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无忧自考网!

谁在读中职?调查显示,65%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入高校。

更新时间:2022-12-19 05:22:30作者:自考头条

教育视野调查显示,65%的中职生进入了高等学校

中职学生是谁在升学

谁在读中职?调查显示,65%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入高校。

35%的中职毕业生就业,约65%升入高中继续学业的中职生中,约10%升入本科大学

实习:从时间看,升入本科的孩子平均只有1.8个月的实习实践活动,升入大专的孩子2.7个月,就业的孩子3.9个月

——————————

最近,一般性职业分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大有可为之画。

关于“分流”问题,在过去的全国两会上,由于时代的发展、经济的变革、社会的变革、教育本身的发展,我国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教育招生比例基本相当的“分流”政策,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不少人建议,“分流普通型”不能等同,要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接受度和认知度,积极探索“普通型融合”发展新模式,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高考制度,加快发展: 00

在2022年2月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表示,普通型还需要分流,但要推进中职学校多样化发展,从“就业导向”转向“就业与升学并重”。

中职生可以报考高职,也可以报考本科。 这已经有政策保障了。 在2020年对近2万全国中职毕业生的抽样调查中,笔者和团队试图探索哪些中职毕业生继续学习,并为保障中职生升学提出政策建议。

65%的中职毕业生继续学习

笔者调查发现,升学已经是中等教育的主要去向,学生可以通过一口一招、五年一贯制、普通高考等多种方式继续深造。 对于没有经济担忧、一心想要学习的孩子,基本上没有能不能上高职的烦恼,能不能上高职,甚至本科的烦恼也很多。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2020年全国中职毕业生抽样调查显示,在近2万个样本中,就业比例仅为35%,约65%的高中继续学业的中职生中,约10%升入本科大学。 在升学途径上,每人的手和各种形式的直升机是主要的升学方式。 1000多人选择了普通的高考,和普高生进行着同样的比赛。 对于持续到毕业的孩子,男生和女生的整体升学率没有显著差异,但女生的情况下,本科升学率( 7.1 ) (男生)比男生( 5.5 ) (稍高)。

随着“高考”的推进,应用型本科和职业本科从中等学校扩大到招生的规模。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委员会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 笔者测算,如果这些目标能够实现,2025年以后,全国中职毕业生直接升入本科高校的比例将大幅提高到提高。

这意味着职教立交桥已经建成,中职毕业生的求学之路并未阻隔,而是更加广阔。

毕业生,谁入学了本科

那么,谁在升学? 你在升入特别有魅力的大学吗? 利用本科大学全国抽样调查数据,我们可以回答。 中职生入学考试制度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对当地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东部和中部差别不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直接就业,60%左右升入大专,7%左右可以升入本科; 但是在西部,44%的孩子直接就业,只有4%的孩子可以升入本科。 西部地区孩子的升学率远远少于东部和中部,特别是有机会升入本科。 在升学途径上,对口单招的比例为49.5%,三五年一贯制、中本贯通等各种直升机的比例为41.6%,约8.9%的孩子选择了普通高考。 分专业看,农林牧渔、资源环境、文化艺术类专业升本率超过15%,石油化工、信息技术、医疗卫生、财经商贸类专业升本率在5%-10%之间,其他专业均在5% 为三农服务的涉农专业是所有专业中升学率最高的一个。

分学校看,区县公办初中升学率最高,为本科,接近9%,明显高于省市公办初中和民办初中。 在实习实习实习设备、双师型教师等办学条件与省市属学校相比不足的情况下,许多区县属中职学校提前形成了以升学为主、极具竞争力的办学模式。

另见实习时间实习:升入本科的孩子平均只有1.8个月的实习实践活动,升入大专的孩子2.7个月,就业的孩子3.9个月。 (升入本科的孩子中,10%没有实习实习经验。 未获得职业证书的孩子升入“本科”的比例为7%,而获得一个或两个证书的孩子升入“本科”的比例仅为5%。

实习经验少、没有职业证书、成绩排名靠后的孩子中,反而以本科这样高比例升学的是什么? 我认为,一般职务的融通是最重要的原因。

一些中职学校校长明确表示,对口升学主要招收普通高中高二或高三的学生,参加对口升学的孩子不实习,专心备考。 一些中职学校甚至有“升学学区”和“非升学学区”,以使升学的孩子不受影响。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目前中职升学考试组织管理上的不足。

