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无忧自考网!

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政治

更新时间:2023-01-09 22:53:59作者:51data

一.考试的性质

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政治

高校招生全国统考是对符合条件的高中毕业生和同等学力考生的选拔性考试。高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照确定的招生计划,综合衡量德、智、体,择优录取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二。考试内容

政审内容根据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内容确定。

政治考试既要使考生体现应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又要注重考察考生对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评估目标和要求

1.获取和解释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书面表达中获取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表格等形式中获取答题相关信息。

能够准确、完整地理解和整合所获得的相关信息。

2.动员和应用知识

能够调动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相关知识。根据从题目中获得和解读的考试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进行必要的判断。

能够调动和利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展示在自己的“知识库”中搜索和选择有用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

3.描述和解释事物

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观点。

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解释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对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综合解释或评价

4.演示和探索问题

根据相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

综合运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学获得的知识和方法提出更有必要的论点,论证和探讨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用流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来表达论证和询问的过程和结果。

二、考试范围

本大纲只规定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的考试范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选修课内容由各实验省根据自身实际教学情况具体规定。

经济生活的第一部分

1.货币

(1)货币的本质

商品的基本属性

货币的出现和本质

货币的基本功能

金属和纸币

(2)货币的种类和形式

金钱和财富

结算和信贷工具

和外汇汇率

2.价格

(1)价格的确定和变更

价值和价格

确定价值价格

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供求

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化对消费者的影响

价格变化对生产的影响

价格变化对需求的影响

3.消费

(1)消费及其类型

影响消费的因素

消费类型

消费结构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消费者心理学

消费行为

4.生产和经济系统

(1)生产和消费

决定生产和消费

对消费和生产的反应

发展的意义

(二)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

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企业和工人

(1)生产企业的微观主体

现代企业组织形式

公司类型

公司的组织形式

公司管理和公司发展

企业兼并与破产

(2)工人

劳动和就业

劳动是光荣的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维护工人权益

6.投资和融资

(1)商业银行

利息,利息r

中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效率与公平

收入分配模式对效率和公平的影响

:效率和促进公平

8.国民收入分配

(一)财政收入和支出

财政收入构成

税收与财政的关系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构成

财政平衡

(2)金融的作用

金融和基础设施工程

金融和宏观调控

金融与民生保障

9.税收和纳税

(1)税种及其种类

征税

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种

税收的作用

(二)依法纳税

纳税人

纳税人

依法纳税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市场和计划

市场监管及其弊端

市场配置资源

市场定购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宏观调控

L1。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小康社会

经济建设的要求

(2)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科学发展观

持续协调的经济发展

12.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跨国公司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对外开放

国际经济组织

国际经济合作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第二部分是政治生活

1.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国的民族性质

宪法关于中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征

人民民主的普遍性和真实性

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我国政府对人权的看法

(2)中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中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我们的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中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3)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方法。

中国的选举制度和方法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中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

中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民主监督的法律途径。

公民应负责任地行使民主监督权。

2.我们的政府

(1)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

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

我们政府的角色

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2)政府权力的行使和监督

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

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

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意义

中国行政监督体系

(3)政府的权威

政府权威及其体现

中国政府权威的来源与建立

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一代人民代表

人民代表的责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2)中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不断改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3)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的宗教政策

4.当代国际社会

(1)国际社会成员

主权国家

国际组织

联合国

(2)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3)世界政治经济的基本趋势

(2)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

2.文化传承与创新。

(1)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传播文化的各种方式。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征

促进文化交流的意义

(2)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的特征和影响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3)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创新的意义

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创新、借鉴和整合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3.中国文化与民族精神

(1)灿烂的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中国少数民族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以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走进文化生活

文化的影响和媒体的商业化

大众文化发展的要求

如何看待文化滞后和颓废文化?

(2)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体系和主要内容

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

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第四部分是人生与哲学

生活的智慧和时代的精神

(1)什么是哲学?

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哲学与时代精神

哲学的功能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基础。

(3)唯物主义及其形式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征

现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特征

(4)唯心主义及其形式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探索世界,追求真理。

(1)哲学的物质概念

自然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运动的哲学概念

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规律。

法律的概念

法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4)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生理学基础

意识的内容和形式

(5)意识的积极作用

意识能动性的特征

意识主动性的表现

(6)客观规律和意识的能动作用。

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7)实践

实践的概念

实践的特征

(8)实践是理解的基础。

是实践知识的源泉。

它是实践和认识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是实践和认知的目的。

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的条件性

真实与虚假

(10)认知过程

认知的重复

认知的无限性

3.方法和创新意识。

(1)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一般特征

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接触的普遍性

接触的客观性

接触的多样性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其余的呢

辩证否定

形而上学否定观

(8)唯物辩证法和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创新的社会角色

4.理解社会和价值选择。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物质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实现社会发展的途径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征

(5)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的概念

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作用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6)生命的价值

和价值观。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7)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基础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价值冲突与评价标准

(8)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价值实现方式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第五部分是时事政治。

1.年度内国内外重大时事(上年4月至考核年度3月)

为您推荐

哲学里的三大规律(哲学三大规律揭示了什么)

“三大规律”进一步阐释了世界是如何实现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理解了“三大规律”就理解了为什么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以及世界是如何实现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恩格斯在谈到事物的普遍联系时指出:“当我们深

2023-01-09 22:50

历年成人高考政治试题、真题及答案解析(成人高考的政治试题)

考点 2 2 :物质与意识内容提要:了解物质、意识、运动、规律等基本概念;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与意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物质的定义(1)唯心主义关于物质的观

2023-01-09 22:47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理论知识(公共基础哲学题)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政治哲学模块向来是重难点的交汇区、考生的失分区、市面上各路解析的“实力展示”区。今天小编带着大家从唯物论部分开始,看一看意识的主观能动性的主要考点。图片来源于网络一、意识的主观能动性(一)意识的起源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

2023-01-09 22:44

学一学有关辩证法的常识知识

马克思每天学一点常识,日积月累提分快。辩证法之联系与发展唯物辩证法坚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认为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一、世界的普遍联系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

2023-01-09 22:42

2023军队文职备考——每日一练

1.选择最合理的一项来填充所给数列的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1,2,3,8,27,220,( )。(2021年真题)A.4595B.5495C.5945D.49552.事物矛盾运动的根本规律是( )。(2021年真题)A.对立统一

2023-01-09 22:38

唯物辩证法两大总特征—联系、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两大总特征、三大基本规律、五对基本范畴。重要知识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联系的定义、联系的特点联系的定义: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

2023-01-09 22:36

加载中...