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无忧自考网!

鲁迅先生是什么学家(作为学问家的鲁迅阅读)

更新时间:2023-01-26 14:57:21作者:51data

长期以来,鲁迅以作家、思想家、启蒙者乃至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为世人所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这些称谓并不能完全概括鲁迅的整体成就,深入发掘一个多元的鲁迅,成为当代“鲁学”的前沿课题。例如,据一些学者统计,鲁迅翻译了来自15个国家的77位作家的225部作品(文章),共计约300万字,并提出“没有鲁迅这个译者,就不一定有鲁迅这个作家”的观点。055-79000(刘珂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8年5月)致力于让读者明白,不把鲁迅作为一个学者来研究,就很难理解他作为一个作家。

珍惜研究中的传统

鲁迅先生是什么学家(作为学问家的鲁迅阅读)

虽然鲁迅的学术成就远不如他的创作,但他的学术研究远早于新文学的创作,他的投入时间绝不会少于他的创作。从清末民初编辑古籍、撰写论文、翻译介绍西方著作和理论,到1920年代研究小说和文学史,同时继续从事翻译和编辑工作,再到1930年代完成《鲁迅与20世纪中国学术转型》的修订,其学术研究时间历时30年。不深入研究鲁迅这位学者,不仅无法理解鲁迅在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上的意义,也无法理解他的文学作品为何深入人心。

就学术成就而言,鲁迅著作不多,即使整理编纂《嵇康集》 《嵇康集》 《小说旧闻钞》,其成就也无法与章太炎、王国维、陈垣、陈、钱穆等学术大师相比。但就学术思想的深刻性、研究方法的独特性以及“学”与“写”结合的紧密性而言,很少有人能超越鲁迅。在当时,如何为中国文化的重生建立基础、指明道路,是当时所有学者都关心的重要问题。章太炎、王国维等。都希望通过学习国粹,保存国粹,增强对自己历史文化的认同感。与他们不同的是,鲁迅两手出击:一手搞创作,一手搞研究;在创作中批判传统,在研究中珍视传统。《唐宋传奇集》他说,“外在既不是落后于世界思潮,内在还是失去了固有的血脉。取今复古,不要另立宗派。”这种“对立互补”的做法,类似于陈寅恪后来在《文化偏至论》中提出的“真正能在思想上形成自己的体系,有所成就的人,一方面要吸收和引进外来的理论,另一方面也不要忘记自己原有的民族身份”。批判传统,需要借鉴“洋论”;珍惜传统,就是不要忘记“本来的民族身份”。只把鲁迅的研究归为一般的“创作者之学”,或者把他的创作归为“学者的创作”,是看不到鲁迅研究与创作的统一性的,更是难以知道鲁迅是从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度进行整体思考的。

死板不是学习的极致。

鲁迅的研究与创作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影响。引用乔治布莱《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关于“诗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论述,认为鲁迅的小说之所以深刻,是因为他比其他作家具有更丰富的理论素养和更广阔的视野,既能形象地表现现实,又能从理论的角度概括现实,达到马克思所说的“概念性地把握世界”。鲁迅的学问之所以“常常由严肃变为幽默,由严谨变为自由”,是他以一个文学家的心去把握历史真相,领悟人生真谛的结果。现代中国恐怕很难找到第二种情况了。换句话说,在鲁迅那里,文学和学问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

鲁迅先生学盗墓经,会通西学,对当时学术界的史记、考古等方法非常熟悉。用约翰兰森对艾略特的评价来说,“他是正统的,精通那一类学者传授的知识.这种可靠的知识赢得了学院的尊重。”鲁迅对那些纯学术有益于中国的主张一直保持着警惕,与以“历史主义”为导向的现代学术界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甚至对当时的教授学者们采取了嘲讽的态度。在他看来,严谨扎实不是学问的极致。学术研究不仅需要对事实的仔细审视,更需要对灵魂的深入追问。所以,鲁迅特别关注他所研究的时代的“世界和人心”,这其实与他“声自内心”的创作观是一致的。他在1932年给台静农的信中提到了文学史的“历史知识”问题。郭毓衡把鲁迅的“历史知识”解释为“不罗列一般史料和文学现象,而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和文学风貌”,陈平的原则解释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思考”。

在刘克迪看来,鲁迅的“历史知识”不仅要求“作家作品的价值及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意义,可以从全部文学史的发展演变中确定”,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使其创作与他所生活的时代和社会变迁紧密结合”,这实质上是对世界人心的把握,即重视社会生活风貌。对于鲁迅来说,研究和创作都不是身外之物,而是主体心灵的体现:在创作中,他是“渴望物质的东西,渴望张灵明,渴望个人,渴望他人”,而在研究中,他是试图以一个作家的心去体验一个时代的“世界和人心”。坦率地说,鲁迅的学问似乎接近于一门“心学”,贯穿于研究和创作之中,在生活和人格上变得浑浑噩噩。只有那些有着伟大天赋和大学知识的人,才能积累高尚的精神,他们的豪放之笔,可以随处触发,不留痕迹。文学鲁迅和学术鲁迅合二为一。

关注“天下人心”,注重比较思维

日记、书信、回忆录等脱离历史现场的文献,可以提供当时学者不愿公开的许多隐晦信息。作者读书的乐趣,源于对文人创作或研究的环境和心理的更深层次的发现,即作为公共资料的学问和文学,作为私人资料的日常生活是相互参照的,从而将外在研究和内容研究结合起来,这与鲁迅的研究方法高度一致。游历的诗词,师友间的议论,对某一社会事件的焦虑,甚至一些不寻常的性格和怪诞的习惯,都可以与文人的创作活动联系起来。退一步说,日常生活的确可能会浪费时间,淹没诗歌,但从积极的层面来说,即使是那些单调乏味的活动,也可能会激发文人的创作热情。谁能说鲁迅在民国初年搜集拓本、抄古碑的经历,以此来“敷衍漫漫岁月”(周作人语),没有对他的文学或学术产生重要影响?