综上所述,升学仍有起伏,教育立交桥改革仍在路上。

中职生升学,政策如何护航

考试招生制度公平公正是重中之重。对招生中的不规范现象,要重拳出击加大整治。

中职学校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子女升学问题需要政策层面予以重视。 中职免费政策帮助许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完成了高中学业,但高等教育阶段高昂的成本,特别是失去潜在收入的机会成本阻碍了他们继续学业的途径。 增加对职业院校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使努力和能力成为这些中职毕业生未来选择的主导因素,是学生资助政策的应有之义。

“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内容和结构比例的优化调整,涉及中职学校类型教育特点的去留。语数除英三科外,《教育高考》区分了专业大类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考试。 高考是指挥棒,中等学校的课堂教学和实习训练活动以该指挥棒为中心重建。 部分普通高校学生在高三年级转入中等学校参加对口升学。 虽然这在个人层面无可厚非,但这表明普通大学与中等教育之间存在着“套利空间”,使得中等学校成为通往大学(主要在上)本科的捷径。 这种对冲空间的形成,自考考试内容相对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强调。 拒绝普高生转入中等学校的方式,违背了普工融通的基本理念,不可取。 但在未来的改革中,需要密切关注高三学生大规模转入中职的“套利行为”,并在此基础上调整“教育高考”的考试内容和结构比例。

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实践,决定能否兼顾产教融合。 未取得职业证书的孩子变成“本科”,实习实践经验较少的孩子变成“本科”,这种现象需要改变。 随着中等教育从“以就业为导向”转向“升学与就业并重”,升学率尤其是升本升学率对学校声誉的影响不断提高,深度学校企业的合作已经成为一种吃力不讨好的行为。 部分:面对升本人以上“超级中职”的兴起,一些原本专攻工业学校、有着悠久学徒制历史的中职学校对优秀学生的吸引力正在逐渐消失。

为了应对这一变化,紧贴部分当地产业服务的中等学校必须调整办学方向,以吸引优秀生源。 优秀生源更多的升学对企业持续深入参与人才培养产生了负面影响。专升本比例日益增加,这一机制也传到高校,许多原本深入的校企合作项目受到优秀生源升本的冲击。 如何制定有利于产教融合、有利于培养真正技能人才的评价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录取,考验改革者的智慧和担当。

(作者是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田志磊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为您推荐

不要误解中职(职高),不要被大v误导。

今早刷到一个大V的头条,对其孩子初中班主任的种种行为进行了抨击,很明显有带节奏的走势,因为其中部分描述是不可能出现的,出现了就是违法行为,可以直接举报,查实后基本上逃脱不了被开的命运,有一些其班主任做的是对的,还是需要家长知道,所以这里以我

2022-12-19 05:13

中职择校的困惑(上):高中还是中专,是个问题。

中招分流实施几年来,已经成为很多家长关注的重要升学政策,甚至比高考还要引人关注。尤其是对于跨在高中录取控制线以下的学生家长来说,更是操心不已。如果真的需要分流,那就要考虑职业教育,可是很多家长对于职业教育还没有任何认识,完全是门外汉,更不知

2022-12-19 05:12

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和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有什么区别?

2021年中考越来越近,很多同学和家长也开始为升学做打算。在选择私立中职还是公立中职之前,你要知道两者的这些区别。办学主体不同公办中职的办学主体是国家及地方政府,而民办中职的办学主体是社会团体及公民个人。二是经费来源不同,公办中职的经来源主

2022-12-19 05:12

基于“世纪三题”对中等职业教育出路的思考

1什么是\"世纪三问\" 这个\"世纪三问\"既是哲学问题,同时也是教育问题。《百年管理》曾说过一句颇有哲理的名言:管理只有恒久的问题,没有终结的答案。这句话用在教育上,尤其是中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显然,中等职业教育和中国

2022-12-19 05:11

中等职业学校的孩子都不好意思跟人说这种观念需要改变。

技能型人才地位渐涨。对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中职学校,你又了解多少?有哪些优势学校,又有哪些特色专业?中职学校如何教课授道,传授技能?对此,南方都市报南都教育联盟推出“点亮中职“ 系列校长专访,对话广东省各中职学校校长,立体展示各中

2022-12-19 05:10

职专跟高中学历一样吗,职高和中专有什么区别 学历一样吗女生

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许多家长都会想着说给小朋友报个中专学校,能够学一门技能,之后也好找工作。但是发觉有许多不同的学校,有XX职业中专学校,XX职业高级中学,是不是都一样呢 有什么区别呢 什么是中专?职业中专全称叫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和高中一样

2022-12-19 05:1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