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无忧自考网!

最接地气的学科,失去了“感受性”

更新时间:2023-01-26 07:23:58作者:51data

上个月“劝专家不要劝”上了热搜。有专家建议租房不如买房,也有专家建议不要掏空六个人的钱包去交首付。这些建议很快引起了网友的反感,结果被“建议”了。在这一段时间中,也有人口学家提出,如果年轻人短期内找不到工作,“结婚生子也是可以的”。他们的话一出,立刻被网友吐槽。

正是因为这些风波,我们产生了一个困惑:为什么与人、社会、经济等现实话题息息相关的社会科学专家不能与年轻人感同身受,为什么不能理解他们的处境和情绪。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可以解读的角度也不止一个。我们要从学科的角度来讲这个现象。

之前先说经济学,《“建议专家不要建议”:一个热搜与一门学科》。今天我们谈论社会学。社会学是一门实证学科。除了社会理论、社会学史研究等少数领域,社会学知识基本来自实证研究。纪律角度必然会被理解为当事人的辩护,“既然是纪律问题,就不是某个人的问题”。但是,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悖论,就是他们在学习的同时,行为却与他们的纪律气质相矛盾。学术研究的这两个方面是如何自洽的?

最接地气的学科,失去了“感受性”

先说社会学的“情怀”。

换衣服感受一下。

吴景超(1901-1968),作品有《都市社会学》 《社会的生物基础》 《第四种国家的出路》等。

1925年12月,24岁的中国留学生吴敬超在美国留学期间,去参加一年一度的美国社会学大会,听一场学术报告。几场讲座下来,他发现“年会有一半以上是我自己在市里调查研究的结果”,所有的研究资料都来自于自己在外地的感受、观察和与人的交流。

不久后,吴敬超用三组排比句回忆了自己的经历:“他们去城市的旅馆,去舞厅,去穷人的陋巷,去富人的楼房收集素材;他们去工厂,法院的档案,移民,信件,找到他们想要的材料;他们写信去问,他们去别人家问,他们发出问卷,询问他们想知道的事实。”(见商务印书馆《都市意识与国家前途》,2020年8月)当然,社会学研究在当年的美国是否达到如此高度的实证主义是个问号。吴敬超之所以能在年会上看到这一幕,是他自己的兴趣所在。他关注城市、工业和工业化等话题,因此很自然地被与城市研究相关的报道所吸引。当时,芝加哥城市学校正处于兴起和扩张的鼎盛时期。这个学派以城市田野调查闻名,其主要人物罗伯特以斯拉帕克在1925年被选为年会的组织者美国社会学会的主席。以上都是吴景超在现场看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他能听到这么多城市实地调查也就不足为奇了。

055-79000,吴景超著,商务印书馆,2020年8月。

在今天的中国学术界,我们很容易翻到一本社科学术期刊来证明。吴景超记录的几种田野调查方法已经随处可见,有的增加了测量工具,有的经过了本土化改造。简单的社会调查方法,足以震惊当时的吴敬超。

按照他自己的归纳,这是因为当初国内的学者普遍认为读书就是学习。古人一生都在几本古籍上,归国留学生只读了几本书,只是换成了外国古籍。钱钟书《都市意识与国家前途》的背景虽然比这晚,但也不乏对归国学者同样的嘲讽。严、李、陶等少数社会调查研究者,只是以“乡村建设运动”而闻名于世。总的来说,文人无意识,不愿意更衣出书房。与19世纪社会学创始人奥古斯特孔德所批评的情况高度相似。所以,这位早期的实证主义者极力劝告学者,与其痴迷于阅读书本知识,不如打开门窗,到外面的世界走一走,收集可感可观的实证材料。所有基于不敏感性和不可观察性的推论都被归类为“主观臆断”。当然,他永远不可能预测到实证研究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的扩张速度和规模。这是后话。

电视剧剧照《围城》 (1990)。

事实上,生活在新旧文化交替时代的吴敬超及其同辈不可能不注意到,他们在田野社会调查中的思想和行动已经改变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研究方式。尤其是他们深知,虽然科举制度废除后,儒家经典早在1904年就退出了“经典”的位置,“学而优则仕”失去了根基,但另一种“坐而论道”的传统并没有消失。如果说“学而优则仕”的退出是因为制度变迁,那么“坐言起行”的退出则取决于源于他们这一代人的知识变迁。他们只有暂时合上旧书,用三三三五四的理论框架或三三三五四的空手去感受中国的现实社会和个人,用观察、访谈甚至参与式观察的方式获取第一手的经验材料,然后进行筛选和分析,才能产生和积累新的知识。