我早年读过刘克迪的书,感觉他似乎有意尝试一种与现在学术枯燥、语言生硬完全不同的写作风格。90年代《批评意识》(上海人民出版社)这本书是这样,《陈寅恪与中国文化》(大象出版社)这本书也是这样。这是不是也受鲁迅的文学与学术关系沟通的影响不得而知,但他的书读起来确实挺舒缓的,就像在和一个朋友说话,和学生讨论一个问题。书中很多地方都是“软语讨论”,供人们思考。比如鲁迅提出魏晋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作者首先指出这一观点很可能是受铃木虎夫的启发,然后引用了、詹、李秉海等当代学者的讨论意见。新世纪以来,认为他们的论点都是合理的。但如果特别关注文学的审美特征,笔者认为鲁迅的观点是最科学的。比如鲁迅为了启蒙的需要,讽刺讽刺中国戏剧小说的“大团圆结局”,上升到国民性批判的高度。同时,作者引用了陈寅恪的研究,认为根据陈的分析,戏曲小说的大团圆结局是受佛教因果报应说的影响,“最后演变成‘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和‘好人有好报’的大团圆结局思想”。鲁迅从思想启蒙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批判,陈寅恪则从文化交流的层面进行了论述。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大团圆”的文化心理。

比较思维贯穿全书写作,将鲁迅置于古今中外、当代与后世的坐标中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作者陈1943年写的《随笔《章太炎与章门弟子》与《论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年鲁迅论述魏晋清谈、陶渊明的“自然”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推测,陈坚持认为陶渊明是“我国中世纪伟大的思想家,其文学作品为古今第一流,为世人所知”,是由鲁迅与朱光潜关于陶渊明的文体之争引发的。

《如果鲁迅长命百岁会怎样》的作者同意曹聚仁的观点。如果鲁迅活得长,虽然他的写作可能不会超过二三十岁,但他肯定会在学术领域有“惊人的收获”。历史是无法假设的,但以鲁迅的智慧,他毕生的学习兴趣,他“把握一个时代的重要文化现象,进入这个时代的文学话语方式”的能力,以及他在研究中“重视文采、语言、想象力,重视作家的创作意识,赞美艺术形式的变化”,或许就如曹聚仁所说,书0755-775。这将是一部多么辉煌的中国文学史啊!

(作者:杭师大子恺研究中心冯红义硕士)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潘建伟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微信官方账号cssn_cn了解更多学术资讯。

为您推荐

人物馆|龙章凤姿,天质自然的魏晋“糙美男”嵇康

一提到嵇康,人们立即想到他与阮籍、山涛、向秀等六位魏晋名士组了一个著名的男团组合“竹林七贤”。大家因为有着玄学为共同的学术爱好,一起过着喝酒、纵歌,肆意酣畅的生活。作为魏晋名士之首要人物,三国时期魏晋著名的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嵇康先生的

2023-01-26 14:54

文学与思想的关系(郭沫若早期文学思想有哪些作品)

【大家】作者:张毅甘 泉1931年2月,罗宗强先生出生于广东省揭阳县榕城镇,少年时期曾入画家陈文希和黄独峰在榕城开办的国画研习班,接受最初的审美教育。念初中时,又得到郭笃士先生的文学启蒙。郭先生让他背诵王实甫的《西厢记》和《唐诗三百首》,引

2023-01-26 14:54

嵇康杀身之祸(谁害死了嵇康)

嗨,大家好,这里是历史有道,今天继续为大家分享比较好的历史。在阮籍那一代人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文学大师叫嵇康,他公元223年出生,虽然他活的时间不长,只活了30来岁,但是却留下了许多非常厉害的文学作品,他在社会上的名气非常的大,跟阮籍一样大,

2023-01-26 14:51

坑死嵇康谁最强?史上才华横溢的小人,最终死在自己的聪明里

嵇康的死因 嵇康,字叔夜,安徽宿县人,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官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他精通音律,特别喜爱抚琴。关于他的音乐理论著名的有《琴赋》《声无哀乐论》,同样对于书法、绘画、和文学都有相当多的成就。嵇康为人旷达狂放,纵逸傲散。向叔还曾

2023-01-26 14:50

比较嵇康与阮籍的社会思想(嵇康阮籍提倡)

正始诗歌,是指魏明帝青龙元年(233)至魏元帝咸熙元年(264)这段时间的诗歌。建安诗歌的时代宣告结束,而新一代诗人阮籍、嵇康相继出现,标志着诗歌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正始时期的政治时局是影响士人心态及他们的诗歌创作的重要因素之一。自魏明帝

2023-01-26 14:48

与山巨源绝交书名句(与山巨源绝交书原文及翻译)

导言《与山巨源绝交书》是中国古代书信中的名篇,我认为它的成名不是嵇康文章的语言与技法炉火纯青,而是它透露出嵇康与山涛之间的默契。同为竹林七贤,山涛怎么就会是世俗的代言呢?这是说不通的。一封绝交书,嵇康不辛辣,山涛不作声,只有一个原因:这封书

2023-01-26 14:48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