音乐时代和短视频时代改变了音乐传播的形式。目前主流的普通观众是快消失的短视频神曲,而互联网电视的主流年轻观众是各种电视节目的娱乐综艺和偶像明星。第一,成熟的音乐产业链很重要。周杰伦和现在的华语乐坛是两个时代。

周杰伦处于港台唱片时代的尾部。在唱片时代,听歌的群体只有少数。从年龄结构来看,以初中生和大学生为主。这些群体消费能力强,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所以唱片公司推出新人新歌,主要是针对这些人的。以后的工作方式和娱乐方式会更多,再加上事务繁忙,没有精力、没有意志、没有动力把时间花在听歌上。往往是持续的习惯,比如之前听谁的,后来听谁的,或者类似的歌。

90年代港台流行歌曲进入内地,上一代人也不习惯。他们习惯了适合舞台表演的主旋律歌曲,认为港台歌曲是爱情和亲情的颓废之音。大部分人的音乐喜好会在十几二十岁的时候变得固定。所以唱片公司会自动忽略这些受众的需求,反正他们的购买力也不强。

现在每个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机。原来听唱片的那群人变成了小众,所以不适应。他们鄙视的歌,真的有人在听,但不是他们自己一批人,比如他们的上一代,比如他们的下一代,比如那些底层的普通人。歌味的变化,其实是时代的演变。从党歌到唱片再到网络歌曲,收听渠道的变化对歌曲风格影响很大。需要听唱片的听众真的要掏钱,对歌曲的风格、质量甚至曲目、长度都有很高的要求。

现在互联网和短视频时代,靠歌曲赚钱已经不是主要目的了。需要的是旋律,辨识度,唱功,在极短的时间内吸引人的注意力时间。需要的是爆款,然后通过带货和广告可以收回成本。相反,歌曲的质量退居其次。音乐公司首先追求的是商业化,他们会研究能从谁身上赚钱。

可惜观众越挑剔越难伺候,消费越理性。靠它们赚钱不容易。任何一首歌都需要赚钱,只是赚钱的方式不一样。有些歌手靠卖歌,想听我的歌就得买。有些人更喜欢免费播放。只要他们成名了,也可以通过商业演出等其他方式获取利润。第二,中国还没有成为发达国家,人民生活水平还不够,艺术教育水平还不够。

中国平均音乐素养太低,听中国独立音乐的人都知道。中国现在的独立音乐,无论是音乐风格、音乐水平、音乐艺术都比以前丰富了十几倍,但是真正好的音乐没人听,根本火不起来。普通观众在看短视频,年轻观众在追着偶像跳舞,8090后群体疯狂怀旧。

国内的文化艺术环境那么差,说实话,照顾大众的听感和音乐本身是有冲突的。人们可以更多地关注普通人无法关注的东西,比如音乐的层次感,每个声部、和声、乐器编曲都在做什么,歌曲的这一部分使用了哪些技巧,和弦是如何连接的等等。

当我听到优秀的音乐时,我会感到很棒,很满足。短视频神曲我一秒都听不下去了。音乐是没有价格的,但是有利有弊。只是有音乐基础的人可以从比普通人更多的方面来欣赏音乐。普通人对音乐的理解是一首好歌听起来很好听,但这其实对音乐是不公平的。对于对真实音乐有一定鉴赏能力的听众来说,一定要更加了解理论基础、理念创新、技术进步三位一体的重要性。

为什么觉得欧美和日本pop强?一个是背后有成熟完善的音乐产业,一个是有支撑音乐从上到下、从内到外持续发展的音乐理论基础。不然为什么音乐行业这么强?这绝不是某个音乐人或者某个大神一个人的事。

14亿人,八大音乐学院?但是,华语乐坛出不了下一个“周杰伦”。有些人可能会问我们,唱片业的消亡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大陆人口这么多,有八个专业的音乐学院,这样的音乐理论基础不是很强吗?为什么不能有下一个周杰伦什么的?学术上从真正的音乐学院作曲系学来的东西,大部分都和流行音乐无关,比如无调性音乐,微分音乐,这些对于普通人来说比较难懂,晦涩难懂。

一方面,他们在研究这类音乐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拓宽音乐的边界,不断创新产生新的思想,而不是服务大众。就像现在的科研项目并不都是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弦理论等前沿理论物理对人们的生活有帮助吗?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它对我们的生活没用就停止研究它。

流行音乐的定义是不用学习就能演奏和欣赏的音乐。着眼于它的商业属性,说明这类音乐的门槛很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优秀作品的标准不高。相反,随着音乐产业体系的不断发展,各种理念的应用也越来越成熟和完善,对优秀作品的要求和标准也在不断提高。有些类型的音乐风格比较小众,对创作者的专业能力和音乐素养也有很高的要求。这种音乐在欣赏的时候往往有一个或高或低的门槛,需要听众有一定的审美主动性和审美追求,不能有知名度。