但在社会调查兴起之初,他们可能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坐而论道”(如士绅)的传统身份已经退去,他们的研究地位实际上也随之上升,承担了知识分子的某种文化特权传统。

当一个社会学家进入生活世界,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二元关系就会自动浮现。这是不以他们个人意志为转移的。1929年,严在定县调研时曾诚恳地说,“把东方眼镜、西方眼镜、城市眼镜都摘下来,戴上一副农民眼镜”,穿上一件粗布大衣,希望打破界限。不幸的是,他们想“融入”当地村民的愿望(“想成为农民,就要先成为农民”)在时间失败了。当地村民被动地进入研究者创造的二元关系,成为研究者,甚至是被改造者。他们可能不知道什么是社会学研究和社会调查,也不知道在我们的社会中有这样一种类型的工作。就像90年代流行的一种反思说的,他们往往把科研人员当成“领导派来的”,所以就按照科研人员设定的话题合作回答问题。这是今天出去做研究,一次次碰壁,一次次被拒的人都没有经历过的。这也说明研究人员不同程度地被祛魅了。

祛魅的过程绝不是不可战胜的,不能祛魅的是研究者普遍拥有的一种文化特权。过去的士绅作为知识分子的权威,可以教育人、审判人、裁决民间纠纷,而研究者可以作为“社会调查员”、“学科研究者”、“大学教授”到一个地方或一个社区,进入他人的生活世界,在这里感受、观察、提问,甚至长期生活。更重要的是,科研人员可以来去自由,可以随时退出调查现场,不再感慨。借用阿尔贝加缪的头衔,研究者是走出某个地方社会结构的“第一人”。当地人是生活世界中的永久居民。

那么,研究者的感受最终去了哪里?

055-79000(教授2018)剧照。

两个目的地和一个神话

感情,最终大概有两个归宿。

第一个只是作为私人记忆保存。比如问卷调查,研究者多采用封闭式问题(ABCD等选项有限)。根据被调查者填写的答案,可以收集到完整的经验材料,一般不需要研究者本人或调查现场任何一个被调查者的情绪和态度,因为被视为意料之外、无关紧要的小插曲;第二类被视为经验材料。事实上,带有非封闭性问题和观察的实证研究是植根于感受的,而这包括五官感受和接收到的经验材料,如看到的颜色、空间和关系,听到的问候和噪音,以及被采访者的心情和处境。

前者经常出现在定量研究中。因此,定量研究常常被人诟病,人的行为和态度沦为统计数据,人在其中只是一个可替换的样本,主观性被抹杀,只剩下非情感、非历史的身体。后一种趋势经常出现在定性研究中,或者结合定性和定量方法的研究中。因此,一般认为质的研究,尤其是田野调查,更尊重人的意思,更容易理解人的行为和情绪的复杂性。2003年,费孝通晚年发表了《围城》(《教授》,2003年第3期,收入《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第17卷)一文,指出田野调查是一种平等的学术实践,研究者和被试都有实现心灵移情的条件,基本方法叫“心与心”。另一位同样致力于研究范式本土化的社会学家叶其政,自上世纪以来一直不遗余力地揭露统计神话。(请参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2月)在两位老教师的基础上,如果理解均值、回归等基础统计学的局限性,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认同,质的研究,尤其是实地调查,确实很擅长处理感受,所以我们是敏感的。

在这一点上,我们有必要区分一下“社会学研究”和“社会学家”的敏感程度。如果没有这一步,可能不清楚灵敏度最终出了什么问题。

在现代知识界,人类通过田野调查积累了知识,田野调查实际上塑造了一个关于研究者角色的神话。这个神话认为研究者是一个中立而崇高的物质收集机器,没有利益,没有性别,没有历史,没有情感。20世纪30年代,跟随鲁思本尼迪克特学习的人类学学生亨丽埃塔施梅勒(Henrietta Schmerler)在一次实地调查中被白山当地的阿帕奇部落奸杀,但后来被嘲笑为愚蠢的研究员。(参考2022年6月17日发表的《费孝通全集》号文章)未来,这必然会成为反思这个神话的案例。他在施莫尔以研究员的身份进入当地社会,最终被接受,但不是以研究员的身份,而是以一个有性的年轻人的身份。所谓学者、人类学家或推而广之的“社会学家”,说到底就是来自生活世界,按照生活世界的规则生活的“人”。

皮埃尔布迪厄对此有一个相对透明的看法。他是这样说的:

“如果一个社会学家致力于真理的生产,那么他这样做并不是因为忽视了生产真理过程中的利益,而恰恰是因为他有利益参与。3354这与通常关于‘中立’的愚蠢论述完全相反。和其他地方一样,这里的利益包括希望成为第一个发现者并拥有一切相关权利,也可能包括对科学界某些形式的统治和捍卫统治的人表达道德愤慨或反抗。简而言之,没有完美无瑕的想法。如果非要以发现者意图不太纯粹为由谴责这个那个,那就不会有多少科学道理了。”(转引自上海文艺出版社,白德亚《实证的迷思》,曹金玉译,2022年2月)

社会学对感性的强调和描述,其实只是一种生产知识的技能。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定性和定量方法论长期博弈的结果。不断要求提高发现和描述问题的能力,才能在知识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当研究者离开理论世界,回到生活世界,他们自己的感受会遵循另一套逻辑。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学家采用定量还是定性的研究取向,与他的感性能力无关。换句话说,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研究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费孝通的“交心”方法,也凸显了对人的感性的尊重。

相反,布迪厄如果使用马克斯韦伯的概念,似乎误解了“中立”——。韦伯对价值中立的解释奠定了现代社会科学的基础,但一般理解为韦伯对所有价值判断进行了反驳。实际上,他只是把价值中立限制在操作过程中,即材料的收集、筛选和分析等。至于研究什么问题(判断什么问题重要),以什么形式发表研究成果(判断什么形式有效),没有限制。也就是说,即使承认研究有个人利益的参与,也并不像布迪厄所说的那样,“完全违背通常的关于‘中立’的愚蠢论点”。中立原则不会承认关于“研究者”角色的神话。当人们担心学者无法感同身受时,这种敏感不是指技能,而是指理解他人处境的能力和意愿。

但研究者的感受和表达往往被认为不高级,被抛弃。

高级,废弃

社会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没有停止过对自然科学的模仿。在实现学科建立的过程中,形成了收集材料的体系,以及一些相对连贯的可以证伪或证实的假设。这是社会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不幸的是,社会学家也带来了少数与此相悖的、只属于自然科学的科学概念(有些生物学也没有)。其中之一就是追求因果律的唯一性,认为它是理性的、高级的,从而否定人的感性。

055-79000,作者叶其政,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堂,2019年6月。

叶其政写《结绳志》(引用自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堂《田野、社会、性暴力》,2019年6月)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偏激的话:“对于人类来说,自古以来,生命的意义,颇似欣赏艺术,不是单纯靠理性的思想就能挤出来的,只有拨动人们感情的琴弦,才能说得清楚。他认为,感觉是理解人类社会的基本方法,而理性只是判断和识别感觉的辅助工具。接着,他又说,“经过唯物主义科学理性的洗礼,人类早已被引导到强调‘客观’的一维判断的泥潭中,这严重压制了人类原有的洞察和感受能力”。

过去人们习惯认为社会学在模仿自然科学时需要反思的是,它使用了测量、实验或者奉行“假设-演绎”法则,其实未必。这是因为这些方法确实影响甚至改善了社会调查。“追求因果律的唯一性”或多或少被忽略了。

并不是缺少类似的反思。最经典的是韦伯,他从0755年到79000年开始反思自己的早期作品。威廉罗雪尔放弃了在复杂事件中发现规律的古典经济学实践,韦伯认为他的反思是不够的,因为他认为发现因果关系才能发现规律,而韦伯对因果关系,尤其是单一因果关系持怀疑态度。

055-79000,[德]马克斯韦伯,李荣山、李康晓译,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2020年3月。

说到底,“追求因果律的唯一性”是一种知识分子自大的表现。有这种想法的研究人员试图将发现和推理强加于他人,使他们成为客观的代表。

从这个意义上说,叶其政先生把“追求因果律的唯一性”说成是社会统计研究的一种病是不公平的。社会统计研究的很多数据、模型、结论都可以通过部分重复得到证实或证伪,学术期刊推动的“开源研究”(提供原始数据下载)也可以发挥作用。或许,这种知识分子的傲慢与研究方法的导向关系不大。是每一个冷漠自大的人的武器。而且,知识分子的傲慢不仅体现在解释问题上,还体现在什么问题被认为是重要的。比如研究者认为问题A是唯一的、根本的问题,否定别人提出的其他问题。在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双重加持下,一切感情的感性和情感部分都被排除在外。

感受别人的情绪和感受,某种意义上也是社会学家的研究范畴。根据迪尔凯姆(mile Durkheim)对社会事实的定义,一个人的情绪不是社会事实。当同一身份的一个群体或某一群人普遍产生某种情绪,并能影响个体时,就是社会事实。按照他的第一条和第二条标准,社会事实应该被视为“事物”,社会事实可以而且只能被其他社会事实所解释,而不是依靠推测或假设。