如果你认为评判好音乐的标准是流行度,那么现在短视频平台上流传的那些网络神曲一定是足够流行了,但是音乐没有可取之处,并不能推动音乐的发展,这样的产品本身就是对市场生态的巨大破坏。其实学术出身和缺火的关系主要还是看音乐行业,也就是所谓的平台原因。

比如来自的知名流行音乐人有汪峰、王力宏、沉默王等。现在,有更多的音乐人是经过课堂训练,在野外出生的,也有很多像苏紫旭这样的音乐人,他们的产量不低于周杰伦,音乐水平甚至高于周杰伦,但是他们又回到了不被开除的问题。

别忘了周杰伦,王心凌?华语乐坛其实更有意思。最后,目前国内大部分观众的艺术水平都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因为过去文化产业的不同属性(录音时代比较容易挑精英,现在都是泥沙俱下),结果各种鬼怪都来了。但之前的文化产业其实更统一。就像之前说的最火的电视剧,火遍全国,冷清。如果提到中国的科幻小说,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会是刘,因为他是最有名的。

说到华语流行音乐,大多数人对四大天王的第一反应是周杰伦。这不仅与个人能力和作品水平有关,也是由于历史地位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当观众没有音乐的时候,是否意味着没有流行音乐人可以超越周杰伦?还是流行音乐这条路上没有人?如果是前者,不仅现在没有,将来也可能没有。毕竟,无论是贞观之治,还是开元盛世,都无法撼动秦朝大一统的历史地位。但如果是后者,我觉得不仅有,而且太花花绿绿了。如果你听独立音乐,你会知道,近年来,中国流行音乐的很多领域都诞生了很多优秀的人才。虽然他们没有那么红,但是带领华语音乐前进是没有问题的。

想听流行歌曲,可以说现在满街都是。如果你想听好歌,那么你就需要不断地去认识和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审美,这样你才能拥有辨别和发现优秀作品的能力,否则你只能生活在信息茧房里。华语乐坛真的不止周杰伦,不止以前的感伤音乐,不止歌舞偶像和短视频神曲。#标题创作挑战#

为您推荐

成绩不好可以考北影吗(比一本线高一分上北大)

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就为了几天的高考,有的人欢喜,有的人哀愁,不过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点,经过这次的大考后,大家终于从精神紧绷的状态解放出来了,可以用手机,玩电脑,尽情的放松一段时间了。在我们熟知的这些明星当中,他们大部分人也都是经历过这样的过程,

2022-12-17 18:02

宋亚轩:开启人生新阶段,入学“中戏”仅65天时间就进行话剧首演

宋亚轩:开启人生新阶段,入学“中戏”仅65天时间就进行话剧首演╭┈┈┈┈┈┈┈┈┈┈┈┈┈┈┈┈╮聚焦艺人最新动态,传递圈内主流声音。【晓今娱】全网特供“今日头条”独家首发,严禁转载╰┈┈┈┈┈┈┈┈┈┈┈┈┈┈┈┈╯【本文由 晓今娱 原创

2022-12-17 18:01

参与致敬人民的清华学子:一步跨82厘米,表演“走路”不容易

2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开幕式上,李润凤和几十名来自北京各大高校的中外学生一起,以身为轴,眼神坚定而柔和,缓缓引领着画面展开。在《致敬人民》表演中,李润凤和众多学生一起以身为轴、展开一幅幅画面。图/新京报记者 巫慧李润凤是清华大学人文

2022-12-17 18:00

一门被00后热捧的选修课,值得破圈

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自2018年,她开始在校内,给00后开设“女性文学课程”,每学期都爆满。课堂上,她与学生们讨论当下热门的性别问题,并从经典的文学、影视形象中,解答他们的人生困惑。今年,她的新书《对镜:女性的文学阅读课》出版。在

2022-12-17 17:59

水性杨花的老师总是在背黑锅(会计人一定要关注国家最新政策)

她是曾经被叫做“太子妃”的女明星,也是被“一指禅”毁了的娱乐圈当红小花。从当初的默默无闻,到嫁给歌坛大佬成为一线女艺人。白百何可谓是春风得意,无人可挡。可是,命运总是公平的!一场和小鲜肉的秘密约会让她身败名裂。曾经最炙手可热,票房保障的白百

2022-12-17 17:59

胆小内向的“梁格格”康可人,因为表演告别紧张|演员新势力

康可人。 受访者供图很多观众在心疼梁格格故事的同时发现,她不正是当年《带着爸爸去留学》中气人的朱露莎吗?而现实中的康可人,人如其名,说话时温柔恬静,骨子里透着几分“乖巧”,她是中戏表演系的优秀毕业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当自己七老八十的时候还有

2022-12-17 17:58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