但是,不仅研究者可能会怀疑感情的意义,还有人可能会怀疑感情是否不如学者专家的理性。如果你对此感到困扰,C赖特米尔斯对人的感性的肯定或许能提供一些知识上的帮助。《社会学的问题》年,他主张“从记者到学者,从艺术家到大众,从科学家到编辑”。他把个人感受到的烦恼想象成公共问题,看到了历史中人与社会互动的细节。

C.赖特米尔斯,生于1916年8月28日,卒于1962年3月20日。

从知识的角度看,感觉是一切知识和道德的最初行动。有了感觉就有了素材,然后就有了研究和了解。也可以说,感觉是一种自发的行动,而理性、科学、社会学都是需要培养和训练的文明。矛盾的是,它们反而束缚了人的基本感觉能力。有趣的是,人类在设计伦理时,离“文明”很远。比如圣人孟子说:“一个人能学而不学,也能做得好。”如果你不在乎,你还有良心。“良知是一种无需学习而被赋予和获得的品质。沙夫茨伯里(第三代沙夫茨伯里伯爵),欧洲人,也在1711年《穿越西方社会理论的省思》(中译本见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11月)认为,是非之心与自然情感本身一样自然,任何观点都不能立即或直接抛弃或摧毁它。

潘光旦文章《拆解“结构-能力”的理论迷思》(收录江苏人民出版社07月《穿越西方社会理论的省思》等。2018)是这样定义人的:“人本主义思想家眼中的人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完全和谐的人。他认为自己只是一个专家、一个公民、一个社会成员……而不是一个人”。当我们要求一个人的敏感时,研究者的身份和他/她的老师、朋友、网友的身份需要在一起。作为技能的“感觉”,无法描述整个人的敏感程度。所以,要求人的敏感,就是要求一个人无处不在的感受能力和了解他人处境的意愿。

1956年12月,潘光旦(中)在湖北、四川等地进行社会调查。照片来自《罗雪尔与克尼斯》(张祖道;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8年8月)。

但是,社会学要把自己作为反思的对象,需要很大的勇气。对其进行了理性科学的诠释。埃德加莫兰在《罗雪尔与克尼斯》中哀叹“这门学科已经被人文社会科学当作可耻的残渣抛弃了”(引自《社会学的想象力》,《论人、风俗、舆论和时代的特征》,2011年第4期)。陈映芳顺着莫兰的话说,发现“似乎一旦问到‘研究者的主体’这个问题,社会学就是一门具有并受益于科学特性的学科。如果研究者吸收了“因果律唯一性”这一不可实现的规律,并宣称它是理性的、科学的,而否定了他人的感性,那么他/她就丧失了自己的感性。

*字幕素材来自电视剧《中国人文思想的骨干》 (1990)的剧照。

文/罗东

编辑/张婷罗东

校对/刘军

为您推荐

论文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论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

硕博论文第五十四讲:论文常用研究方法——调查法调查法,也是论文写作常用方法之一。选择合适的调研方法直接关系到调研工作开展。结合调研工作实践,就如何做调查研究的一些方法及及其整理出来,供大家调研时参考。一、何谓调查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

2023-01-26 07:06

从定性到定量,遥感技术“进阶式”

作者:张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日前,陆地探测一号01组B星成功发射。AB双星编队,将在地质灾害、土地调查、基础测绘、防灾减灾等方面大显身手。它们应用的技术,就是遥感。如今,大家已经对“遥感”耳熟能详

2023-01-26 07:05

https://hao.360.com/?y1018(https://hao.360.com/?h_lnk')

定性研究包括收集和分析非数字数据(如文本、视频或音频)来理解概念、观点或经验。它可以用来收集对一个问题的深入见解或产生新的研究想法。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对立面,定量研究包括收集和分析数字数据以进行统计分析。本文将详细介绍两种研究的不同方法。

2023-01-26 07:03

精准发力 创新(创新举措 精准发力)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施一公在工作中。 (图片来源网络)据新华社电 首次发现次要剪接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2021年他带领团队再获剪接体结构的重大突破;在《自然》杂志最新发布的2021年度年轻大学自然指数中,他带领的西湖大学是上升最

2023-01-26 07:03

刘日平:解决国家技术需求是我创新的意义所在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李代姣 赵博轩“天的外面是什么?”自古至今,人们对宇宙的好奇从未停止。从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到如今的神州、嫦娥、北斗、天问、天和……越走越远的航天器,正在浩瀚宇宙中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在航空航天领域,无数科技工作者夜

2023-01-26 07:00

中国创新能力前三(中国创新创造能力一直领先世界)

2010年科技部启动创新型城市工作。2016年以来,科技部不断加大布局建设力度,支持78个城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简称《报告》),对全国78个创新型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

2023-01-26 07:0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